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当于开封登基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吴三桂其实是对称帝已经动心,然却又几多顾虑。问天意或许也是他给自己称帝的一个理由,若上天都认为他吴三桂当称帝,那自是顺天应人。此所谓不问苍生问鬼神矣。

  天意是什么,无人能知。

  天意虚无,从无实像,胡于宣说邙山中有神仙,其实也是信口胡诌,顺着吴三桂之心而为。但王爷真要见神仙,问天意,胡于宣就必须满足这个愿望。

  吴应熊深夜拜访了胡于宣,吴应熊走后,胡于宣找来了宋友谦。此人是凤阳人,字敬夫,年少务文,十余岁中秀才,之后未有寸步之进,在乡间为塾师。后张献忠破凤阳,便离乡四处流离。后来也不知怎么就流落到了保宁,以说书为生,过得十分穷困潦倒。一日,胡于宣不知怎的路过,生了爱材之心,便收他在幕下,后又推荐给吴三桂,在当时的平西王府内做一书办。

  宋友谦不知胡于宣深夜找他何事,待落座后,便听胡于宣道:“你可想王爷称帝?”

  “王爷称帝?”宋友谦一惊,下意识道:“这可是大好事啊!”

  胡于宣微微一笑,道:“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爷若能称帝,你这王府中人将来可有莫大好处。只是王爷对于称帝一事尚在犹豫,故我特意将你找来。”

  宋友谦也是聪明人,当下就道:“先生是想要我做些什么吗?”

  “有件事要你去做。”

  “先生尽管吩咐,即使要小人上刀山,下火海,小人也愿意干!”

  胡于宣笑道:“没那么严重,只要你去趟邙山即可。”

  .......

  次日,吴三桂便在胡于宣、吴应熊和大女婿夏国相等人的陪同下去了邙山。邙山位于洛阳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最高峰为翠云峰,上有道教名观上清宫。

  今日天气很好,吴三桂难得一览山景,故心情舒畅,便对众人道:“这天可真是好的。”

  边上的胡于宣闻言心中一动,上前道:“不是天好,而是王爷鸿福齐天!”

  吴三桂“噢”了一声,诧异道:“此话怎讲?”

  胡于宣笑道:“自上旬以来,一直是阴雨天气,为何今日却晴朗起来?只怕是上天得知王爷要问天意,故而天气大变。”

  “是么?”

  吴三桂笑了起来,不管胡于宣所言是真是假,又是否恭维,这话总让他高兴。吴三桂为了问天意,特地穿的便装,护卫人等也尽是远远跟着,只他和胡于宣、吴应熊几人在前,远远看去,倒像是洛阳城的士绅上山游玩。一行人先来的吕祖庵前,只见大殿雄伟,四周又都是苍翠松柏,吴三桂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一声,然后迈进去。走进吕祖庵,向吕祖像行跪拜之礼后,吴三桂缓缓起立,闭目沉思片刻,便转过身子朝旁边一老道走去。朝老道行了一礼,吴三桂很是客气问道:“道长,我想测问一下吉凶,不知可否?”

  不想老道对吴三桂目视很久,却是摇头道:“此处非居士测问之处。”

  吴三桂惊讶道:“却是为何?”

  “此处乃百姓小民祈福求平安之处,居士所问非百姓小民之祸福,老道岂能为你测?”老道一幅世外高人模样。

  老道所言让吴三桂心中打鼓,莫不成自己真有天子迹象,不然,老道为何说自己所问非百姓小民之祸福?

  念及于此,吴三桂正了正身子,向那老道求教道:“那道长可否告知,我该上何处去测?”

  老道拿手一指山峰:“至上清宫便可。”

  吴三桂答谢道:“多谢道长指点。”然后转身就走。

  老道突然喊道:“居士慢行!”

  吴三桂忙停了下来,转身问老道何事?

  老道说道:“居士此时不能上山。”

  “那我该何时上山?”

  “居士须在山下洗耳恭听净尘身,等日落月升之时方可上山,否则所测不灵也。”

  吴三桂恭敬道:“多谢道长指点。”

  老道看着吴三桂一行远去,突然想起了什么,想说些什么,然而终于什么也没说。

  .........

  经过一段攀登,吴三桂一行又来到上清宫前。相传老子曾在邙山炼丹,故这上清宫专奉祀老子。此时西边已看不到太阳,只剩下一片红云,像血一般。集贤峰间,云雾萦绕,有如仙境。“邙山晚眺”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吴三桂见此佳境,心情又是大为开朗,笑道:“唐朝诗人张籍诗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本王原以为这是诗人的夸张之作,今日一见,却觉得佳境胜诗。”

  吴三桂极少谈及诗文,只因自己出身武科,对诗文少于研究,怕自己搬弄诗文会贻笑大方。今日因心情极佳,又见此境,才忍不住有感而发。

  “白居易有诗云:北邙冢墓高嵯峨。王爷可知邙山是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古时树木森列,苍翠如云。登阜远望,伊洛二川之胜,尽收眼底;傍晚时分,万家灯火,如同天上繁星。”

  说话的是吴应熊,吴三桂点点头,然后脚下不停地朝上清宫走去。走进上清宫,吴三桂朝老子像跪拜下去,心中默默祈祷,口里念念有词。此时,一种奇异的现象出现了。只见宁静而温和的夜空之中,飘飘荡荡松松散散的云和朦朦胧胧缠缠绕绕的雾融合在一起,将群峰拥着簇着,像一种思念,更像一种温情。让人琢磨不透,给人以神秘之感。突然,云雾深处,那大山的尽处,突然有一个巨大的火球升起,然后滚动起来,最后又在云雾深处消失。

  “那是什么!”

  吴应熊和夏国相等人都是被这异像惊住,目瞪口呆。吴三桂也是呆在那里。胡于宣先是震惊万分,随后却是大喜道:“此异像莫非是王爷精诚所至,老子显灵!”

  就在这时,殿后突然走出一白眉老人。吴三桂凝目望去,只见老人童颜鹤发,与传说之中的神仙无疑,一时看的呆了。

  吴应熊失声问那老者:“阁下是仙人?”

  老者哈哈一笑:“你看我是仙,我便是仙;你看我不是仙,我便不是仙。”

  吴应熊一愣,一时半刻弄不清其中玄机。吴三桂则不管此人是不是神仙,上前便拜,尔后恭声问道:“老人家可知我来这上清宫所为何事?”

  老者一挼长须,洪声道:“我观你,怕是为山水日月而来。”

  山水日月之事?

  吴三桂心念急转,却是不明白,但又不能问,只好继续沉思。突然,他觉得有如福至心灵,明白山水日月意指江山社稷之事,心里顿喜:这老者真乃神仙,有未占先知之能!

  “敢问老人家天意如何?”吴三桂按住心头激动,沉声发问。

  “天意岂能轻泄?”

  “本人心中有惑,想问计于神仙。”

  “心中有惑者,解惑者须是自己。即便是神仙,也不能越俎代庖!”

  “这?...”

  不知为何,老者所言让吴三桂想起父亲当年和自己谈起的往事。那是自己刚刚成家时候的事了。父亲告诉他,说他出生之时,父亲去占卦时得到钱瞎子送给父一偈,其文是“夫人本无主,只因凤凰生。若寻出头日,等到夕阳西。”父亲说此偈大有深意,并要吴三桂在年老之时,加以验证。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他却无法验证,因为,到目前为止,他还没完明白其意是什么。他心念一动:莫如现在问问老神仙。

  “请问老神仙,本人心中有一偈,不知是何意,神仙可否能为我解答么?”

  “说来听听!”

  吴三桂便将此偈念了一遍。

  老者沉思良久,之后说:“此偈正可解你心中之惑!”

  吴三桂闻之,心中大震!难道上天安排我有此鸿福么,要我吴三桂称帝么?

  上天都要自己做天子,吴三桂心中激动,胡思乱想,突然想起自己尚没答谢神仙,便要对神仙作揖。可是,抬头一看,眼前哪里还有神仙的影子?上清宫里依然是老子像一尊。

  吴三桂想问问应熊和胡于宣他们可曾见到人,可却见众人都如他一样愕然。半响,他长出一口气,对胡于宣:“先生给我算算,何时是黄道吉日。”

  “王爷可是要择日称帝?”

  胡于宣心中激动,吴应熊和夏国相等人这刻也是紧张万分。

  “既然天意如此,本王为何要逆天而行呢?”

  吴三桂终是拿定了主意。

  胡于宣掐指一算:“冬月初九为黄道吉日。”

  “冬月初九?”吴三桂却是一脸犹豫,“太仓促了些,本王称帝乃大事,岂能如此仓促。”

  “王爷意何日登基?”

  胡于宣心中焦急,他知这位主公性格多谋寡断,故急于促成吴三桂登基称帝,以早安人心,早定大局。

  夏国相上前劝道:“父王既已决定称帝,何在乎仓促?父王须知,我二十万将士急需天子效忠!”

  吴应熊虽也急于父亲称帝,但他却没有和姐夫一样上前相劝。胡于宣再次劝说吴三桂早择吉日,不可拖延,那样也会有违天意。

  吴三桂思虑良久,终道:“称帝之事,本王心意已决,不会再变,然登基却万不能仓促。我意亲自领兵攻打开封,待大败鳌拜之后于开封登基,你们看可好。”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