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招展、鼓号连天。马蹄铁践踏在官道上发出一阵阵沉闷的声音。连成一片就像夏日里的暴雨一样从远方无边无沿的压了过來。
人若上万无边无沿。更何况两万骑兵组成的人潮滚滚向前。这是曾国藩手中吞金的怪兽。这是湘军最核心的力量。别说现在的世界已经是火枪统治了一切。在西方列强的军队建制中。骑兵依然是王者。在汽车和坦克沒有发明出來的时代。骑兵依然控制着战争的节奏。
“臣曾国藩愧对朝廷信赖。剿灭捻军之战挫折颇多。此次进京当亲自向皇上太后谢罪……臣又闻塘沽之地有乱臣贼子勾结洋夷作乱。乃至大清绿营几乎全军覆沒。臣闻讯五内俱焚。今当提两万精锐北上。第一时间更新入京城述职之后当直扑塘沽。诛灭贼匪……”
就在今年的四月在山东菏泽。僧王僧格林沁全军覆沒于此。此一战让捻军声势震动天下。甚至连洋人都惊呼。僧格林沁虽然排斥西方但是作为战场上的统帅他还是合格的。是称职的。如此悍勇的将军陨落于此。可见清朝并沒有有效的稳定国内政局。
正是僧王之死让朝廷颜面尽失。在数道强硬的圣旨催逼下。曾国藩的湘军主力。还有现在刚刚崭露头角的李鸿章的淮军主力。全都尽数北上。从河南一直到山东各个方面挤压捻军的活动范围。战火一路向北烧去。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灭天国风头大盛的百战湘军。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在遇到捻军这股流寇之时却打的束手束脚。甚至让李鸿章手中依然弱小的淮军给抢了风头。这里面的深意可就值得琢磨了。
这里面的道理肖乐天早就分析过了。曾国藩无法就是想养寇自重罢了。五十万湘军的出路还沒有想好。如果现在沒有了匪患那么这些军队的地位也就尴尬了。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曾国藩也希望李鸿章这个徒弟的淮军能够起來。多立点战功至少能在朝廷哪里分分谤。免得皇族眼睛老是盯着他一个。
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让整个平捻战役打成了一滩烂泥。朝廷和湘军最后形成了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面。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1865年同治四年将要在这种沉闷无比的气氛中度过之时。第一时间更新肖乐天的这个大清国的搅屎棍。突然出招了而且一上來就是大杀招。一套组合拳打出來。看的曾家兄弟目眩神迷。
“好一个二鬼子。不愧西学宗师的称呼。这小子还真沒有吹牛……拿酒來。”当曾国藩手里捧着第一份民知报和各种版本的传单、揭帖之后。他算是彻底的醉了。
曾国藩和他最出色的的九弟曾国荃。是晚清排的上号的顶尖政治人物。他们要是看不明白肖乐天的套路。那可真是白活了。
“著书养望、挟洋自保、渗透琉球……这些都不算完。现在居然还敢私练新军、偷印洋人的报纸。他想干什么。想从朝廷手里抢威望吗。这个男人野心大的沒边了……”
曾家兄弟根本就不在乎肖乐天手中那点可怜的军队。几百人的陆军就算全是西式训练、洋人装备也不过就是几百人。顶天算肖乐天自保的卫队。那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但是肖乐天搞的这个报纸可是大杀器。现在大清的民心本來就不稳定。哪里架得住他这么拆台啊。看看这上面的抹黑、爆料吧。一条条全都是百姓最关心乃至最痛恨的事情。这算是把臭水塘里的沉底淤泥全给翻腾出來了。
“好好好。这时运來了真是城墙都挡不住啊。有了肖乐天这么一搅合。就有咱们回旋的余地了……老九啊。去点两万兵。今年咱们要在北京城过年了……”
大帅虎躯一震。整个大清的天下都要震动。仅仅三天时间。湘军各营精锐骑兵全部汇集到大帅旗下。当两万骑兵启程北上那一刻。满清官场就如同落下一枚重磅炸弹一样。所有人都被炸傻了。炸懵了。
“曾剃头要造反。曾剃头造反了。他要带兵逼宫。整个直隶谁能挡住他的两万兵。绿营还是八旗。难道指望京师里的虎枪营、善扑营。”
“苍天啊。大清这是怎么了。日子刚刚好过一点。怎么就不让人消停呢。去太庙。去太庙哭祖宗去……”
“叛贼啊。这是叛贼。他曾国藩也是儒家养大的读书人。怎么能不知道廉耻。怎么就敢造反呢。忠孝都不要了你还算个人吗。”
整个中原腹地凡是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九成都在哭骂。但是那又有什么用。曾国藩的军队谁敢阻拦。地方官府就差挂印而逃了。
从菏泽北上。经过聊城、德州再奔沧州。等到了沧州可就有两个选择了。偏西一些就能直奔京城。偏东一些就能直奔塘沽。也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看明白曾国藩的用意。是造反。还是真的來镇压叛乱。就看他如何选择了。
骑兵行进永远是快速的。当京城得到曾国藩北上的消息之后。这队两万骑兵已经过了德州的地界。一路之上沒有任何官员胆敢阻拦。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再有十多天的时间。曾国藩的军队就能看见北京城了。
“赶紧传旨。让曾国藩的军队退回去。沒有旨意不得进京。他这是要造反吗……通知蒙八旗。立刻调集三万蒙古骑兵入京。驻扎在昌平以备不测……总理衙门照会西方各国使节。让他们立刻表态。让他们给曾国藩施压……我就不信了。这大清的天还能变了不成。”
“二毛的伤势怎么样了。用软榻抬过來。我要见他。”
国难当头慈安和慈禧放弃了平日里的龌龊矛盾。姐俩首先达成了一致。各项命令从紫禁城内发出。满清国家机器开始疯狂的运转。
二毛从内务府牢房里被抬出來之时。屁股就已经是烂的了。在太医院不计成本的医治下。总算是沒有落下残疾。当他看见两位太后之后。二毛不顾疼痛跪在软榻上“太后啊。皇上啊。奴才真是冤啊。奴才打死也沒有想过背叛皇上啊……”
“二毛你不用说了。你的心意哀家已经知晓。现在我只问你一句。你的那个干爹到底想要什么。殿内沒有外人。你可以放心大胆的说……”
二毛滚下软榻。一头磕在金砖上“主子啊主子。奴才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吧。肖乐天乃至于洋人只是疥癣之患。心腹之患可另有其人啊。”
“肖乐天确实是胆大妄为。而且行动间也有不敬朝廷的举动。但是他那是自幼在洋人堆里长大。沒学过大清规矩所造成的。他可不是要造反啊。”
“肖乐天想要的东西。奴才也能猜个**不离十。钱和女人就不用说了。吃洋人牛肉长大的都有这个毛病。肖乐天他是真喜欢钱和女人啊。当这两点能满足之后。他的理想就是推广西学了。他是铁了心的想当这个西学大宗师……”
“至于说洋行养了那么多卫队。奴才说句不恭敬的话。那还真是被逼出來的。自从干爹回国的一年多來。第一时间更新光暗杀就经历了多少次。亲身面对军队又有多少次。他是真害怕了。他也得活着啊。”
慈安深吸了几口气。平静的说道“二毛啊。你撑着点。跟周道英一起去趟塘沽。告诉肖乐天。他前三点条件朝廷都答应了。至于他说的第三点朝廷只能答应一半……塘沽的绿营驻军不能撤走。必须维持现状……”
“不过塘沽城内的治安权。我可以分给洋行护卫一半。让同知衙门和商人们一起商量一个条陈。以后塘沽商圈和工业特区的治安。就由他们共同负责了……”
朝廷到现在已经是妥协到底线了。绿营兵和同知衙门代表的是朝廷的体面。这是绝对不能撤销的。而所谓的共同管理这其实就是把最大的权力转让给了商人们。要知道肖乐天的铁血已经让整个塘沽官场、商场甚至**都胆寒了。谁还敢跟他抢这个权力吗。
二毛知道这个条件肖乐天一定能答应。他重重的磕头应承道“奴才就算是粉身碎骨了。也要把这件差事办好了。”
当大殿内只剩下两名太后和小皇帝三人后。同治帝不甘心的说道“这就不打了吗。朝廷不就是认输了吗。”
“皇儿啊。这可不是认输。这只是妥协。用妥协给朝廷换时间罢了……你可知曾国藩为什么敢进京。还不是因为肖乐天的这些手段搅乱了人心。自古野心家无不是趁势而起。这个势是什么。势就是人心的变化……”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能懂太多的道理。要是每一个百姓都能议政论政了。那天下不就大乱了吗。”
“远的就不说了。五年前英法蛮夷入北京之后。国破山河碎万不得已朝廷和列强签订了条约。最终换來洋人退兵而且承诺支持朝廷共同剿灭长毛。儿啊你要晓得。是国朝用无数真金白银的利益才换來的这场胜利……”
“如果那时候有一份这样的报纸在民间喋喋不休。如果让贩夫走卒都知晓了朝廷的合约。民情汹涌下这合约可就签不成了。到时候咱们国朝还能有几年的寿命呢。”
至此同治帝算是彻底明白了政治是怎么一回事。这跟做黑心买卖沒什么区别啊。成功的商人就是用别人的利益做成自己的事情。以亿万汉人百姓的膏血换更强力的势力的支持。最后保自家江山永固。
小皇帝抬头仰望东面的天空。他的心神已经飘到了遥远的塘沽。他在内心不停的疑问“肖乐天啊。你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黑心商人呢。借势而起。拿着别人的利益做自己的买卖。不不不。你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因为你的书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虽然朕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你跟别人一定不一样……”
皇帝毕竟只有十岁。他拥有儿童特有的敏锐感悟力。他能听懂肖乐天的内心。那一颗赤子之心。
本书首发来自17K小说网,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221 曾国藩兴兵北上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