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七章想法
他的这番评价,让很多人很惊讶。
江夏在中的表演很不错,但这明明就是一部商业大片,怎么才刚刚上映,就站出来说要提名江夏当“最佳男主角”?
极少有人知道,这位知名评委名叫“安德烈”,是江夏多年的老友。
安德烈发表这条状态,当然是知道江夏要用这部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所以他必须让人把目光从中提出来,从商业电影中提出来,让人真正去关心这部电影的主题,以及江夏在其中的表演。
他的做法相当的成功。
有了他的开头,其他人也开始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江夏的表演和的主题性。
江夏的这个电影有很大的缺点悖论,这在江夏电影里极少出现,结局处的两管血液送的太轻易了,似乎在强行贴合主题。
不过,很快有人解读出来不一样的东西。
捡到那个箱子的时候,时间是正午,而周围是有着杂草与动物的,这足以证明时间过去了很久,不是一天两天。
江夏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线,但明显日子不是一天两天。
这是电影中的细节,是江夏刻意展现的,甚至还有一个细节,是保存的箱子,表面都有了灰尘,也就里面保存的血液,还依旧保存着。
除了最后的强行让主角行为“传奇”的结尾,整个电影缺点几乎可以说没有。
江夏的表演,此前并没有被注意到,等到安德烈提及,人们才注意到了江夏的演技。
不得不说,江夏的演技真正贡献了出来,没有一丝一毫保留。
影片中,你会忽略他是江夏,而只认为他是所扮演的角色,每一个境况,甚至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那么的合理,都能解释的出来为什么,有的放矢。
在安德烈没提出这种看法前,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点,因为影片太自然了,太流畅了。
可提出后,顿时发现了江夏的巅峰演技。
在全球的票房走势不错,江夏的巅峰表演和丧尸题材都有原因。
有好莱坞知名电影人评价是“江夏巅峰的个人电影秀”。
这个评价被业内人士认可。
如果说是巩杉和江夏,外加一群中国演员共同努力出来的结果,是华人演员一场华丽的秀。
那么就是巩杉和江夏两个人努力的结果,是江夏用自己的导演才华给巩杉铺了一个舞台,让巩杉贡献了个人秀。
而是江夏一个人的秀,他给自己搭建了舞台,自己拉开了帷幕,自己演奏了开场曲,自己上场表演,然后自己落幕。
完完全全的个人秀。
有人注意到这部电影的配乐,都是江夏给搞出来的,没有请外人去弄。
“江是准备用这部我是传奇来冲击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
最终,大家共同得出来了这个结论。
对于这个评价,江夏没有给于承认,但巩杉却给于了承认。
她在国外去领某个终身成就奖的时候,被问起这个问题,巩杉如此回答:“是的,他在回国时说过,他准备了三部电影来冲击各种奖项,一代宗师和地心引力很成功,我希望他的我是传奇也成功,毕竟那是他的心声,他就是传奇。”
巩杉的这句回答被广泛引用。
他就是传奇!
如此高的评价,也唯有江夏担的起。
足球场上,篮球场上,都有传奇的球星,娱乐圈也自然有传奇的演员和导演,但很少有人敢去担这个词。
与体育界不同,娱乐圈这个名利场上,“传奇”不能随便加上去,一般人都担不起。
巩杉直接给江夏定了“传奇”两个字的评价,有些人想跳出来反驳,但却突然发现找不出来反驳的话。
江夏确实就是传奇,无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电影从被好莱坞电影打的落花流水,到现在能抗住好莱坞的冲击,全是江夏一个人的功劳。
江夏本人更是传奇,世界名人榜中娱乐圈唯一的黄种人,唯一身兼数职的人。
各个领域的全才。
连诺贝尔奖都拿过的娱乐明星,也唯有江夏一个。
想否定江夏,都没地方去否定,就是演技方面,当着这部电影的面,没人说的出来。
就这样一部电影,让全球任何一个演员,甚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演员去演,都不可能比江夏表现的更好。
但凡了解一些电影情况的人,都不会说那种脑残的话语来反驳。
“传奇巨星”这四个字,唯有江夏担的起。
这部电影争议性不大,大家更多的是探讨,就主角和丧尸之间的战斗,包括丧尸展现的策略性和情感性,都被拉出来讨论。
在这种讨论下,票房攀升到了六亿美金,还在继续往上攀升。
带着商业片属性的展现出来了它商业的一面,在暑期档前期,各大电影还没上映之际,抢下了不少的票房。
六亿美金的票房,怎么都不能算低,再多一亿多的话,就能杀入影史排行前百。
江夏现在很好奇,这样一部贡献了超绝演技,还贡献了超高票房的电影,奥斯卡会不会给他提名“最佳男主角”,甚至把奖颁给他?
在回国后,江夏就一直在追求票房和得奖之间的平衡,票房合格,得奖也不少,看上去成功了,但没冲击成奥斯卡,江夏把它定为失败。
不用说,票房几乎可以忽略,更是失败。
目前来说票房成功,但得奖,得看看奥斯卡的了。
十一月份,江夏拍摄的终于宣告杀青。
这部电影拍了整整一年的时间,也是江夏最初没想到的,中间的那场大战占了他太多的时间。
电影杀青的时候,江夏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条状态:“到了如今拍电影,不再纯粹为了票房而去拍,也不是为了想留下经典去拍,更多的是为了某个念头和想法去拍。
到了如今我的想法似乎也更容易被猜到了?我刚刚杀青了一部电影,等上映前,谁若是第一个猜准我的想法,我请他吃饭,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