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让人失望的援军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康君立正要东渡汾河,忽然听说那支早已被打残的唐军竟然又杀回来了。他当时气就不打一处来。看来这支唐军的任务,就是拖住他,不让他们及时回援临汾。这就叫“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这支唐军只有三千多人,显然不太可能打败康君立的大军。但是如果置之不理,河东军又难以顺利东渡。搞不好还会被对方来一个“半渡而击”,蒙受不该有的损失。

  康君立遂一咬牙,下令全军停止向河岸前进,立即列阵,准备迎敌。他打算先彻底消灭这支唐军再说。

  结果,等河东军这边列好阵了。唐军竟又跑了。

  这一折腾,天色就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正逢一个阴云密布之夜,伸手不见五指。康君立不敢冒险夜渡,于是下令大军原地扎营。

  对于这个命令,副将李存孝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若明日渡河,赶到临汾就得后日,王瑶一黄口小儿,哪里是张寻的对手?恐怕到时候临汾早就丢了!”

  康君立也知道时间耽搁不起,但他更不愿意冒险。在他看来,临汾即便丢了,也不过是王重盈倒霉。对他来说,能逼迫唐军主力从阴地关撤军,其实就已经完成任务了。接下来只是能给官军多大教训的事儿。能打败张寻更好,打不败,其实也没什么。他的底线就是,不能把手中这一万来人丢掉,这些可都是李克用在河东安身立命的本钱。因此他凡事力图求稳。所以任凭李存孝如何劝说,他就是不肯趁夜渡河。气得李存孝摔门而出。

  几个时辰之前,临汾东南八十余里远的翼城县,一支千人左右的唐军正自东向西疾行。领头一将,正是佑国军贪狼都副指挥使李重允。

  这只是一支先头部队。在李重允的身后,不足五里远,就有一支总数多达七千人的大军。统领这支大军的,正是佑国军节度使李暮。

  李暮接到张寻的命令之后,就将上党城交给了赵东阳,自己领着人马南下泽州,与北上的青龙军都指挥使郭琪、贪狼都都指挥使赵德諲汇合。

  两支人马汇合后,便一路向西,奔绛州而来。按照原计划,李暮的任务是尽快攻克绛州,切断蒲州的王重盈与晋州的王瑶之间的联系。

  经过五日急行军,李暮终于到达了指定地点,距离绛州首府正平县城只有不足五十里,也就是一日的行程。

  此时已近傍晚,按说早该结束这一天的行军,扎营休息了。可李暮仍然下令继续行军。他打算再走二十里,尽量离正平近一点。根据踏白司事先提供的情报,绛州的守军大约只有一千多人,是个防守空虚的地点。因而李暮打算明日一鼓作气,直接奔袭绛州。

  最终佑国军扎营时,已是深夜。扎营地点在曲沃西郊,距离正平正好三十里。由于连日行军,李暮十分乏累。刚扎好营寨,他就沉沉睡去了。他还不知道,他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早已惊动了一队哨骑。

  那队哨骑连夜疾驰三十里,将消息传回了绛州。此时此刻,睡梦中的李暮如果能够神游正平城,看到城中的情形,他肯定会立即吓得从床上爬起来。城里哪里只是有一千守军?分分明有一万六千人!

  原来,从蒲州来的援军,刚好于今晚抵达正平。这支援军的统帅是河中军行军司马王珂。王珂是前任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之子,现任节度使王重盈的侄子。不过他的亲生父亲其实是王重荣的大哥王重简,因王重荣无子,才过继了来。

  王珂统领大军一路疾行,到了绛州时已是傍晚,遂决定当夜就在正平城中休息。他刚刚脱衣睡下,就被手下喊醒,哨骑回报,在正平城正东方向的曲沃,竟忽然出现一支唐军,人数接近万人!

  王珂听见这个消息,顿时睡意全无。他立即召集众将议事。王珂首先想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支唐军的目标究竟是哪里?是绛州?晋州?抑或蒲州?

  经过众将一番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半数以上的人认为,这支唐军的目标就是他们所在的位置——绛州。而且,十有八九,唐军并不知道目前绛州城中有这么多的守军。

  “呵呵!”王珂一声冷笑:“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给他来一个请君入瓮!关门打狗!”

  撤离阴地关后第八日。王瑶没有等来任何援军。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令全军列阵迎战。这时有手下劝他,说万一与忠义军对垒时,临汾城中的神策军若是出城逆战,攻击河中军的背后,那么此战必败无疑。王瑶却笑道:“咱们围了临汾半个多月,可见城中守军出来一兵一卒过吗?这些‘天子亲兵’早就噤若寒蝉,吓破了胆了。放心吧,城外战鼓一日不息,他们就不敢出城一步。”

  战前,王瑶于阵前对全军许诺,说只要坚持到中午不被唐军击败,数万援军就能赶到。到时候他们必胜无疑。在他的鼓动之下,河中军上下士气高涨,山呼“万胜!”

  距离河中军数百步远的另一侧,唐军军阵中,张寻也是一身戎装,策马立于阵前。

  “儿郎们!咱们自从离家起,到今天已经五个月了!你们想回家吗?”

  “想!”近万将士异口同声。

  “很好!你们的愿望就快要实现了!今天就是你们在这里的最后一战!只要打好今天这一仗!只要击败眼前的河中军!咱们就能回家了!”

  “万胜!万胜!万胜!”

  张寻毫不避讳军中的思归情绪,反而以此激发出了将士们的斗志。每个人都摩拳擦掌,想要拼尽全力,快点结束这样一场漫长的战争。他们虽然不知道张寻说得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只要击败眼前的敌人,解了临汾之围,就能回家。但是他们知道,今天这一战必须取胜。因为只有取胜,他们才有机会活着回家。

  有时候,似箭的归心也能成为奋勇向前的动力。随着隆隆的战鼓之声,两千镇国军率先冲向了敌阵。紧随其后的,是契必鸿率领的五千侍卫亲军。侍卫亲军的左翼,是两千威胜军。右翼,是两千鸱鸮都。张寻自领一千泾原军,在泾原刺史张鐇的陪同下,在最后督战。

  临汾城东北面的广袤平原上,12000唐军与15000河中军在长达数里的战线上,展开了直接的对决。由于双方人数相当,装备也都差不多,所以战况异常的惨烈。不论左翼,中路,还是右翼,各处战线都十分的胶着。短时间内,只见到双方不停的有人倒下,前赴后继。却丝毫看不出胜利的天平将倒向何方。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心理的天平正在发生着缓慢的倾斜。太阳渐渐爬升到了一天当中的最高点,战场的周边仍然是一片空荡,任何一个方向,都没有新的军队出现。这两万多人仿佛已经被全世界遗忘。或者说全世界只剩下了他们,只有厮杀到最后一个人,这场战斗才能终止。河中军的士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每一个河中军士兵的心里,都已经开始对王瑶的承诺产生了怀疑。

  援军,也许不会来了。

  “援军!是援军!援军来了!援军终于来了!”

  一连串的呼喊声传遍河中军的阵地。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望向了南方。没错!南方出现了一支军队,看旗号,正是河中军!河中军那大大的“王”字迎风飘扬,仿佛在宣告着一场大胜的到来。

  张寻也见到了那支突然出现在战场边缘的军队。即便如他这般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嘴角也在微微的抽搐了。难道李暮败了?张寻不敢细想。他打算立即下令,让各军的预备队准备出战,并要让张鐇率领泾原军去阻截敌人的援军。

  奚康适时阻止了张寻的命令。“九哥,先等一等。”

  张寻不知道奚康的意思是想等什么。他们是没有什么援军可以指望的。不论是裴仲的定难军,还是李罕之的河南军,一时半刻都难以赶到战场。而高慈的白虎军更是难以指望。此时此刻,高慈是否还活着,都说不定呢!

  可张寻还是听从了奚康的意见,没有立即下令。此时此刻,双方就像是正在使劲毕生功力对掌的武林高手,谁要是先分心,谁就可能立即被击败。

  事实证明,张寻等对了。王瑶只高兴了没有半刻钟,就瞪大了双眼,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原来,这支所谓的“援军”,竟然分明是一支溃军。

  没错,这是一支半数人手中都没有兵器的军队。很多人的身上,甚至连一套完整的铠甲都没有。河中府不可能穷到这个地步,王瑶清楚他老爹的实力。士兵们之所以如此狼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刚刚打了败仗。

  “鸣金收兵吧。”王瑶下令道。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