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菜刀与刺刀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高山下的花环》这篇作品,人物塑造的极为成功。矛盾的冲突和激化,人性的光明和阴暗都明明白白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一种沉重的真实感。

  这种带有血腥气息的文学作品,已经成了李飞阳作品的一大特色。他总是在描写人性的苦难与挣扎,时不时还映射出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令人看后心情沉重,带动读者不由自主的思考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定,他的作品就有这么一种魔力。

  当然李飞阳肯定会说,这是前世那些作家们的作品,有魔力那也是他们的魔力,与自己这个剽窃抄袭的人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在这个世界里,又有谁知道这不是李飞阳自己写的呢?在他们眼里,这就是李飞阳自己的作品。

  因为李飞阳自出道以来,抛开童话作品不算,他所写的篇幅比较大的小说中,无论是武侠小说,还是轰动一时的《红高粱》还是《神鞭》还是《高山下的花环》,这些小说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有一种铁血杀伐的硬汉气息,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暴力倾向。他的武侠小说也还就罢了,人物塑造的不太明显,看完之后,人物的形象模糊而不太完整,还称不上真正的文学作品。但是《红高粱》和《高山下的花环》这两部中篇,已经足以让圈内作家为李飞阳的写作风格定位,界内一致认为他就是擅长描写血与火的一名铁血硬汉作家!

  对于李飞阳不正正经经安安分分的当他的作家,反而跑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跟敌国的战士生死相向,许多作家打心眼里对他感到敬佩和尊重。但是,敬佩归敬佩,对于李飞阳的做法,整个文化圈的人都不太认同。

  在文化圈子里的人看来,上战场参加战斗,这是职业军人的事情,与他们无关,他们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的写出几篇优秀文章,丰富劳苦大众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亲自扛枪去战场上。

  战争发生了,他们也只是摇旗呐喊的角色,不可能亲自上阵去战斗。

  王不知对李飞阳参军去战场上舍命拼杀之事,也颇有微词,私下里骂了李飞阳很多次,老头是真心关心李飞阳,当初听说李飞阳进了战场时,急得差点心脏病发作,想方设法的拉关系要把李飞阳调出军队来,后来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这份心意李飞阳却是记下了。老头骂他,他也只能听着,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王不知是太关心他的安危了。

  为此事,王不知恶气难消,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热血上头》,专门讨论一个成名作家,在兵源充足的情况下,该不该参军进入战场与敌军战斗?

  这篇文章中,王不知的观点是反对文人参加战争,特别是文人参加正面战场上的真刀真枪的浴血死战。

  他在文章中说,战斗是职业军人的事情,参加战争,保卫祖国和人民,是军人的义务和天职,而作家的义务是用文章来宣扬爱国精神,展现国民的爱国情怀,而不是头脑发热的加入军队参加正面作战,做无谓的牺牲。

  最后,王不知在文章中指出:菜刀固然能够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

  最适合菜刀发挥地方是在厨房,而不是战场。

  对王不知隐隐的批判之词,李飞阳苦笑摇头。他自家知自家,知道凭自己的本领,去战场虽然不说是如履平地,但是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外,已经很少有东西能够威胁到他的生命了。这也是他之所以参加战斗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这种情况王不知老人不知道,就是马克和赵春江也只不太清楚,只有马赵两家的老祖宗才对李飞阳的真实本领有几分了解。这些老家伙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是决计不会将李飞阳刀枪不入的事情传扬开来的。

  对于王不知针对他的批判性文章,李飞阳不敢反驳,发现老头生这么大的气,李飞阳也不敢触他的霉头,既然他想唠叨几句,那就让他唠叨罢,自己听着就是,谁让自己做事有点不讲究呢,让这么多人都为自己牵肠挂肚,惹得刘小璐和杨晓月整日价心神恍惚,茶饭不思,吓得黄征农一直央求黄世昌老先生去中央找关系将自己调出部队,还有许多知道自己上战场的人都为自己担心受怕,自己被老先生骂也是应有之义,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更不用说生气了。

  在参加文艺座谈会的时候,有记者就拿王不知的这篇《热血上头》来询问李飞阳的看法。

  对于记者的提问,李飞阳一直笑而不语,在记者的再三追问之下,李飞阳只是说了一句:“对我来说,大多数文人都是窝在厨房案板上的菜刀,而我是摆在兵器架上的刺刀,最适合刺刀发挥作用的地方是战场而不是厨房!在作家中,我是比较特殊的一位,请注意,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刺刀,不是菜刀!”

  李飞阳这句话一经记者的报道传出,引起文化圈一片哗然。

  他年少成名,一向沉稳老练,很少说出轻狂的话语。今天却说出“天下文人皆为菜刀,而我为刺刀”话来,对当今文学界的一些作家不无讽刺之意。

  刺刀比之菜刀,虽然同样都是刀,刺刀可是要比菜刀多了几分煞气和杀气,也多了几分守土责任与保民的担当,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李飞阳把自己说成刺刀,把大汉文人说成菜刀,言下之意就是说大汉的文人少了股锐气和进取的精神,没有了担当和使命感,似乎和平已久,难有激情。

  他这一句话,骂了整个大汉的文人。

  只是这番英风锐气,才对得起“年少轻狂”这四个字。

  他是知名作家,名声比大多数作家都要响亮,影响力更是惊人,他忠实的读者已经遍布港澳台,甚至在全球各地都有他的读者,当然,大汉国以外的读者都是一些看童话故事的小朋友,大多数国外成年人,对他的了解也只是仅限于童话作品。他的童话之外的作品,到了国外,翻译本的数量就大幅度缩水。

  但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大汉国如今的作家里面,根本就没有一个人的作品能达到李飞阳的影响力。

  如今李飞阳说出这番隐隐看低当代文人的话来,自然是惹来一场风波。

  王不知看到这篇报道,笑骂道:“这个臭小子,怎么就不知道消停一阵子?这才安静几天?又要惹出是非来!”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