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山寨蒋干盗书
解决了降兵问题,刘厚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司马懿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魏国朝廷,或者说曹丕是否还怀疑司马懿。
本来,经过之前的一系列铺垫,已经为司马懿摆脱嫌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考虑到皇帝这种生物普遍生性多疑,脾气暴躁,万一他得知自己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一个没按耐住心中的暴虐直接下令屠杀司马氏族人怎么办?
皇帝这种生物本身就是性格多变且可以随心所欲行事的人,想来想去,刘厚决定还是得想办法加强一下司马懿在曹丕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免得他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来,破坏自己收服司马懿的计划。
对于司马懿,刘厚的心情很复杂,知道历史走向的他,十分清楚司马懿以及他的子孙在后来把持了魏国的朝政,最后还篡位成功,推翻了魏国,建立了晋朝。也即是说,想用这一家子人,就要警惕他们谋朝篡位的可能。
为了防止将来他们作反,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现在他们还没得势时灭了他们,但是,刘厚又不舍得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司马懿很有才能,很有本事,如果他能归心,可以帮到自己很大的忙。如果现在就不分青红皂白灭了他,有点暴殄天物的感觉。
况且,不教而诛也不是一件好事,司马氏会造反那毕竟是以后的事,那毕竟是发生在魏国的事,现在他们可没有什么造反的迹象,没有任何证据就杀掉他,那人们会怎么看自己?如果他刚投降过来,就杀了他,那以后谁还敢归顺自己?
纠结了很久,思前想后,刘厚还是决定先留下司马懿,打算先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好好为帝国服务。刘厚有信心,只要以后小心点防着他,相信以自己的威望,完全可以压服得住他,不给他起什么坏心思的机会。
刘厚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他的历史学得不够好,只知道是司马氏建立晋朝,却没有想到,建立晋朝的不是司马懿,而是他的孙子司马炎。事实上司马懿并没有反心,历史上在他死之前还劝说他两个儿子不要造反,要忠于魏国,忠于曹氏。
他的大儿子司马师遵从父亲的遗训,一直对魏国很忠心,可惜司马师太短命,他死后,他弟弟司马昭接替了父亲与兄长的地位。这个家伙从小反叛,不听父亲的遗训,和他哥哥的性格也截然相反,他造反之心昭然若揭,留下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
他一步步诛杀曹氏皇族和忠于曹氏皇族的大臣,一步步走向造反的深渊,最后由他儿子司马炎谋朝篡位成功。也即是说,如果按这个历程,刘厚想的靠自己的威望来压服司马氏是不可能的。
因为司马懿无心造反,根本无需他来压服,等到司马炎造反时,他早不知道埋在那个陵墓中腐烂了,到了他的儿子或孙子继位,这种生于深宫、没上过战场的小皇帝,有威望、有能力压服得住司马炎吗?
扯远了,言归正传,刘厚既然还想好好用一用司马懿,现在就要处理好他的情绪,以免他的亲族被屠杀,导致他心理变态,仇视社会。于是,他决定做点什么以继续瞒骗曹丕。他很快就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效仿蒋干盗书的桥段,设计一个局来骗一骗曹丕。
想到这里,刘厚兴冲冲地将三个臭皮匠和司马懿召来,向他们说要效仿蒋干盗书的故事,实行反间计进一步瞒骗曹丕。
谁知道四人听完刘厚说的故事后面面相觑,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刘厚一愣,赤壁之战离现在只有十几年啊,这些人不可能这么快就忘了吧?就算时间太长,但是,这可是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啊,自己这个半拉子的知识分子都听过,眼前四位饱读诗书的大儒没听过?
刘厚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大概蒋干盗书这个故事也不是什么真事,而是后人杜撰出来的,或者是罗贯中杜撰的,或者是其他什么人创造的民间故事被罗贯中收入中。
自己这个不读史书,以为看了本小说就天下无敌的伪文人又一次将演义当史实闹了个大笑话。不得已,刘厚只好将自己知道的蒋干盗书故事讲给四人听。
蒋干盗书是一个标准的反间计桥段。演义中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
东吴都督周瑜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
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
蒋干盗到书信后,连夜逃回曹营,献书于曹操,曹操大怒,当场斩杀了蔡瑁、张允,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失去了两个熟悉水军的都督,最终水军一败涂地。
刘厚讲述完故事后,四人沉寂了很久,最后还是郭攸之先开口,他道:“赤壁之战时,微臣尚年幼,还没机会到先帝麾下效力,所以没听过这件事。
这个故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反间计题材,不过微臣担心,既然这个故事发生在曹孟德身上,魏国朝廷现在还有些跟随他征战南北的老臣。
他们会不会还记得当年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既然当年曹军在这件事情上吃了那么大的亏,那当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时,他们会不会警惕,甚至识破这个计策。”
听到郭攸之这么一说,刘厚也皱起眉头了,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既然魏国人在这方面吃过亏,还是一个很大很大的亏,那他们一定印象深刻,一定还会有人记得,如果还强行实行这个计策,很可能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