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不速之客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平安镇东墙。

  宵禁后一东一西两道镇门早已关闭,仅有的两个宋家卫兵这会儿百无聊赖的驻扎在门前的卫所里。

  “这该死的鬼天气,都特娘不如冬天痛快。”

  一名卫兵骂骂咧咧的坐在中间那刚升起的火堆前,拼命搓着手。

  另一名卫兵见状安抚道:

  “不错了,没抽到巡夜签就偷着乐吧。那伙儿吃人鬼进了城,今晚肯定得闹事。到时候咱哥俩卫所里一待,出啥乱子都轮不到咱们。”

  之前骂骂咧咧的卫兵闻言更是怒道:

  “那群没了爹妈的玩意!每次到了镇上都要惹出一摊乱子,最后还要我们帮着维持。好处没落着多少,麻烦惹了一屁股!”

  陈家的车队每次入城都会交一笔税钱不假。

  可这笔钱先是让上面过遍手,再让当日值守城门的卫兵们分拨些,再落到其他卫兵手里拢共不剩几个钱,也不怪下面人不满。

  但这卫兵也只是痛快痛快嘴,实际上早就习惯了这种日子。

  平安镇这地方是偏了点,但每年开春后都有大批人北上进山采集山货,偶尔还有山民部落组织的贸易队下山进镇,来往油水颇丰。

  那时候才是他们这伙人发财的时候。

  在最初调集民夫筑墙建镇后,身为本地主人的宋家始终没有大力开发平安镇,只是安排一支百人队常年驻扎镇上维持秩序。

  这支百人队也不是什么精锐,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真正确保平安镇安全的,是镇上那间纵横客栈里的中年掌柜。

  纵横道与三大家族之间确实存在摩擦,但在宋家与纵横道主之间的协商下,如今双方处于一个默契的互不干涉阶段。

  不过这并不影响宋家“借用”荆掌柜的存在,以最小的代价掌握这座天然的贸易小镇。

  基于平安镇的建设水平与地理位置,无论是荆掌柜还是司南,都不好放弃这里离开。

  荆掌柜是懒得再斗气,司南则要维持无迹道的生意,于是这两位各自势力的代表就这么默认了平安镇的局面。

  后续宋家又故意引入另外两家的买卖,踩着荆掌柜容忍的极限,闷声发财。

  若是真有人动手夺镇,有荆掌柜坐镇,宋家最多也不过损失一个百人队,事后再拿回来就是。

  若是有强人往来,在荆掌柜的眼皮底下,冲突规模也不会大。

  这就是宋家这个仇州土皇帝的手段。

  直到今晚,这微妙的平衡被彻底打破。

  因为有人在宋家的地界动手屠了陈家的据点。

  卫所里烤火的两名卫兵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随后未锁的大门被来人从外推开。

  那人刚一冲进卫所,便大喊道:

  “出大事了!陈家……陈家的吃人鬼……”

  两名卫兵此刻都看向那提着灯笼冲进来的身影。

  趁着对方上气不接下气的功夫,二人先是确认了一下对方身上甲胄与肩甲上的金彪标志,这才松了松刀柄。

  一人走上前,看着这个有些面生的同僚道:

  “兄弟,慢慢说。陈家的吃人鬼闹事了?嗨,真闹事也有巡夜的弟兄去查看,犯不上告诉我们。”

  来人这时才喘过那口气,抬手推了下头上的铁胄,仰头看向两人道:

  “什么闹事,是陈家那条街让人给血洗了!整条街都是尸体,巡夜的老王都吓尿了裤子!”

  两名卫兵对视一眼,立刻钻出卫所看向南面。

  只见今晚本该灯火通明喧闹不止的陈家据点,这会儿竟灭了大半灯火。

  之前还骂骂咧咧的卫兵抬手扇了扇风,提鼻子一闻,顿时脸色发白。

  虽然宋家派来的百人队不是什么精锐,但这支刚换防过来的队伍里,还是混了一两个有真本事的。

  这卫兵便露了手行伍中的“望风”功夫。

  然后他就闻到了那股浓郁的血腥味儿。

  身后那赶来报信的同僚这会儿倚着门补充道:

  “旅帅正派人传令集结,你俩早点准备。”

  语罢他就提着灯笼准备离开。

  按照东北边离国的军职,百夫长又唤作旅帅,他们的头儿喜欢这个称呼,手下人自然也乐意顺从。

  然而之前“望风”的卫兵,这时忽然伸手作势一拦。

  “兄弟留步,瞅着面生啊。”

  说话间,他借着侧身遮掩,手已搭上腰间刀柄,笑道:

  “再说镇上出了事,我们不看守镇门反而离开,不成了擅离职守?”

  风中的血腥味由不得他大意。

  况且陈家的据点被屠了,旅帅集结他们作甚?

  门都不看了,赶去给陈家报仇?

  报信人愣了一下,而后看向这质疑自己的同僚,诧异问道:

  “难不成你还准备拦一拦?”

  “额……”

  刚刚出言质疑的卫兵闻言顿时一滞,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什么样的蠢问题。

  能把陈家据点屠了的狠角色,万一要从这门出去他还能拦?

  他敢拦?

  没等他再开口,就又见那报信人伸手摘下头上铁胄,并举起灯笼晃了晃。

  “还有,你特么好好看看老子是谁!面生面生,我看你特娘是面团生的!老子特么倒了血霉出了事第一时间跑来通知你!”

  昏黄摇曳的烛光下,卫兵只见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面前,却叫不出名字。

  他这支百人队年后才换来平安镇,又是重组过的队伍,军中百来号兄弟大半是混个脸熟。

  此时一边绞尽脑汁的回忆着对方名字,一边打着哈哈。

  “这不是出了事,那个……”

  报信人却直接将铁胄往头上一扣,推开这卫兵骂骂咧咧的赶向下一个地方。

  卫所里的搭档这会儿才走上前,看着那离开的报信人,向同僚问道:

  “熟人?”

  依然没想起那人叫啥的卫兵索性不再纠结,一拍脑门感慨道:

  “肯定是了。唉,我这脑子愣是一时想不起名字了,许是在暮云见过的弟兄。行了,咱俩也别杵这儿了,赶紧回营!”

  这门是肯定不敢守了,还是赶快回营安全些。

  于是两人当即熄了火堆,抄起家伙赶向军营。

  少顷,空无一人的卫所门被从外推开。

  之前离开的报信人此时提着那盏昏黄灯笼,哼着小调走进卫所,全然没有之前的惊慌。

  一声低喝骤然自卫所内响起,打断了报信人口中的小调。

  “闭嘴!”

  报信人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讪讪道:

  “师兄,您别那么大火气。先换身份。”

  “哼。”

  一声冷哼过后,一人缓步自阴影走出,来到这报信人身边。

  宽袍大袖,风度翩翩,独独右边少了半截衣袖,一道浅浅的疤痕正暴露在小臂上。

  那是箭伤。

  此刻这“师兄”向报信人一伸右手。

  报信人老实的举起灯笼,一团昏黄气体自烛火间流出,将“师兄”臂上的箭伤包裹。

  随着那团气体包裹“师兄”手臂,对方的气息竟开始趋近于方才那与报信人交谈的卫兵。

  恍若披上了一层虚构的皮囊。

  师兄这时面色才舒缓一些,低声吩咐道:

  “那伙人不简单,通知师父了吗?”

  报信人闻言点头,然而还未开口,就见师兄身形骤然模糊,一把按着报信人扑倒在地。

  昏黄灯笼摔落地面,一截箭杆好似凭空出现般落在二人方才立足之处。

  远处屋脊,王册望向骤然陷入黑暗的卫所,有条不紊的自箭壶中抽出第二支箭搭于弦上。

  青年沉默的瞄准卫所,竟是无视了黑暗,循着两人移动的轨迹调整。

  下一刻,本要松弦的手指捏住了箭尾。

  箭在弦上,引而不发。

  旋即,青年稍稍移开手中猎弓,望着卫所内那团还剩下点点火星的余烬。

  一抹火光骤然自余烬间爆开。

  身披半套火红铠甲的男人自那转瞬即逝的火焰中跃出。

  零散火星中,来人立于门前冲着王册远远一拱手,沉声道:

  “如意道,陈秋。”

  “见过阁下。”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