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袁天罡和李淳风秘密进宫拜会唐太宗。应两人的要求。连随身太监都被李世民下令隔离在五百步之外。因此君臣之间究竟说了些什么。正史野史都无从拷稽。甚至就连皇帝《起居注》上的记载。也仅仅以“帝询甚久。次日方出”寥寥数语八个字。便将这段涉及皇朝宗室延续的千古秘莘。就此埋沒在泛黄书册之中。
然而李儇却机缘巧合。于挑灯夜读之际。无意间发现了这段记载。而主笔之人。竟是大唐圣主、太宗世民。
李世民素來睿智英武、刚烈果决。又极为笃信袁天罡和李淳风。君臣夜话之后。便依照袁天罡所推算。独自研墨。奋笔疾书。而那抬头所用称呼。赫然便是“李儇密启”。
太宗在前。僖宗在后。彼此相隔两百余年。李世民却能准确写出两百年之后的僖宗名字、而且是改名之后的“李儇”。而不是僖宗登基之前的“李俨”。这袁天罡与李淳风预测之准。由此可见一斑。
而实际上。唐太宗当时留书之际。都还并不相信李唐皇室会出一个名叫“李儇”的僖宗皇帝。但出于对袁天罡和李淳风的信任。第一时间更新秉着防微杜渐的心态。才留下了这封亲笔手书。连同大唐皇室无数隐秘一起。按着袁天罡的指示。一同放置在书堆之中。若这后代子孙有缘。自会寻出阅读。如果李唐皇室并未如同袁道长所言那般昏庸无能、颠沛流离。这书信便“绝无出世之时”。
总之。这本就是一着以防万一的后手。却不想竟真如袁天罡与李淳风所推断。挽救了李唐皇家的传世血脉。
而君臣密谈之后。袁天罡便身怀密旨。独自北行。从此消失人间。世人皆以为袁天师或仙逝故土、或成就飞天。林林总总。传说各异。不一而足。却不知袁天罡凭占卜之能。寻得小海(现贝加尔湖)下隐秘之地。动用圣旨。征來戍边唐军及工匠。生生挖出一座占地极广的地下宫殿。内藏大量金银财宝、粮秣军械、州县图册等。专为李儇重振唐室所用。
地宫一成。袁天罡便发动机关。将军士匠人尽数坑杀。自己也飘然离去。从此世上再无人能得知在长安以北千里、极为荒凉险恶的大湖之底。竟暗暗隐藏着一座富甲天下的大明宫。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第一时间更新任凭唐太宗和袁天罡、李淳风几人。将一切计划都做得天衣无缝。若真有李儇发现太宗密信。照此行事。这大唐天下。说不定还真能再续辉煌。
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袁天罡和李淳风离去之后。唐太宗写好书信。便本该照两位相术大师所言。单独放置。孰料这李世民心忧皇室存续。竟一股脑的将大量皇家典籍和天下不传之秘技与手书放在一起。期望后人“李儇”能多多学习。更为强大。
心愿虽好。奈何世事无常。两百多年后。太宗密信被如愿开启。而李儇同时获得的。还有许多秘笈的索引。而李元霸亲创的“渡厄心剑”。便在其中。
饶是袁天罡和李淳风相术再精、推断再准。也决计想不到。这原本表现昏聩迷糊的僖宗李儇。却是个聪明绝顶、一通百通的不世天才。
一旦不被太监们麻痹。以李儇的聪慧和决心。竟在短短两月之间。就已经将皇家秘传武技炼了个七七八八。又按太宗密信。起出暗藏丹药。一身修为。更是在不声不响中达到了极高境地。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若再更进一步。便可实现百日飞升。
尤其是那“渡厄心剑”。李儇稍一习练。便觉深奥难明。但却对练习其他武技效果甚为明显。不多时。竟修出了传说中的灵力飞剑。可谓冠绝天下。除却顶尖修真人士之外。真可谓无人能敌。
即便如此。大唐根基已经腐坏。阉党势力缠杂庞大。就算是一夜尽数击杀。也挽回不了大唐颓势。而就在李儇修炼有所小成、决意秘密寻回袁天罡埋在小海下的“太宗宝藏”时。却突然于静夜修炼之际。亲耳听到太监密会。因恐惧僖宗李儇日渐强势、无法掌控。便欲弑君而立新皇。以便继续搜刮天下财富。至于江山社稷。在这群身心都不健全的残废们心中。又能值几个大钱。
李儇早知太监们欲对其不轨。且朝中多是阉人一党。长安守军尽属阉党掌握。形势险恶之极。便索性按着太宗密信中所嘱。早死早生。
不过李儇也并未完全遵照太宗皇帝的意愿。以替身代死。行那“金蝉脱壳”之计。而是默运龟息之法。龙体迅速虚弱不堪。
从三月三日“发病”。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最终在短短三日之后。于三月六日主动“暴毙”在长安宫中的武德殿内。“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僖宗离世之前。曾留下最后一道圣谕:“朕归天之后。切勿动朕龙体。否则阴气反噬。长安无人能免。”
当年十二月。李儇的弟弟、唐昭宗李晔将其葬在了靖陵。
整整九个月里。李儇都在龟息之中。仅凭自身修为。获取天地元气为之所用。直到被送入靖陵。封墓之后才悠悠醒转。这过气皇帝从棺中缓缓起身。环顾自家陵寝。想及“生前”的任性和荒唐。不仅感慨良多。对阉党欺瞒天子、弑君谋乱、营私败国之行深恶痛绝。便下定决心。要在起出太宗宝藏之后。聚集兵马。斩断阉党分散各地的势力。然后回师长安。再行新政。定要令煌煌大唐。重现太宗时的贞观盛世。
想來以自己此时武技。天下叛将又有谁能抵挡。
李儇感叹一番。也懒得管这座简单寒酸的阴森陵寝。施展神通。随手拎了把陪葬的龙泉宝剑。便从里到外直直闯了出去。而这条宽大笔直的地道。却从此方便了所有盗墓贼。短短数年时间。僖宗李儇的靖陵便被洗劫一空。连“惠圣恭定孝皇帝”的“尸骨”都荡然无存。令无数后來者唏嘘不已。
若是天下人知道李儇靖陵最早最大最好的盗洞。竟是李儇这死鬼皇帝亲手开创。也不知该作何感想。抑或是被生生吓死。
…………
李儇出了靖陵。避开守陵将士。于农舍中盗得寻常衣物、换下龙袍。又劫得路上行商马匹。便一路向北。直抵小海。按照太宗密信里和袁天罡约定的地标及方法。启动机关。顺利进入地宫。
在巡视一遍地宫宝藏之后。当务之急。便是以地宫财宝粮食、招募军士。就在小海边训练成军。然后越过草原。返回大唐平定阉党之乱。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本该是天衣无缝的方案。却被两个策划者自己添油加醋。到最后面目全非。
其一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大唐皇帝担心后代子孙资质。竟暗中留下许多天材地宝、修炼圣药。不想李儇天资绝世。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得了皇室秘笈和这批灵药之助。修炼之路一日千里。连“金蝉脱壳”之计都不想使用。可谓大出太宗皇帝的期待;
如果李世民只是稍稍助推了一把的话。袁天罡便彻底亲手断绝了大唐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
这老道在杀人灭口之后、飘然离世之际。竟如那唐太宗一般。生恐李儇本身资质不足。难以担起中兴大任。竟在地宫含元殿龙椅前的那张巨大龙案上。放了一粒本门祖师秘传的镇派之宝。“玄玄丹”。非但如此。还将道门中所知的修炼秘法尽数留下。期望李儇能强大自身。才好天下。兴复大唐。
那“玄玄丹”本是李耳炼制。成为太上老君之后。目睹佛教大神逐渐兴盛。生怕道门就此沉沦。这道教祖师以天庭诸多宝物为药、以日月星辰之力为引、以兜率宫中八卦金炉为鼎。苦苦炼制了六六三十六个小周天。最终也才只得了这一粒。其功效之强。可想而知。
太上老君元神回到人界。于赠丹之时。曾有明言:
“只此一丹。可救人间大难。”
道门掌教亲见祖师显圣。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哪里还敢轻视。便将这“玄玄丹”秘密收藏。非掌教之人。绝不外传。历经千年。才最终到了袁天罡手上。
这老道关心则乱。为了大唐江山。也为了苦难黎民。竟将此丹连同道家秘法。倾囊相赠。真可谓用心良苦。却哪知李儇得了丹药之后。一心只想重回故国。平乱兴唐。便当即匆匆服下。
却不想药力发作。强悍柔绵。源源不绝。足足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药力尽被吸收。李儇这才醒來。
千年时光。便只这南柯一梦。人间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饶是袁天罡与李淳风通晓天机。想要逆天而行。延续大唐气运。却不料频频画蛇添足。非但未能及时挽回唐朝颓势。反而打造出了李儇这个怪胎。
…………
“丹药入口便化作一团清气。盘踞识海之中。久久不散……”李儇慢慢抿了口酒。剑眉微蹙。缓缓回忆道:
“当时状态。似梦似醒。只觉精神清明无比。所有图册过目不忘。实是怪异之至。”
韩风靠在唐月儿身上。第一时间更新心中登时比了个中指。暗暗撇嘴腹诽:
“人家修炼之路。都是枯燥凶险得很。稍不注意。就会走火入魔。哪像你这倒霉皇帝。随便做了个梦。就已经修至金仙境界……偏偏还觉得怪异。哼哼。活该你在这地底被埋了千年。活该。就是活该。”
唐月儿见韩风动作眼神。就知道这猥琐老公定然不会在想什么好事。感觉甚是好笑。不禁莞尔道:
“李兄一睡千年。修炼自成。也算是一段奇遇了……不知那太宗亲手所写的密信。可否借我一观。”
月儿姐这是职业病发作。能亲眼见到一代圣主“天可汗”的手书墨宝。想想都激动无比。哪里还忍得住。便借着李儇低头饮酒之际。开口讨要。
李儇本是古人。又何曾想象得到。太宗墨宝在今时今日的真正价值。在这古董皇帝看來。左右也不过一封寻常书信而已。又有什么值得稀罕的。
“夫人何必如此客气。李儇日后。还需贤伉俪多多协助。这道太宗皇帝密旨。早已烂熟于胸。第一时间更新既然夫人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唐月儿喜出望外的捧着黄凌圣旨。自顾自的欣赏观摩去了。就只剩赵霏霏无聊的逗弄着狼崽欢欢。只盼这顿酒早点喝完。然后让老公使个神通。将这地宫席卷而空。继续回人间逍遥才好。
至于物主李儇会做何想法。就不是“韩家山寨”劫掠组所该关心的了……
“李兄千年梦醒。修为高深精绝。着实可喜可贺。”疯哥也觉时间不早。还是尽快赶回乌木市的好。否则。要是久久未归。干爷爷定会担心不已。便抓紧时间。开始了新一轮忽悠:
“只是沧海桑田。大唐王朝已成昨日黄花。今日华夏。已成万世不灭之基……不知李兄此后。可有何打算。”
李儇见韩风拿以后行止相询。顿时踌躇起來。
按着倒霉帝之前的心思。就算大唐真的沒了。但以地宫中的财富、粮草和军械。加上自己勇武。又能得韩风这等神人相助。便是重建基业。再立一个大唐王朝出來。又有何难。
又有哪一代王朝创立之初。第一时间更新不都是号称“万世不灭”。
因此对韩风所言。也并未放在心上。这重建大唐的夙愿。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而眼前的韩风夫妻。神异无比。若能引为臂助。当能事半功倍。
“韩兄所言。正是李儇心中所虑。”李儇计议一定。便不再犹豫。俊脸含笑。和蔼亲切。
“弹指千年。不知世事。李儇想请韩兄伉俪同游人间。若有机会。再复大唐。不知韩兄意下如何。”
赵霏霏闻言。登时撇嘴冷笑。揪住欢欢软绵绵的小耳朵。故作语重心长的道:
“你这家伙。整天就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可曾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小狼崽停下了啃鱼的动作。怔怔望着赵霏霏。似乎觉得莫名其妙。圆圆大眼里。满满的尽是委屈。
殊不知这小家伙跟李儇简直一模一样。都是吃了灵药就睡。醒來之后又开始吃喝……赵霏霏指桑骂槐的功力与日俱增。虽将唐朝皇帝和狼崽相提并论、暗中影射。却偏偏又说得天衣无缝。令人反驳无力。
事实的确如此。叫人如何吐槽。
李儇天资聪明。如何不知这韩赵氏是在诋毁自己。只不过复国大计最为重要。小小妇人之言。何必太过执着。故而假装不知。一双俊目。紧紧投注在韩风脸上。急切想听到这位神人的肯定回答。
疯哥顿觉一阵恶寒。
你这千年过气死皇帝。如此热情的紧盯着哥们儿。到底想做什么。两个漂亮婆娘就在身边。难道也想对咱起了不轨之心。呸。老子不好这口……死变态。
韩风心中嘀咕。赶紧借着抿酒之势避开李儇火辣目光。看着杯中越來越少的“晴雪酿”。一边肉痛。一边轻笑道:
“大唐已成历史。李家皇室也早已不存于世……当然。除了你李兄之外。”
疯哥慢慢说着。逐字斟酌:
“今日华夏。日新月异。再无皇帝王朝。民心安定。国势日渐强盛。便是比之贞观盛况。也犹有过之。”
韩风虽未明说李儇复国无望。但言中之意。却是甚为明显。李儇登时脸色一黯。缓缓收回目光。凝视杯中美酒。久久不再言语。
疯哥沒了这古董皇帝的热辣注视。心中一轻。只觉浑身畅快。舒爽无比。无数邪恶念头。就如雨后春笋。活泼泼的冒将出來。
“大唐盛世。虽然已成过去。但在华夏历史中。却如同明珠。璀璨耀眼。已成华夏文明象征。李兄又何必惋惜难过。”
韩风起身。强忍心中肉痛。将李儇面前酒杯斟满。缓缓笑道:
“大唐虽逝。但唐风永存。如今天下。即便是在番邦外国。凡是有我炎黄子孙聚居之地。便有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兄可知其名为何。”
李儇心如死灰。紧闭双目。静坐不动。也不回答。只是伸手取过几上酒杯一饮而尽。
韩风绕过案几。來到李儇跟前。在其耳边一字一顿道:
“华夏子孙。均以大唐为荣。故此。这些外国华人聚居之地。均称为唐。人。街。”
听得韩风抑扬交错、铿锵有力的“唐人街”三字。李儇登时浑身一颤。两行热泪。自紧闭的眼缝中汩汩而出。划过俊美的面庞。簌簌低落在金黄龙袍上。很快便浸湿一大片。
韩风再不说话。李儇依然沉默。室内寂静无声。连狼崽欢欢都感受到了这股沉痛悲怆的气氛。停下了啃咬银鱼的动作。
这是古人千年沉殇之泪。也是大唐风华最后的挽歌。
“雕阑玉砌应犹在。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韩风轻轻一叹。伸手扶住李儇双肩。沉声道:
“大唐虽亡。而华夏犹在;皇朝更迭无数。而唐风永存心中。凡我炎黄子孙。尽是大唐子民。李儇。你又何必如此着相。”
语音低沉。却如午夜惊雷。又似晴空霹雳。仿佛暗夜闪电。瞬间便突入了李儇心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千年殇泪(五千诚意大章)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