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德城方向,曲端终于完成了一切准备,他亲自在萌井城坐镇,发布了对西平府的攻势命令。
有吴玠率第七行营胜捷、广锐两军发动进攻,首批北上的禁军有三万五千余人,乡军两万五千。
五十二旅镇划归吴玠,作为前锋部队,配属两个禁军和乡军马军营,环庆乡军弓箭手四千人,李世辅统辖的兵力上万,向西平府也是翔庆军杀去。
冷兵器时代战争,并非人多就是好,也就是史书说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在这个时代,你能掌控十万大军作战,已经是顶级的大将了,并不是说天子不给你那么多兵,而是你实在掌控不了。
十万大军铺天盖地,行军打仗需要连营数十里,光是通信调动就愁死人了,何况讯息万变的战场?能统率两三万人作战,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名将了。
王秀建立行营框架,就是为了统筹方面作战,最大的行营辖三个军是极限,解潜之所以能操纵十余万大军作战,那是因为分成三个独立的行营,他只是做战略上的指导。
各行营都有自己的战略方向,三位都统制分割十余万人,相对来说轻松许多。再说,参军制度的设立,也增强将校统御的掌控力,就是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李世辅固然是名将,只是他指挥技术含量极高的部队,兵种的配合非常复杂,超过步军的十倍之上,说是统率万人没那么好听,其实真正操控的,还是五十二旅镇和配属两个马军营,那四千弓箭手都是跟进部队,负责掩护车旅后方,几乎没有作战任务,行动上也有较大自主性。
吴玠节制主力部队,胜捷、广锐在左右翼,乡军在中间,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地开进。原属第八行营的云翼军,也在第七行营后面跟进,作为整个大军的预备队。
无端还是偏向吴玠的,他这种排兵布阵固然有集中兵力好处,却把刘延庆将为后方守备,吴玠却成了前方大将。
当然,刘延庆的职责也非常重要,他需要率部坐镇耀德城,护卫整个辎重转运通道的安全。
就在前方大军开拔的第五天,曲端再次发布号令,隐蔽集结待命的五万乡军,开始携带大批器械材料,分批陆续北上,沿着灵州川不断扎下大寨,建立野战防御工事。
就在宋军发动攻势时,五十二旅镇快速推进,沿途的夏军警戒营寨,几乎没有抵挡的力量,一切都被宋军战马铁蹄所践踏,夏军小股部队要袭击宋军后方,却遇到乡军弓箭手,无法对车旅后方实施袭击。
乡军弓箭手可不是弓手,弓手是地方的治安人员,弓箭手却是有编制的乡团,战斗力也不弱,何况是环庆弓箭手,那些散兵游勇岂是对手。
仅仅四天就推进到西平府境内,离西平府府城不足七十里,李良辅和骨力黑却大为惊喜。
既然宋军快速北上,那就好办了,是该打击他们辎重转运通道了,骨力黑已经集中了上万马军,准备等宋军主力抵达西平府,就开始对耀德城、溥乐城之间进行袭击。
不能不说,他们的计划很完美,数万宋军北上,需要携带大量攻城器械,两万乡军被两个军保护,因为他们要携带器械,光是大车就有千余辆,西平府地界可没有多少资源,只能随军自行准备。
七八万余人加上战马的消耗,绝对是天价的补给,一旦被掐断了,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他们高兴地太早了,阚先率千骑深入溥乐城南部刺探,却惊讶地发现,宋军北上队列浩浩荡荡,足足有数万大军,让他吓了一大跳,难道是第二梯队的宋军?如果是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没有预料到的是,对方竟然数十里就扎下大寨,随之而来的是连绵不断的转运队伍。阚先忽然明白过来,宋军是在建立稳固的转运通道,预示着他们真正支撑北上,不再是大手笔的问题而是联营,西平府真的危险了。
想想夏军主力都在东部,西平府内外驻扎兵马仅三万余人,一旦宋军拿下了西平府,兴庆府彻底暴露。
他立即率军和骨力黑会合,骨力黑也大吃一惊,但他还是决定一战,趁着宋军正在北上,集中八千骑袭击,几乎就是西平府附近所有的精锐马军,也是骨力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韦州和耀德城拉出的最后部队。
那场战斗是曲端亲自指挥,完全由各路乡军为主力的战役,夏军八千骑看是不多,却都是精锐的马军,兵力少而精的好处,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宋军数万却都是未经战场的乡军,绝大多数是步军,就算是马军,那也都是骡马,无法进行复杂的迂回机动,指挥起来非常困难。
也是非常巧的,曲端并没有呆在萌井城,而是北上实地查看营寨,催促乡军部队快速进发,哪想到夏军突然袭击。
战斗从一开始就很火爆,夏军千余骑侧面掩杀,环庆乡军结阵抵抗,拼死为友军结阵争取时间。
夏军几次反复冲杀,四千环庆乡军每次被冲散,都顽强地聚合,用自己的头颅顶住马军的冲锋。不能不值得赞扬,缘边乡军的忍耐力是令人赞叹的,他们能在艰难条件下,不断地汇聚力量,换成京东京西的乡军,甚至陕西东部乡军,恐怕一个回合就会崩溃。
随着骨力黑不断投入兵力,夏军正面兵力达到三千,两翼也投入个千余人,宋军的压力很大。
曲端面对沉重的压力,既兴奋也很担忧,他们正在扎下营寨,也是最脆弱的时候,夏军掌握时间很准确,他不得不仓促应战。好处是正是杀伤夏军马军好时机,只要能重创夏军马军,不仅能缓解转运通道压力,还能减轻东进压力,哪怕拼尽几万乡军土兵,也是值得的。
战场上有两万余宋军,还有兵马正在陆续赶到,形势却不容乐观。
本书来自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