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返回郓城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出了大门。李逵眼角有些湿润。旁边鲍旭问:“李逵。你这是怎么了。”
    李逵道:“鬼天气。风沙大。”
    鲍旭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无云也无风。哪里來的风沙。
    虽然这次百姓自发的送行规模并不大。但是对李逵和鲍旭造成的影响很大。郓城团练军规森严。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人爱占便宜是天性。哪个不喜欢买东西时候少给点钱。所以对于不许拿老百姓东西、公平买卖这样的规矩军中的大老粗诸如李逵鲍旭这样的人还是很不理解的。不过晁盖可不管他理解不理解。军规就是军规。李逵和鲍旭等人着断时间之所以很好的执行主要是因为收入不错。不差钱。晁盖担心他们犯错误偶尔还给他们点零花钱。所以他们这才乖乖的。但是今天。两人算是彻底理解了。原來只要你做好遵守军规。完成当兵的职责。老百姓那对你的爱戴那是真诚真心的。
    井陉县衙门。回來的皂隶对县太爷苏县令报告事情呢。苏县令问:“李都头、鲍都头走的非常着急。我也沒來得及去送。秩序都还好吧。”
    “秩序井然。营房收拾的很妥当。唯一的一点就是他们在出城的时候。也不知道百姓如何知道消息。非要送行。赠送鸡蛋、烙饼等东西。”皂隶说。
    苏县令笑道:“看到沒。咱们的百姓是多么的可爱。只要对他们一点点好。他们就会知道。李都头他们都收了吗。”
    皂隶道:“李都头他们沒有收。他们说有规定不让收的。”
    苏县令有些不高兴了。一挥手让皂隶出去了。苏县令起身在书房走來走去。叹道:“这晁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把两个这么彪悍的浑人训练的俯首帖耳。又能不贪图小利。不图小利必有大谋。”
    说着思考了一会儿。又道:“枭雄。枭雄。太危险了。还是不要靠近的好啊。”
    沒过一会儿。师爷到了。报道:“大人。县衙第一批免费赠送天王米种的贫困户五十户都已经到了。不知道大人什么时候安排技术培训呢。”
    苏县令一拍脑袋。叹道:“不上贼船也上了。想下去也不容易啊。”
    师爷说:“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
    “发展天王米虽然对县里农业有很大好处。但是同样。也把咱们和郓城团练拉上了关系。有时候这种关系一旦拉上了就撇不清了。”苏县令叹道。
    师爷那都是苏县令自己人。也是混官场的老油条了。当即道:“这沒事。咱们就说人家种子商行沒种子了。让來培训的百姓都回去吧。”
    苏县令道:“那更不行。一户不过二斤种子。正式混个好官声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说不给了。大家会认为我这个县令大人不可信。照常进行。本官亲自去给大家培训。”
    天王米种植技术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耕地翻地、播种时间、株行距、中耕除草、适时采收。这么几块内容的事情。苏县令种过一年。更何况他认识种。销售天王米种子时候有详细的播种手册。还是图画本的。所以并不难理解。
    且不提速县令如何进行开展在井陉县的后续工作。单说李逵鲍旭带领队伍当天就回到了真定府。第一时间更新李逵埋怨道:“哥哥啊。俺们正打的起劲呢。为啥这个时候把俺们叫了回來呢。”
    晁盖正和公孙胜下棋呢。听到李逵的话悠闲的喝了口茶。道:“我是不着急让你回去过中秋节啊。就是那个谁。张大丫头。她可是说了。你要是故意不回去过中秋节。他就不让你进门。”
    李逵一听张大丫头。沒脾气了。叹道:“好。好。俺回去还不成。”
    公孙胜道:“就在你们招兵训练打土匪的时候马灵已经招募了五十名工人开始修建井陉利民木器厂。同时卞祥、解珍、解宝三人所带领的山地排补充了兵源。第一时间更新押解着一百五十名俘虏进入井陉县深山处开辟伐木场。准备进行伐木。以方便为木器厂提供原料。就连养马场的马厩也建设也勘探完毕了。就等人手、马匹到位就可以开始了。酒楼的人也过來了。高档酒楼一时沒找到。不过普通酒楼开了两家了。还有一家天涯客栈。”
    李逵道:“这事情还真是忙的差不多了。是该回去了。不过这次可是得罪了田虎留下马灵兄弟俺还真不放心。”
    “铁牛最近进步很大。考虑的问題多了。不过你不用担心。我和公孙军师还有马灵商讨了对策。把这个大院子建成官办驿站。第一时间更新承担郓城县工业园在真定府的招工事宜。已经在真定府衙门备案过了。咱们给马灵兄弟配备二十名带刀士兵负责驿站安全。另外酒楼距离此地并不远。一有事情可以随时支援。还有沧州柴大官人府上近期也会在驿站附近开设商行。”晁盖说。
    李逵道:“好吧。那咱们赶紧回去吧。”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的。暗地里李汉负责的情报处在真定设立办事处。安排了十來个精干人员负责情报收集调查。
    田虎又不是老虎。只要情报工作到位。以晁盖安排的实力未必就怕了他们。木器厂那可是个劳动力多的工厂。建设完工后最起码要五百人的规模。这年头工人的凝聚力还是很强的。把工人进行军事训练。关键时刻还能拿武器充充样子。
    翌日一早。晁盖、公孙胜、庞万春、焦挺、李逵、鲍旭还有新近加入的冯升、孙安以及他们家眷。一百多人的队伍除了马匹就是马车浩浩荡荡的开赴郓城。回去的速度倒也不慢。一天行百里。毕竟要照顾一些不经常出远门的家眷。
    晁盖等人回到郓城的时候都已经是八月十四了。再有一天就是中秋佳节了。刚进入郓城县。情况立刻和别处不同了。孙安骑着匹好马紧紧跟随着晁盖。孙安道:“晁团练。第一时间更新进入郓城我发现这里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在天王米啊。播种量甚大。这个东西在河北可沒怎么见到过。”
    旁边李逵道:“你跟那个井陉县令苏县令一样。看到啥都好奇。这个天王米可好吃了。能煮着吃。蒸着吃。能熬汤。”
    孙安说:“我看你经常吃的那个瓷瓶子里面的是不是这个东西。”
    “哪个瓷瓶子。”李逵问。
    “就是那个画着一个老太太头像的瓷器瓶子。你平时总是爱吃的。”孙安问。
    李逵道:“噢。原來你说那个啊。那个叫做老干娘辣椒酱。主要原料是朝天椒。也是哥哥培育出來的。特点就一个字。辣。朝天椒配上上好的花椒、大豆。有菜籽油酱制加工而成。口味极好。不是俺给你吹啊。这老干娘辣椒酱可是居家旅行。行走江湖。行军打仗必备的调味品。味道好。吃了还想吃。”
    孙安吃惊的看着李逵。旁边公孙胜道:“你是不是感觉很奇怪。平时李逵说不了这么多话的。”
    “啊。是啊。平时李逵挺闷的。也就跟鲍旭喜欢聊。”孙安说。
    “哈哈。哈哈。”公孙胜笑而不语。
    晁盖道:“因为这老干娘辣椒酱是我的老干娘。李逵的老娘等人生产的。味道的确不错。到了军营有供应。不过想另外买价格贵了点儿。目前市面上还是供应东京这么一个城市。一罐辣椒酱售价五百文。”
    晁盖一说。这话就连李逵都吃惊:“哥哥。你是说我吃的这么一罐辣椒酱要五百文。这也就有一斤吧。”
    “对。这是零售价。出厂价沒有这么贵。四百多文。”晁盖说。
    庞万春道:“这么高的价格肯定不好卖吧。现在老百姓沒多少有钱人。”
    晁盖摇头道:“经商这门学问很深。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现在每天出货五千瓶。还得提前预定。经销商打破头。”
    李逵道:“是啊。这么说俺老娘比俺还有钱了。”
    晁盖伸手打了李逵一巴掌:“瞧你那点出息。钱算啥。身外之物。”
    李逵挠挠头:“俺是在想。俺那老娘比俺有钱了。俺咋孝敬她啊。”
    “不出去打仗的时候多陪陪她。少去喝酒。多跟去看看她比什么都强。”晁盖说。
    李逵点头称是。暗暗决定要按照哥哥吩咐去做。
    路上的马匹、马车也渐渐的多了起來。人流也多。看到晁盖的百姓大多拱手示意。晁盖也会挥手还礼。越深入郓城就越繁华。当然了防备也很严格。路口检查站也不少。带刀的衙役会抽检一些看似可疑的人员。不过这些衙役大都非常的有礼貌。
    冯升道:“早在河北时候就听闻郓城富足。比江南的鱼米之乡都好。这次过來算是开了眼了。”
    李逵一撇嘴:“你开啥眼了。你又沒去人家院子里看。到院子里你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有鸡鸭。房梁下挂着熏鱼熏肉。粮食缸里满满的都是粮食。”
    路过商贸城和港口的时候河北新加入的人又是吃惊。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的船。这么多的人。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