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身边只带着一位中年太监,那太监的名字竟然是黄裳。
“师父、姐姐。”赵佶一见两人,就要扑上来,可他在陈慈面前停住了,因为,他发现陈慈的肚子很大,显然是怀有小孩了。
“姐姐,我要做舅舅了吗?”赵佶小心靠近陈慈问道。
“是的,有七个月了,再过两个月,你就有一个小外甥了。”陈慈安祥地摸着自己的肚子说。
“贺喜姐夫、姐姐。我一定会给我这小外甥准备一份让他满意的礼物。”赵佶很高兴。
“小佶子,看你内力还是在二流中间没有进步,这两年你都没有练功吗?”赵悦问。
“师父,这两年我真没心思练功,十天有八天是醉的。如果不是前两年练功打好底子,我的身体估计也要废了。平日无事可做的时候,我主要是写字和画画,我的那些先生们都说我在写字及画画上很有天赋。现在我成了官家,可真正由我决定要我操心的事,几乎没有,我反而有更多的时间写字和画画了。
我知道很多事要改变,可就是动不了。师父,你给我想想办法吧,再这样下去,我们大宋支持不了几年。北伐失败,辽三年内必南征。大宋出路只有两条,一是自己抗辽,五年内必失去北方,只能跑到南方去。二是联合金抗辽,现在金势力最大,必可以在五年内灭辽,可辽灭后,金的目标肯定是宋。宋必在辽灭后五年内失去北边,而南边是否能保,要看金的胃口以及我们能给的补偿。
师父,这一切,真的是完全改不了的吗?”
赵悦声音悲凉,赵悦一时没有回答。大厅里的四人都沉默着。良久,赵悦才开口。
“小佶子,以我判断,联金是唯一的办法,而北方,必在十五年内失去,是否能在再方继续生存,要看金帝的想法。我认为金帝有了北方,需要一定的时间消化,而继续南扩,对金不利。宋将失北方,这个结局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悄悄布局南方。”
“如何布局南方,请师父说一个大概。”
“北方还有一个民族即将崛起,他将横扫整块大地。一百年后,最南方也不是安全的地方。所以,我的布局最终是出海。在南边的两年多时间,我打听到离广州约两个月船程有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那里人烟少,武器水平不高。只需二十万的军队,就可以打下现大宋面积的江山。为辅助二十万的军队,需要约八十万的人。所以,我准备将一百万的宋民,移到那个地方去。这个计划,只有这里的四人知道,不能外传。”
“原来海外竟然还有这么大的地方。师父,你的这个计划,我完全赞同,需要我怎么做,就告诉我。”
“如此大规模的转移民众,会引人注目。军队可以用灭海匪的名义出海,分批转移。而民众则以边岛缺少劳力为由,转移海外。这个计划,需要约十年时间。你要拨出十万军队由皇室之人带队,另十万军队,将由我丐帮弟子选出。这个移民计划,需要约三千万两黄金,需要你提供二千万两,另一千万两,由我负责。”
“如果这一批人在海外立国,是否还是称宋?”赵佶抓住了关键的问题。
“不会,它将是一个新的国家,它将采用新的国家制度,绝对要避免宋现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情况,到那时,我会与你商量。这个新的国家,与宋的关系肯定很密切。”
“新国家中,是我赵氏的人称帝,还是姐夫你想称帝?”赵佶再追问。
“你认为除我之外,有人能坐那个位置吗?”赵悦反问。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真在海外立国,只有姐夫你有资格有能力坐到那个位置上。姐夫,我支持你,你要人要物要钱,我都满足你。只求你能给我赵氏子孙留一条后路。”
“这也是为给我们华夏留一点火种。北方外族强大,对我华夏汉族而言,是一个灭顶之灾。我希望两三百年后,海外的华夏之人,能够帮得上这里的同族。”
大的计划决定后,还有一些细节问题,具体的联系工作,赵佶让黄裳负责。
赵悦与黄裳多次接触后,了解到他果然就是编写九阴真经的那位。现在,他已经在找各种资料,想法也有了,正准备编写日后在射雕中人人争抢的九阴真经。
黄裳是常公公的徒弟,对赵悦很尊重,他知道赵悦也是武学大家,所以,常找他讨论如何才能编出一门含各种武学的超级秘籍。
赵悦没想到自己也能参加到九阴真经的编写工作中,他倒是很认真地与黄裳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赵悦对自己前世看的影视中九阴白骨爪的印象最深,因为要练成这一门功夫,需要有活人的头颅来修炼。
为改变拿人的头颅来修炼,赵悦想了一个替代的办法,采用椰子就行了。
现在,可以说赵悦也是九阴真经编者之一,黄裳想把最后写的秘籍上,写上赵悦的名字,可赵悦没有同意。但他却献出两门从天山抄录的武功,还有就是修改黄裳写好的总纲。
在汴京,赵悦和陈慈停留了两个多月,而陈慈的肚子已有了九个多月,不宜再回南方,只能在这里生产了。
这一天,一处大院里,到处都站满了人。如果有人进来,就会发现,竟然站有十几位宫里的太监,而且大部分都是高手。
一个房间外,赵悦和赵佶站在外面,正等着里面的消息。陈慈就在里面,要生产了。
赵佶也不是第一次碰到生孩子,他自己都已经有三个小孩了,两男一女。但此时,他还是有些紧张,那可是他姐姐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师父的第二个孩子。
“哇哇,呜哇。”里面的声音传出来,一会,就有一个产婆抱着一个擦洗干净的婴儿出来。
“恭喜官家,生的是一个八斤四两的男娃。”产婆把婴儿先递给赵佶,而不是一边的孩子父亲赵悦。
“好,好,通通有赏。”赵佶也不管边上的赵悦,一把抱过婴儿,看了起来。
“真的有七分像姐姐,外甥像舅,小家伙,你长大了一定像我。”赵佶抱着婴儿不放,也不管边上有些急的赵悦。
“姐夫,这小家伙的名字就由我给起了,好不好?”赵佶转头对赵悦说。
“好,就让你给他起名吧。”
“就叫赵明,明天的明,他就是我们的明天,是我们的未来。以后我们赵家,就要靠他了。”
赵明,照明?他又不是灯泡。
徽宗给起的名字,当然只能说好。
赵悦长子的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赵明。小名为,小明。
赵悦终于从赵佶手中抢过自己儿子,看了一会,就抱着他进去找陈慈。
陈慈刚才累得很,睡着了。赵悦抱着儿子,坐在老婆的床边。
一会儿,陈慈好像有感应一样,睁开双眼,看到床边的夫君与儿子,她幸福地笑了。
“慈儿,官家给咱儿子赐了名,叫赵明,小名叫小明。”这听起来真有些乱。
赵悦把小明放到陈慈怀里,陈慈眼不眨地看着他,好像永远都看不够。
赵明满月,请的人不多,徽宗带着黄裳来的。徽宗给小赵明一块水头最好的玉佩,而黄裳给的却是一本九阴真经总纲。赵明是第一位得到九阴真经的人。以后金大大的射雕会不会改变,就不知道了。
儿子满月后,赵悦在京城的事情也都做完了,准备回南方去。
赵悦带着老婆与儿子,绕道天山,去看了虚竹和银川公主。两年前,虚竹和银川公主的第一个儿子就出生了,取名为张超。赵悦真想让他取名为张无忌,如果那样,自己家的赵敏就有危险了。
张超两岁了,长得虎头虎脑的,很惹人喜爱。
对自己南迁计划,赵悦除去吕宋立国外,大部分都对虚竹说过,虚竹也同意十年内,将灵鹫宫的产业与人员全员南迁。
在陈慈的劝说下,李清荷说动了虚竹,带着张超一起先去大理看段誉,然后再到广州生活几个月,享受一下南方的生活。
一年前,段誉与王语嫣的第一个孩子也出生了,是一个女儿,取名段烟。李清荷早盯上了段烟,想这次过去,给自己儿子张超定下段烟。
第七十章 九阴真经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