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是崇祯十年的三甲进士,因功被擢升为兵科给事中。在此之前,曾出任浙江绍兴府推官,兼任诸暨知县。
在他任职地方官期间,诸暨连年水患成灾,饥民蜂起,很不太平。
陈子龙刚柔并用,剿抚兼施,“力行保甲,设互首之法,申连坐之令”,平定饥民暴乱;
又亲自筹划赈灾,立粥厂、设药局、养老幼、医病疾、收死骨,活全县十几万人。
崇祯十五年,陈子龙督抚标兵丁千余人,追随浙江巡抚董象恒会剿浙、赣、闽三省的山民暴动。
后来,他又受董象恒所托,在余杭等地筑关建台,整修城池,铸炮储硝,督运军粮入南京。
短短四年时间里,无论牧民,还是治军,陈子龙皆很有成绩,可不是普通的书呆子。
在他看来,百姓闹得这么凶,的确是宋阜的过错。
要知道,张秋镇是一座人口过万的大型市镇,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全镇那么多通天之人,怎会平白无故听从一个哨总的号召呢。
况且,这个哨总还讲不出一个靠谱的理由,不群情汹涌才怪了。
幸好没有见血,情况比灾民暴乱好很多,他有好几套方略可以平息民愤。
然而,他需要了解太子的真实意图,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太子为何要迁徙张秋及周围村庄的百姓呢?
难道因鞑子进犯,提前腾出城池,引兵布防吗?不对呀!
因运河和永济渠的便利,张秋才商业繁荣,仅此而已。土城的地势太低,很容易被水淹,绝无成为军事要塞的可能。
难道为了预防水灾?更不可能了。
大运河上有十几座减水闸,现在又有义勇左营的兵丁驻守,十分稳妥。即便今年雨水充沛,大不了漫过几条街罢了,无需迁徙全镇百姓。
除非……
忽然,陈子龙想到另一种可能,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
他小声向宋阜问道:“你刚才说,节之兄赶去济宁了对吧?是去济宁城里,还是去南旺?”
“这是机密……唉!”
宋阜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长叹一声,答道:“陈大人猜得没错,他们确实去了南旺。本来刘帅也不对大家说的,我弟弟怕我不放心,偷偷告诉我的。”
“你弟弟是?”
“他叫宋策,刘帅座下亲兵队哨总。”
陈子龙确认之后,将夏完淳和马宝拉到一边,讲出了心中猜测。
夏、马二人听得目瞪口呆,均不禁暗想:“我滴个乖乖,太子殿下怕不是疯了吧。”
夏完淳年纪尚小,声音不由自主地有些颤抖:“陈叔之前说过,张秋乃山东第一名镇,人口过万。再加上沿途四百里的村镇,怕要淹没二三十万百姓?殿下怎会如此……”
他没有说完后面的四个字,但大家都能猜到,那是“丧心病狂”。
马宝沉吟了一会儿,沉声道:“巴哈纳、石廷柱都是鞑子的名将,他们亲自率领八旗大军来袭,殿下……也是迫不得已。
若换了马某,多半也只能这样干。殿下不惜提前暴露意图,也要吩咐士兵疏散百姓,这份仁德之心,又远胜马某了。”
陈子龙想了一会儿,艰涩地点了点头,又去问了宋阜几句,终于得窥事情全貌。
原来,义勇左营一路过来,发现很多水闸都没有闸夫驻守,或者只留了一两个人,根本不够用。
为了保证每个闸门都有人操作,需要不断留下小分队,耗费了大量人力。
刘孔和没当过地方官,不知道民情之复杂,没有意识到区区一个哨总,一百个大头兵,根本镇不住万余人。
否则,他应该派一个副将和上千兵马来张秋强制疏散。
陈子龙闭起眼睛,努力回忆《皇明经世文编》中关于水利水情的文章。
《皇明经世文编》是陈子龙与好友徐孚远、宋徵璧主编的一部文献汇编。
此书收录了大明各类名家的文章,包括军事边防、灾荒农事、水利海运、漕运财政等内容,都是治国有关的实用之学。
全书共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总计超过四百万万字。作为三大主编之一,陈子龙全部阅读过。
过了一会儿,陈子龙终于睁开眼睛,叹道:“济宁是丘陵,地势高,河道很陡峭。湖水奔腾而下,流得很快,应该不那么容易漫堤。
唯张秋一带是运河的转角处,地势又低洼,可能会被淹没。把此镇百姓疏散,就差不太多了。”
夏完淳听后,长舒了一口气,将“丧心病狂”的想法从脑中排除。太子殿下还是做了周密的安排,只是手下能力不足,没把事情办好。
既然三人恰逢其会,当然不能置之不理,这件事管定了。
陈子龙道:“端哥,陈叔考考你,此事该怎么办?张秋乃重镇,或许有鞑子细作,不可直说缘由。”
夏完淳歪着头想了一下,答道:“老百姓敢闹事,是举人、秀才们在后面撑腰,咱们来个擒贼先擒王。嗯,咱们再随便编个理由,就说张秋刚好压了大明龙脉,妨着殿下迎击鞑子了。打了胜仗,便放他们回来。”
陈子龙哈哈大笑,对“压龙脉”这条胡编理由很满意。
普通老百姓是很愚昧的,越是荒唐迷信的东西,越是深信不疑。正经的东西,反倒疑神疑鬼,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张秋压龙脉这个理由好,不肯出城就是大逆不道,罪名都是现成的。
陈子龙笑了一会儿,又肃然道:“还有一条。殿下麾下的兵,当然要守军规。而陈叔是朝廷的官,对刁民明正典刑,是份内事。宋阜不敢杀的刺头,我可以杀。”
夏完淳疑惑道:“陈叔,你不是已经被罢官了,如何能摆官威?”
陈子龙不屑一顾道:“我的官职是先帝授的,南京没资格罢黜。”
说着,他大步走向宋阜,接过了现场的指挥权。
然后站上高台,朗声道:“吾乃大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奉命节制张秋三城。全镇凡身负童生以上功名者,上前听读殿下令旨……”
就在张秋镇忙着编瞎话的时候,刚刚抵达武城的巴哈纳,被一条消息惊掉了下巴。
金玉和派出的一队使者突破重重拦截,终于找到主力所在,通报了馆陶县的战情。
听说伪明太子精锐尽出,远离临清八十里伏击偏师,巴哈纳气得哇哇大叫,在营中发出嘶吼:“竖子岂敢如此猖狂!气煞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