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给楚王的投名状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江陵,又名荆州,为春秋时期楚国都城郢都所在之地。楚王张寻在这里与荆楚大地上的各位诸侯会盟,颇具有象征意义,很耐人寻味。

  为了这次会盟,张寻不惜劳民伤财,在江陵城南,长江东岸,建造了一座会盟台。台子的造型十分古朴,分为三层,逐级退台,好似一座半截的金字塔。而在塔顶平台之上,建有一座广十余丈的雄伟宝殿,名为“会盟殿”,就是这次会盟的主会场。

  会盟的日期也很早就定好了,就在十月之望,下元节当天。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也颇有一些讲究。俗语云“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这一天,就是水官旸谷帝君的诞辰之日。根据民间传说,在这一天里,旸谷帝君会根据他在人世间的考察,录奏天廷,作恶的人,天帝会予以惩罚。行善的人,如果遇到了什么困境,水官就会专门为人解厄。

  因此,人们为了讨一个心安,在这一天,道观会做道场,民间会祭祀亡灵,祈求下元水官为自己排忧解难。朝廷也规定,在这一天禁止宰杀牲畜,延缓执行死刑。每个人在这一天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与人发生争斗,以免被水官查录,给自己招来厄运。

  张寻即是通过这样的细节,来传达一个信息:这将是一次和平的大会,祈福的大会,为每个人带来好处的大会。而绝不会是一个对抗的大会,亦或者充满了阴谋与杀戮的大会。

  别管各位藩帅信不信,反正张寻是希望给大家这样一个心理暗示。

  大顺元年十月十五日,午时整。在一阵隆重的礼乐声中,江陵会盟正式开始了。楚王张寻身着华丽的紫色锦袍,昂首走在最前,身后诸侯及随行人等分列左右,众人拾级而上,缓步登上会盟台。

  在一套繁复的礼仪之后,众人才于会盟殿中坐定。会盟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了。此时殿中虽然坐满了人,但却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望着坐在盟主之位上的张寻,等待盟主为他们揭晓胸中的疑惑:这次会盟,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呢?

  每个人都心里有数,楚王花钱建了这么座台子,可不是请他们来联欢的。一定会有所索取。不过是或多还是或少的问题。每个人都已暗自在内心划下了一条底线,掂量着自己一会是否能够满足楚王的要价。

  “列位方伯……”张寻一开口,倒颇有一些上古先王的风范。“你们不要紧张嘛。这次会盟,本王是代天子召开。把诸位找来,不为别的,只为一件事,就是讨论如何疏通贡路,以便保证各藩镇每年能及时将贡赋运往长安。”

  张寻说完,停顿了一下,环视左右,发现在座众人的脸上都写着斗大的两个字:不信!

  张寻一开始就说这次会盟的议题是疏通贡路。但是没人相信。所有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幌子。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个难以明言的目的。刚刚所有人都在等着张寻将这个隐藏的目的说出来,结果听张寻老调重弹,都是大失所望。

  朗州刺史雷满第一个耐不住了,大声说道:“我朗州的贡赋好说,来年按时补齐就是。官道都是现成的,用不着疏通。看来这里没俺什么事儿了!”

  雷满说完一撇嘴,一副“有话直说,少跟老子卖关子”的表情。张寻见了,只是微微一笑,并未搭言。这时武安军节度使周岳却接话道:“你雷蛮子是不需要什么疏通,你只要不在洞庭湖上打劫俺们潭州入京的贡赋,俺们武安军也能保证年年输赋。”

  “姓周的!你少血口喷人!你何曾往长安送过贡赋?上次我朗州水师截获的,分明是你从岳州抄掠来的民资!”

  “雷蛮子!你少倒打一耙!就算那真是我从岳州抄掠的,也是为了献给天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揭老底。甚至于后来竟争论起某个镇子究竟是谁的人马抄掠的。因岳州名义上还是武昌军节度使杜洪的地盘,所以杜洪一直脸上一会青一会紫的听着,表情十分尴尬。而袁州刺史钟匡时则是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就像是在看猴戏。

  “够了!注意你们的身份!”张寻忽然说道。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不怒而威。雷满和周岳顿时停止了争论。

  一段短暂的寂静过后,杜洪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笑着说道:“楚王上忧国事,下恤地方,实在是让人钦佩。这疏通贡路的事儿,对于我们武昌军来说,还真是很有必要。这几年鄂州没有向长安输赋,皆因贡路不畅。最主要就是黄州刺史吴讨,横行枉法,不服约束。时常打劫我鄂州北上的商旅,阻止我武昌军为朝廷尽忠。”

  张寻听了,脸色由怒转喜,微笑着说道:“很好!杜帅所说的这种问题,就是本次会盟所要解决的问题。书记官,你把这事记下,会后本王要好好跟杜帅商讨一下如何解决吴讨的问题!”

  其余人听张寻如此说,心里都不禁为之一震。怎么?杜洪就这么一句话,就得到了楚王的首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关于黄州刺史吴讨与杜洪之间的恩怨,在座诸人可都太清楚了。吴讨本是鄂州永兴一个土团指挥使,聚众袭破了黄州,便自为刺史。虽然名义上隶属于武昌军麾下,实则自行其事,根本就不服杜洪的管理。甚至还时常寇掠鄂州边境,有将杜洪取而代之的意思。这可是杜洪的心腹大患。

  杜洪将武昌军不向长安纳贡的原因赖在吴讨的身上,谁都能听出来是胡诌。黄州在鄂州之北,并不能遮断鄂州向西通往长安的官道。然而楚王却假装听不出来,反倒同意帮助杜洪收拾吴讨。这其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才是让众人真正感兴趣的。

  杜洪开了一个好头之后,其余藩帅开始真正“认真”的探讨起贡路的问题。不过雷满和周岳二人,却仍有欲言又止之意。张寻自然清楚其中原因。他只表示已经明白了二人的意思,然后就总结道:“方才听钟刺史说,从洪州出发,要向长安运一石粟,路上就得损耗两石。皆因路途遥远,运的还不够搬夫路上吃的。所以本王有一个建议,既然你们四镇的贡路都要经过我忠义军的辖境,那么从今往后,你们四镇运往长安的粮赋,都只运到江陵就可以了。江陵收到多少,本王就从别处往京师调运多少。保证如实如数。这样一来,就能为诸位省去很多时间、人力、物力。而你们只需要把省下的粮食,分一半给我作为转运的损耗就可以了,各位觉得如何?”

  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各位藩帅一算账,都知道这是好事,至少对于洪州来说,以前需要把三石粮食送往长安,而现在只需要把两石粮食运往江陵就可以了。这不仅省下不少粮食,押运的人员也能更快的往返,又省了一笔人工。众人都知道这是个好办法。唯独只有一条,就是张寻必须得能严守承诺才行。

  这可让众人犯了难,同意吧?怕成了冤大头。不同意吧?又摆明了是质疑楚王的诚信。那就很有可能落下口实,招楚王怨恨了。一时间,谁都没有表态。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呵呵呵。”张寻笑道:“这事你们不必马上答复我。本王给你们思考的时间。三天后,行还是不行,给我一个准话。”

  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寻又接着说道:“不过诸位心里也不必有什么压力,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不论行与不行,诸位既然参加这次会盟了,那就是本王的朋友。说句直白点儿的话,我虽是天子封的楚王,但毕竟不能身兼武昌、武安等军的节度,这楚地的州县,还得仰赖各位来治理守卫。所以我希望咱们能够上下一心,一同效忠朝廷,护佑这一方百姓的平安!”

  张寻的一句“上下一心”,就已经给自己诸镇共主的角色定位了。不过他这话也说得清楚,意思就是,你们尽管当你们的节度使,只要你们听我的话,我也不会去动你们篓里的食儿!相反,我还会帮你们肃清敌人,巩固地位。

  张寻的话音刚落,还是杜洪第一个反过味儿来,这往江陵输赋一事,其实就是递给楚王的投名状啊!忠义军的实力有多强,别人没有见识过,他却是清楚的很。他于是瞬间拿定主意,从今往后,自己就是楚王在鄂州的镇守使了!

  “我武昌军,愿意将粮赋运往江陵。”

  杜洪就像是第一枚倒下的骨牌。他这一表态,雷满也立即说道:“从今往后,朗州的粮也就往江陵运了!”

  话音刚落,周岳也道:“武安军也愿往江陵运粮。”不过他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楚王能保证洞庭水道的安全的话。”

  这时就差代表了镇南军的袁州刺史钟匡时没有表态了,众人齐齐望向了这个年轻人。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