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郑国渠新解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姬胜叹息到:“如果当年六国趁秦国修建郑国渠消耗大量国力时,合纵抗秦一举灭了秦国就好了。”

  横阳君也点头同意:“是啊,当年我们六国就是互相倾轧内斗严重,如果我们三晋连手一定能在秦国修完那郑国渠后不久灭掉暴秦。这样我们韩国子民就不会沦为任人鱼肉的徭役了。”

  李清也附议:“是啊,郑国这么好的计策,可惜被六国内斗浪费掉了。”

  横阳君点点头:“我们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投入到一个巨大工程项目上,以达到劳民伤财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可惜…”

  姬胜摇头道:“可惜,郑国渠只为我们多争取了数岁之命。”

  见几个韩人都在夸赞郑国渠,张量山正好在陆院和几个同学教授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他忍不住插嘴:“诸位,我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讲?”

  横阳君正想听听张量山的见解就连忙说:“张公子但讲无妨。”

  “我看这正是这郑国渠导致六国提早灭亡!”

  “什么!?”横阳君吃了一惊,李清喝道:“胡说!”姬胜也伸手示意张量山不要再讲了。吕素也吓了一跳毕竟郑国渠疲秦之说是大家都认可的,而且也确实耽误了秦国出兵近十年。

  横阳君回身瞪了李清一眼,转头对张量山说:“请问张公子为何有此一说?”

  张量山笑着解释:“咱们韩国为什么要派郑国去秦国简易修渠?”为了缓和桌上的气氛张量山特地说的是咱们韩国。

  横阳君有些不屑:“当然是诱骗秦国调动大量人力和财力,以达到劳民伤财消耗秦国国力、延缓秦国出兵天下的目的。“

  张量山摇摇头:“但是,这条渠修好的结果却与韩国的初衷大相径庭。由于这条水渠的修建,使得八百里秦川一跃变成了良田沃土,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秦国的国力因此猛增,反而加快了吞并六国的步伐。”

  横阳君叹了口气点头同意,又说:“不过这的确使秦国晚出兵近十年。”

  张量山摇头:“君上,恰恰相反,这使秦国出兵的时间大大提前了。而且军力也大大增强了。”

  横阳君不解:“何以见得?”

  张量山解释:“君上可听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见横阳君点点头他接着说“为什么郑国渠的实际效用与我们当初的设想差距竟然这么大呢?按理说,咱们的诸多谋士即便再无能,也不至于愚蠢到如此地步啊,我们的决策究竟失算在哪里呢?实际谜底很简单,我们的在设计这个阴谋时,仅考虑到了灌溉因素,却忽视了决定农业生产的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农作物品种。”

  “农作物品种!”几个人都吃了一惊,“什么是农作物品种?”

  张量山ORZ:“就是田里中的庄稼。”

  “这有不同吗?不都是五谷吗。”李清诧异的问。

  张量山微笑着端起席上的碗问姬避疆:“避疆,这是碗什么粥?”

  姬避疆行礼,一字一句的回道:“禀义父,这是黍米粥。”

  张量山点点头环视在座的众人,见一个个的都是莫名其妙的表情,效果达到了,就伸右手准备去拿面饼,不料刚伸出手就感到一阵剧痛,就临时换了左手,他拿起面饼在大家得到面前转了转,看见吕素正好奇的盯着他,就讨好的把面饼放到她面前堆着笑脸问:“素素,呃,该称呼夫人还是公主吗,这是什么?”

  吕素红着脸白了张量山一眼没好气的说:“这是面饼!”

  张量山笑着说:“对!这就是面饼!”

  横阳君看不下去了打断他:“张公子这黍米和面饼我们都知道。这和秦国出兵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张量山放下面饼环顾四周:“有大大的关系!诸位你们仔细看看这黍米和面饼,再想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席上几人都思索起来黍米和面饼的不同?连边上的护卫们也都围了过来。姬避疆更是拿起一个面饼,又看看粥碗。都在冥思苦想。一个直肠子的护卫嚷道:“有什么不同?完全不同嘛!一个是黍米一个是小麦嘛!”横阳君立即瞪了他一眼,那护卫吓得连忙闭嘴坐下。

  吕素恍然大悟轻声说:“君上,小女子好像猜出来了。”

  横阳君忙问:“妹妹请讲。”

  吕素看了张量山一眼才说:“素素看书上说,好像咱们六国中的都是稻、粟和这糜子。秦国却种的是小麦。”说完不确定的看着张量山。

  横阳君等人都望着张量山,好像是这样的。

  张量山点点头,果然吕素这小萝莉更聪明些。他用手指虚点着强调说:“对!咱们传统的农作物有两种,一个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方,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是稻谷;另一个是沿黄河流域分布的北方旱作农业,所栽培的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粟)和糜子(黍)。”

  几个人面面相觑横阳君问:“张先生请问这长江和黄河是那里的江河啊?”他感觉张量山的话好像有很深的道理,就改称他为张先生了。

  张量山寒!“哦,这个,是外疆称呼咱们咱们这现在的秦国的大江和德水。”

  横阳君点头:“我忘了张先生是从外疆回来的。这地名称谓是有不同的,请先生继续。”

  张量山点点头:“请问君上当年让郑国去修这水渠,难道就没考虑过这水渠会增加秦国的粮食产量吗?”

  横阳君说:“当然考虑过,小米有谷子和糜子两种,人工灌溉可有可无,故此修建郑国渠虽然具有灌溉作用,但对也种植小米的秦国农业的实际意义不大,至多是锦上添花而已,因此工程项目能够达到消耗秦国国力的最终目的。”

  张量山摇摇头:“这个想法很好,可是忽视了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不同这个问题。我问你们这谷子一亩能产多少斤?”

  几个贵族都不知道,吕素也摇摇头,李清说:“我家的田中谷子大约400斤左右。”

  张量山接着说:“原本秦国的关中平原也是种这种小米,若一直这样到说不定真可以达到疲秦的目的。可是秦国却有一种六国没有重视的农作物---小麦。”

  姬胜插嘴:“这小麦多在北方种植,而且产量也低。所以我们一般都不种它。”

  张量山笑着说:“贤弟你有所不知,这小麦起源于西亚,就是秦国极西的地方,后传入咱们中国。西亚地区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天寒冷潮湿、夏天炎热干燥,而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天炎热湿润、冬天寒冷干燥,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西亚和东亚在降雨季节上的截然不同,造成了小麦在传入咱们中国后对生长环境极度不适应。因此,要想在中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小麦,首先必须解决人工灌溉问题。所以我们由此看出,小米和小麦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对灌溉的需求,前者基本不需要的灌溉,对后者而言却至关重要。小米与小麦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产量的高低。刚才李兄说了小米平均亩产在400斤左右,小麦却是高产作物,平均亩产大多在1600斤左右,二者的平均亩产相差约4倍。”

  “4倍!”横阳君几乎跳了起来。看看李清,李清点点头:“属下,也听说过秦人的小麦产量极高,作战都是吃面饼的。”

  张量山接着说:“没有想到的是,来自西方的秦国人对小麦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技术非常了解,灌溉对种植小米没有实际意义,但对小麦却是至关重要的。其结果是,由于郑国渠的修建,关中平原可以种植小麦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增长,原先仅能种植小米的土地现在都可以改种高产作物小麦了,由此粮食的平均亩产翻了几番,秦国农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为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秦国短短的几年有钱又有粮,加上吞并巴蜀之地人口大大增加。你说它怎么会打不赢其他的国家呢?所以这郑国渠可以算得上是六国采取的最失败的间谍计划。导致整个战争的失败。”

  吕素看看眼前的面饼心说:原来还有这种道理,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的条件不同产量也不同。小山哥哥懂得真多。“

  姬避疆则皱着眉头看着面饼仿佛这面饼就是害的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

  横阳君听了则是心中不爽,但想起韩非身为韩国公子,目睹韩国日趋衰弱,曾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安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连他都多次出使借粮。而韩王安九年时韩国大旱不得不到处借粮,以至于与秦国作战时士兵都吃不饱,空有精良的武器却没有强壮的士兵使用。以至于韩国军队在秦军面前不堪一击。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