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军部制定的北上计划,时间定在九月。≈

  过早,北上兵马的粮草没法筹措;过晚,北方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海面会结冰,不利于水师活动。而且为了筹措渡海作战所需的钱粮,军部已经是掘地三尺了。

  福建刚刚光复,可以说是粒粮都没有,反而还要从广东和浙江调粮接济难民。因为郑森父子反目,导致一段时间内金厦的海贸和粮运处于停滞状态,致使金厦也没有多少粮食。

  周士相现在是接手了郑军庞大的水师,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水师。但同样也接收了几十万始终在金厦坚持抗清的百姓和郑军家眷,对这些人,他必须要养,不可能不管。那样的话,好不容易得来的水师立即会作乌合散。

  福建要粮赈济,恢复生产,金厦要粮维持,养活百姓,还要动一场太平军战史上从未有过的渡海作战,需要的粮草可谓是天文数字,这也难怪军部官郭雄汇报自己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针对渡海作战这件事,不同的意见也有很多。

  原郑军将领不明白这位年轻的齐王殿下为何执意要渡海攻打红毛鬼,太平军的将领们也不明白,他们对于渡海作战都有抵触心理,因为这件事看起来有些得不偿失。

  据说那东番可是十分荒凉,根本没有多少人口,所以就算打下来,也不可能从东番获得多少粮食补充。而且听说那地方瘴疫横,疟疾肆虐,汉人去了十个有八个要染疫,也不知大帅命人大量买来的青蒿有没有用,要是没有用,那光是疟疾就能让太平军伤亡大了去。

  一没有什么收获,二要面临巨大的伤亡,一众将领们自然要考虑大帅干嘛要劳师动众去打那劳什子红毛鬼。

  不错,红毛鬼那边是和鞑子的朝廷达成了密约,要联合起来对付大明,可这都几个月了,也没见东番的红毛鬼有什么动作。再加上对方在东番也没有多少兵,战船也就那么几艘,就算他们真吃了熊心豹子胆来犯,将他们打跑就是,何必非要渡海去打呢。

  相比满鞑子,红毛鬼在明军将领心目中的印象可要好得多,也轻视的多。仅以级而论,满鞑子的级也比红毛鬼的级值钱的多。千年以来,中国历朝对于北方胡人的重视一直比西方人要多,就是现在,整个中国除了周士相等寥寥可数几人,也没有多少人对于不远万里重洋而来的西夷有多少敏锐,甚至都不值大惊小怪。就拿东番来说,此地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海外之地,化外之地,故得之不喜,失之不恼。只有那些食利的西夷染指了大明海疆,惊动了官府,才会如对待昔年的倭寇一样加以驱逐,除此,不管不问。

  有如此心态,自然让一众将领对于攻打东番并不热衷,因为这件事在他们看来,赚不了多少军功。

  最重要的是,东番那鬼地方除了郑军将领外,太平军中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放着眼前的满鞑子不去打,而去打红毛鬼,就连苏纳这等忠心不二的高级将领也觉得大帅这次是不是糊涂了。要知道,那吴三桂可是逐鹿中原了,要是熬拜战败,北京城可就是吴三桂的了!

  难道仅仅是为了杀鸡儆猴,让吕宋的西班牙人收敛,又或是真的要为那些吕宋的华人做主?

  从制定渡海作战那刻起,中高级将领们都不想打,完全是周士相强力一手推进。现在计划也部署了,钱粮也准备了差不多,就等三月起作战,可突然间整个计划被放弃,改而突然北上去打辽东,这谁能接受?

  董常清身为兵官,有必要提醒周士相,此举的危险性。

  眼下各地6续输送到金厦的钱粮除了拨付安置金厦百姓外,余下的大部分都用在了渡海作战。即便如此,也仅仅能支撑三到四个月时间。若届时未能夺取东番,赶走红毛鬼,那么就必然要撤军。若是真如大帅所说不打东番,改为北上,那这些粮草也不够。以水师和6师三镇兵力计算,北上辽东所需要的粮草远比渡海作战多得多。军部制定的计划中,粮草的主要来源是今年的夏粮,这就必须要等。夏粮收不上来,拿什么去辽东?就用这三个月的粮草北上了?

  “粮草不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水师尚未整合完毕,原郑家的水6二师和将领军官的安置牵涉太多,大帅在金厦还好,若是不在,职以为恐会生变。”

  董常清的意思,周士相听得明白。

  关于这件事,他也是有些忧虑。郑经虽然被削了爵位,但其毕竟是郑森之子,金厦郑军原追随他的那部分人中肯定有忠于郑经的死硬分子。而郑袭这边更是新任闽亲王,手上有两万多6师,自己曾提点过让郑袭上书朝廷自请去南都,但郑袭却是将此事含糊过去。因为渡海作战在即,周士相也不想现在就将郑袭和郑经撵到南都去,那样不利对二人部下兵马的整合。但若是他亲征辽东,没了他这只大老虎在,难保郑袭和郑经心中没有异样想法。

  征辽东,赢了固然能够继续“吓唬”住郑袭和郑经,但要输了的话,周士相的威信就会扫地,二郑是不是还能被他“拿捏”,恐怕就是未知数了。

  “此番北上,以水师为主,本帅是要依重郑家人的。”

  周士相轻瞄淡写一句话,什么也没说,徐应元和董常清却都了然于心,这次大帅出征,肯定是要将郑袭和郑经一起带着的。这样也好,不管郑经和郑袭是否心甘情愿,让他们北上打鞑子,二人肯定拒绝不了。只要将这两位带走,金厦这边自是安虞无事。

  “大帅,军部对于北方海路尚未探明,冒然北上的话恐有不测。”

  徐应元想的多一些,辽东离金厦数千里远,郑家水师并不曾在北方活动过,没有那里的海图,这大军走海路实在是太危险了。至于北上是否会遭遇清朝水师拦截,这个徐应元却是不考虑的。军情司的情报显示满清在北方倒是还有两支水师,一支在登莱,一支在天津,不过无论是规模和士兵素质都是无法和太平军的水师相提并论的,甚至都不及广东水师。可以预见,庞大的太平军船队真出现在那两支清军水师眼前,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的越远越好,又或是如当初的马逢知一样,观望中立,暗中纳款投诚。

  “军情紧急,不能因为海路没有探明,就畏缩不进。郑家那么多人,若是探不出一条路来,他郑家还称什么闽海王?”

  周士相不担心海路问题,郑家能纵横日本至南洋这段海面几十年,可见其族之内早就培养出了许多精于海战,通于海事的人才,有这些人为前锋探路,主力跟进,周士相不相信会到不了辽东。仅是对于地图和海域的了解,周士相自己都能做半个向导。而且他不信郑家在满清未入关之前没有布下北方的海道,没有和北方的达官贵人做生意。商道即是战道,海上能走运货的船,自然也能走运兵的船。

  对于郑家水6兵马的整合,周士相依旧乾坤独断,最好的整合就是战争,一场大战下来,所有人都会适应自己的角色。有功就赏,有过就罚,赏罚分明,军心士气自然高涨。至于海道问题,是要重视,但却不是主干,也有解决的办法。唯今最大的麻烦就是粮食,没有粮食,拿什么去辽东,又怎么扫荡辽东,封堵宁锦。

  北上,不是去扫荡满州人的老窝,而是要彻底占领的。辽东几乎没有汉人,这意味着太平军不可能在辽东得到当地汉人的钱粮支持,甚至太平军在辽东要做的很有可能和苏纳当日在湘西干的一样——“杀光,烧光,抢光”。

  在废墟之地维持一道防线,筑起一道清军望而兴叹的防线,光从海路运粮,显然是异想天开。真那样的话,不必清军自己动手,太平军自己也会被拖垮。所谓的宁锦防线将和当年一样,成为周士相的噩梦,成为江南财政投入的无底洞。

  不解决大军粮草来源,北上作战根本不可能实施。

  周士相不会愚蠢的认为只要自己将兵马往辽东一投,满清就吓得真不敢出关了。因为现在满清头顶上悬着的利剑可不是他周士相这一柄,还有吴三桂那柄。

  对方可能会急着出关,自家军队却无粮草坚守,这仗怎么打?

  “拿地图来!”

  周士相有些烦燥起身,董常清忙将地图展开悬于大帐之上。

  目光不断的辽东周边移来移去后,周士相突然怔了一下,视线落在了朝鲜。他犹豫了一下,不置可否的问徐应元:“你们说,本帅能否先平了朝鲜?”

  “朝鲜?”

  一直在说如何北上攻取辽东,大帅怎么就又改变主意要打朝鲜了?

  董常清和徐应元双双愣在那里,脑子一时未能接受周士相这突然的想法。

  “朝鲜怎么也是一国,应当有粮吧,我跟他们借点粮食应该没有问题吧?”周士相自言自语道。8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