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二北上途中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动处似弱柳扶风”——当初看红楼梦时读到这里,庞雨不过认为是一句文学修辞而已但眼下,他却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妙处
那几位少女虽然都穿着曳地长裙,走路时绝不露脚,整个人就好像在地上滑行一般但仅从她们那种凫凫娜娜的步态就能看出,这几位必定都是三寸金莲
按石医生的观点,这种小脚女人应该算是残疾对于这个时代总爱把好端端女性硬是裹成残废人士的习俗,大家以往一直认为正是封建社会野蛮愚昧,摧残妇女的铁证,对此当然没什么好感不过,眼下,看到那几位女子走路时摇曳生姿的样子,座中不少男人开始有点能够理解当世偏爱小脚的原因了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明代仕女啊……原来宫装是要这样穿的”
那几位少女的动人之处不仅仅在于走路,她们的穿着打扮姿势神态,配合着头上步摇身上罗杉,组成一个非惩心悦目的整体其楚楚动人之处,绝对不是换上一身明代宫装却依然昂首阔步的现代女所能比肩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扬州瘦马”,专门为取悦男人而调教出来的极品在看过这些“礼物”之后,就连脾气最爆的王呼也不得不承认,要小叶他们抵挡如此诱惑实在不可能
“看来是不能退货了?”
庞雨还故意试探着问了一句,果然叶孟言马上跳起来连连摇手:
“不能退了不能退了!都开过封啦!”
稍微顿了一顿他又想起什么似的,紧张兮兮看向这边:
“这个……这个是不用大家平分的吧?”
王呼再也忍耐不赚抡起桌上茶杯朝他丢过去:
“操!没出息的怂货!滚!”
赶跑了那几个色迷心窍的家伙,大家却不得不正视当前事实——如果强要从小叶他们身边把人拉走,这几个年轻人很可能真会造反的进了狗嘴的肉包子不可能再吐出来,郑家的这片“好意”看来是必须接受了
“先把女人送回海南岛,让叶孟言他们几个跟到山东去磨练磨练,怎么样?”
王呼提议道,但解席在略加考虑之后却摇头:
“免了吧,他们现在正是沉醉的时候,拉到山东去也不能专心,说不定反而误事还是统统安排回海南,让李教授和唐队长去教育”
于是关于内部事务就这样确定下来,而之后在和郑家代表蟒二交涉的时候,解席一开始就严词斥责窒家族拉拢腐蚀我方人员,居心不良!
郑芝虎则半真半假的大喊冤枉,说这纯粹是咱们的一片诚心,这批“礼物”可是花了大功夫州瘦马调教不易,“成才率”非常低,就算在此风最盛的江南地区,也不是光靠花钱就能弄到手的,好不容易才找来这几个
“说实话,这批上好货色本想孝敬哥哥您的,还有庞军师跟前,大约也要个暖脚的吧……只是不合被那几位小兄弟看见了,几番推脱不得,这才……嘿嘿哥哥若是为此责罚于我,小弟倒是无话可说,下回咱再让人去江南买几个顶好的回来?”
解席一听脸就青了:
“放屁,你丫存心害我是不?想给我制造家庭矛盾?”
“嗨,瞧哥哥说的此等人不过玩物尔,小猫小狗似的,高兴了留在跟前使唤着,觉得不好随便就打发了々子管大事的,哪会为此等琐碎小事烦心∮军师呢?一般的您恐怕还看不上眼,要不去让阿彩他们去寻个能诗善画的花魁娘子来如何?保证是清倌人!”
见忽然又扯到自己身上,庞雨只淡淡一笑:
“行了,蟒二,别转移话题瞎忽悠了算你们聪明,知道从那几个小孩子身上打开突破口——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直说吧,你们这次有什么打算?”
见郑芝虎眼珠子骨碌碌乱转,还想支吾的样子,庞雨又笑道:
“要是还废话就没必要多说了,我们回头还要继续北上,时间很紧赤嵌城这边马上将由我们王队长率军驻防——王队长的脾气本事你应该是知道的而那几个拿了你们手短的小家伙都会被调回海南本岛所以有话快说,否则你们这份‘厚礼’可就算白费了”
郑芝虎的表情果然马上紧张起来而在他开口之前,庞雨又率先摇了摇手指
“噢,对了,还有两点原则要再次申明:第一,武器不卖第二,快船不卖”
一番抢白之后,郑芝虎的脸色终于也开始发青:
“这个,庞军师,你这也太周全了,滴水不漏艾咱家可是当真把你们当好朋友敬重的!”
庞雨则哈哈一笑:
“若非如此,恐怕也得不到你们的敬重吧?好啦,蟒二,有什么要求快提吧,我们行事的风格你也知道,既然收了你们的礼物,必然有所回报——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们这边决不拖泥带水”
——于是最终,郑芝虎提出的“合理要求”就是这样了:郑家消能派一支队伍参加琼海军在山东的军事行动,无论琼海军干什么,郑家军都会加以协助
说得很好听,但这边很快便猜到了对方的用意——看来那郑芝龙至今还不相信琼州短毛出兵山东只是为了替朝廷平叛,他觉得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猫腻,只是自己看不出来而已
看不出没关系,管它三七二十一先插一脚进去,反正当前两家关系处得还不错,将来真有什么好处,凭着郑芝虎的死皮赖脸,好歹能跟着沾一份光……跟短毛打了几次交道郑家至少可以确定一点:这帮人从来不会做吃亏的事情,而且他们不小气,并不介意与盟友分享利益
就这样,当第一舰队离开台湾岛的时候,屁股后面又拖了一条长尾巴,还是由郑芝虎带队为了避免喧宾夺主,郑家这次派出的人手不算多,扣除船工水手外,能够上陆作战的不过千把人,但全都是精锐部队,都经历过上回与短毛军火器部队配合作战的经验,知道热兵器战争该怎么打
郑家船队很快便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一路上他们对于航道的熟悉程度远非穿越众能比,尤其是靠近海岸线之后黄晓东手头虽有现代地图和水文资料,但与当前实际情况有些不吻合,特别在河口地带,很多后世泥沙淤积出的陆地根本不存在,可停靠的港口当然也和现代相差甚远
此刻,在吴淞口附近,若非有郑家船队引导,他们这只大舰队还真难以找到某个隐蔽于芦苇荡中的小渔村,若按照黄晓东的地图,他们这时候已经在宝山区的市中心了,可眼前却仍是一片碧波万顷‖公主号这等大船都可以通行自如,毫无搁浅之虞
这么一支型制古怪的大船队忽然出现在海边,当地渔民起初有些紧张,但在观察到所有舰船桅杆顶部都高高飘扬着一面“明”字大旗后,人心很快安定下来过了一阵子,甚至开始有小渔船载着活鸡活鸭,蔬菜水果之类靠过来,想做点生意
船上物资还很充足,不过大家也不介意再买些新鲜的补给品调剂调剂生活——后勤组准备的压缩食品味道其实不错,但吃多了总会腻味而且,按照行军计划一趟靠岸之后将不再耽搁,全军直奔山东而去要补充鲜活农产品,到山东以前就这一个机会了
在发现这支奇怪的大明水师完全用白银付账,而且出手大方之后,周边几个渔村的渔船全都放弃打鱼跑来做生意了一时间各条舰船周边都围满了小艇,江面上充斥着叽叽喳喳的方言讲价声∮雨和另外几个会说上海话的同志觉得自己应该能听懂本地方言,兴兜兜跑到船舷边上折腾了半天,结果却都失望而归——明代的上海话和现代也不一样
回到船台上,却见凌宁一直拿着望远镜向西眺望,庞雨凑上,除了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与沼泽湿地,似乎并没有什么惹眼的东西
“那边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凌宁回过头,笑笑:
“没什么,只是朝那个方向过去三百来公里,就是南京了”
“……南京啊”
庞雨和凌宁都是南京老乡,两人以前还是同一所中学的——这一点直到穿越后才被发现,不过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很好,毕竟是四大铁之一么而促使他们建立起友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两人对于家乡都始终抱着深切的怀念之情,经常在聚一起回忆家乡种种,特别是老南京的诸多小吃名点,然后猜测能在这个时代的南京城里遇到多少
于是理所当然的,两人早就约定好:有朝一日,必定要一起回去这个时代的南京城看看,也算是某种圆梦了
“我问过船工,从这里坐船去南京,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回来顺流只要两天”
这年头当然不能与后世相比,宁沪之间一小时十四分钟的动车组肯定属于奢望,坐船已经是最快的了,逆流而上还要麻烦点,三天已是最快速度
凌宁目光闪烁,庞雨也有些怦然心动但在仔细盘算了一下当前日期,以及史书上记录的山东兵变详情之后,他只能摇头:
“不行,时间太紧了下回吧,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回南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