从信的邮戳看,这封信显然被延压了。姚坤的字迹隽秀、工整,信纸的页面干净整洁。从信中,子夜读得出姚坤的热忱和真挚,读得出姚坤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读得出姚坤的桀骜不驯,还隐约读出了姚坤丝丝缕缕的幽怨……
子夜不由自主地在大脑中勾勒着姚坤的形象,这是怎样一个姚坤呢?他的思想是那么独到,他的性格是那么狂放不羁,他的内心世界又是那么温柔细腻,那隐约的幽怨又似乎源于某种失意……
姚坤在信中谈了“缘”。子夜觉得姚坤的定义里隐喻着姚坤的故事。她觉得他心里封闭着许多已经成为秘密的故事,她觉得他很压抑,
压抑得即将爆发……
子夜认为“缘”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人为创造的。她不主张把人生的有奈无奈都归于“缘”,她觉得人应该珍惜现有的“缘”,在目前的“缘”的基础上去创造或发现新的“缘”。她认为人应该能动地去左右“缘”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缘”,是人来圆“缘”,而不是“缘”来圆“缘”。
她说生命是一种缘,情感也是一种缘,缘只赋予那些惜缘爱缘的人。人应该用青春和热血去圆缘,用爱心和宽厚滋润这份缘,用魅力渲染缘,如此,才能彰显缘的温馨和柔美。
“谁知道?天晓得!”这是耀坤的感慨,是姚坤对人生的迷茫吗?对人生的不自信吗?或是对人生的无奈?信尾的那句“你等我的信”倒是让子夜觉得非常亲切,它似乎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读完信以后,子夜即刻起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述说了自己的困惑。她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严酷的。同一严酷的环境会造就出迥然不同的人来。有人被环境所同化,扭曲了心性,有人被环境所麻木,机械地重复着生命的循环过程,有人却在严酷中练就心性,为将来的环境不再严酷而努力着、奋斗者……自己会是哪一种,会变成什么样子,她不敢过早地下结论,因为人生不是公事或定理,不能做简单的推断。
写给姚坤的信被寄走三天后,子夜接连收到签署日期为22、25和28日的信函。这一九九四年的岁末,子夜竟然有如此丰厚的收获!子夜欣喜万分,怀着别样的心情拆阅着每一封信。
22日信函:
梦云:
寄走第一封,心里才觉得踏实一点,可以坐下来好好地读一读信了。看着这用心写成的心,怎能不感动?感动之余,又隐隐有些不安。因为从邮戳上知道这是你12月15日从本市寄出的信(我20号收到的),可信中为什么偏偏找不到一个“等”字呢?你怎么就如此要强?!让人好生佩服!
你的内心是如此之真之纯之高洁之坚定,实在难得,吾何德之幸,得遇之“云”?喜不自胜,其情其感,空前绝后。
可以说,你才是一个真正懂得做人的人,这不单指认识和追求,更指那颗豁达坚强的心。或许你知道乞求来的东西不属于自己,但何以用“乞求”二字?这不是你的性格,也不是你应该说的话,可你却说出来了,足以见你伤心的程度。其实,不是我不想回信,不想找你,而是由于一念之差,竟使我们错之交臂。现在的我深悔当时没有去见那个使我如此动心的女孩子。那位有如此坚强决心的人究竟怎么样?真想一睹芳颜!
梦云,我该怎样让你知道我呢?你不信别人可以,但不可以不信我。我原是和你一样追求真谛的人。独立于世,正所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你现在走的正是我走过的路,你现在做的曾是我做过的事,怎样才能帮助你呢?希望你别犯我曾经的错误,也不必口口亲尝酸涩的苦果。
关于友谊,你原来认为的没有错,真正的友谊是超越于金钱、权势、男女、地域之外的挚真、挚纯之情,可世人未必真正懂得这些。
讲起求学的事情,我也无话可说,人性的悲哀,社会的无奈,原本如此。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社会,怎容得了谦虚诚实等诸美德。凡事有一利则有一弊,有一得必有一失。得得失失不堪分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与你似曾“天涯同路人”。我所谓的不甘沉沦和曾经的另辟蹊径,可谓与你之“执着坚毅”、“开辟纯净无染的世界,走一条小径”不谋而合,殊途同归。
你并不孤单,至少从我们结识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不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说一句不大的“大话”,我是可以做你的坚强后盾的,因为开发美好世界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将“这个世界”扩展到大则兼容天下,小则存于你我心中。有“心”为伴,你我还会寂寞吗?
你是很有思想的人,且对人生的认识明确。如是,我想:此所谓“志不同者不相与谋”的反面吧?
你寄来的剪纸,我看到了,还没来得及细看,现在拿出来看,好一对漂亮的蝴蝶!看到他们,我禁不住想起了梁山伯和祝英台。想起了那个流传千古的美丽故事……我会好好照顾它们的,像珍惜我的书一样珍惜它们。
说了那么多心里话,你还不知道姚坤是谁,太对不住你了。我该怎么样说我自己呢?给你寄一张照片?让你清清楚楚地看到我,还是做一番详细的自我介绍?再说,我能说什么呢?说我现在不想在单位上班了,想去开车,这好吗?
我想去观赏优雅的“风景”,但不知道这“风景”是否向我开放。错过了第一次,不想错过第二次。“直爽坦率”是我的为人,既不想伤害任何人,也怕人伤害我。任何事物都有它软弱的一面,我最怕的是感情上的打击,就算一时的打击不能将我击倒,也足能使我受伤好长时间。所以,出于这个原因和自我保护心理,我交人还是比较慎重的,只有你是绝对的例外。这并不是说我不慎重,而是我无法阻挡你那与我一样的热情和挚诚。交你这个朋友,或许是命吧!无论将来会怎样,我都认了。
姚坤
1994。12。22
第217章 笔友1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