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取得不好,被喷了好多次,但是改不了了。
我曾经自认为书名没啥问题,但经过资深书友们点拨后,我发现犯了一个错误:我知道我要写的文娱是啥,救世主也是啥,字面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我开书前,忘了调查某点市面上书名里带文娱和带救世主这几个字的书,有多少,其中垃圾的比例又有多高。
后来他们告诉我:书名里带文娱和带救世主字眼的,都被搞臭了。你都不调查就想当然取名字,难怪别人不点进来。
好吧,这个确实是我的锅,下本书我取名一定先做个现状调研。
然后来说说简介,因为书名不好,为了把本作和那些书名里带文娱二字的其他作品区分开来,我只能写了个略带装逼属性的简介(主要是因为文娱二字在某点语境里默认就等于抄抄抄了,这点很郁闷)
然后就有很多喜欢看抄抄抄的人说我的简介太有攻击性,太狂妄。
其实我一点都没想狂妄,这完全是误读。
大家都知道,注射吗咖啡(咖字去掉读,为了防和谐)的滋味不一定比抽大烟好。但是注射吗咖啡可以戒大烟的瘾。
那么什么人才喜欢注射吗咖啡呢?毫无疑问,是大烟的瘾头已经病入膏肓的人。
换言之,我简介中那句“觉得目前文娱都是辣鸡、深度书荒的人戳进来”,绝不是在标榜我比市面上那些书名带文娱二字的写得好。
他们完全有可能写的比我好,成绩甚至超出我10倍。
我那句话的意思,仅仅是:当看抄抄抄文看得产生了抗药性,痛苦不堪,想要改变,不满足与此了,再来找我。
如果连大烟瘾都不强烈的人,直接上吗咖啡,那不是自讨苦吃么?犯不着啊。一本网络小说都没看过的人,都没对比的人,何苦来看《文娱救世主》呢?
我只是安安静静在那里写我自己的窄众重垂,服务那些已经被阅历和智商折磨得没书可看的人而已。大家各取所需,井水不犯河水,绝对没有攻击其他作者的意思。
对于一个第一次接触网文的读者而言,所看的书创新与否是不重要的。因为反正他什么都没看过,肯定见到什么都觉得狠新。只有看了几十本了,套路腻味了,各种毛病和逻辑硬伤鉴别力都有了——这时候就相当于普通再抽两口已经没有药效了,非得打吗咖啡了——那再来找我。
……
后面再集中回答几个喷子质疑。
喷子么,对本书无非是这几类喷点。
第一是本书假装人生导师,帽子扣得更大一点的,就是毒鸡汤啦,成功学啦。
这是污蔑。
我从来没说过要当谁的人生导师,也没说跟我学可以成功。
说两句最浅显的话,连马风那么喜欢装逼出语录的人,都直言不讳他没法教人成功,哪怕把他说的道理中有价值的部分全部鉴别出来学足了,充其量教人“避免失败”。
成功是没法复制的,因为需要运气,需要机遇。爱迪生说什么99%汗水1%灵感……呵呵……
屁!现实一点吧,20%努力,80%运气。
所以这个世界上才有那么多风投。
所以最精英的风投成功率都只有不到两成。
因为哪怕所有条件都很好,所有错误都不犯,运气这个因素加上去之后,还是只有极少数创业成功者。
风投们撒几十倍的网干嘛的?不就是用来对冲运气这个因素么?
把马风学到十足十,最多让你遇到马风遇到过的困难时不死,但不会让你在马风成功的时候跟着成功。
他成功的运气你没有,你就只能像一个老兵一样多活一场战役,然后看看下一场战役有没有运气。
幸存可以教,立功不能教。
其次,谈谈鸡汤。
这里需要回到所谓心灵鸡汤的定义。
什么叫鸡汤?百度百科上的概括是:内容陈词滥调,或者空泛功利,令人麻木。
我来用我的语言转述一下:看上去有点大道理,但是没法实施没法执行,想学也无从着手,所以最后都是空话。
好,从折合角度,我在书里面灌鸡汤了么?
我换个角度来论证
知HU上面,一群搏出位求出名的段子手,也在每天抨击罗辑思维,说罗胖子灌鸡汤,实际上教不会人真才实学,骗钱。
罗胖的很多言辞有迷惑性,所以内容是否鸡汤得花几万字才能说清楚。
为了简便,我们就算退一步:直接先假设他是鸡汤。
那大家怎么解释每年12月31号有几千人掏上千块钱的门票、去看他哔哔4个小时呢?
掏钱的人里,可是有柳传志有王石有程唯的,其他人至少也是千万身家的业内精英人士。
这帮人傻咯?去听鸡汤?
真相是:即使罗胖的话里有很多“不好消化、没法落地执行、没法学习”的大道理。
但是,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成功者,真的不需要罗胖教,也已经天然学会了这些大道理。
所以,这些人不需要罗胖说的东西他们能消化。
他们只需要罗胖这个渠道来分拣出芸芸众生中认知等级和他们一样的人,然后彼此交个朋友。
正如那些EMBA的总裁办,教的课不一定能让人有执行力地学,但是可以认识很多已经有这种共鸣的总裁们,相互交朋友。
这才是那4000号精英掏钱买票的目的。
我今天文章里那么多道理。有没有给勺子,有没有给胃药助消化,咱暂且不论。
但是,我至少把“某点网站上,哪怕不给勺子也天然形成了如许人生阅历积淀的书友群体”,从茫茫百万小白中分拣出来了。
各位订阅用户们,你们看本书的最大收获,不是书本身,而是珍惜一下这个交流机会。很多读这本书的人,其实不是我教会了他们多少道理,而是在看书之前内心已经隐隐这么认同了,他们已经比其他小白高出了几个档次。
我不是人生导师,我只是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优秀。是发现,而不是改造。
教成功学的导师们,一般是自己成功了,然后去听成功学的人都扑街了,跟知识传销差不多,授课人越赚,听课人越扑。那才是所谓的成功学最让人不齿的地方。
晓松奇谈也好,罗辑思维也好,我的书也好,至少让看的人茫然四顾时,可以把某点用户中最有见识的一群分辨出来。
这个钱,花的不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