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八章 摇身一变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一七八章摇身一变

  如今临淄被黄巾二十万大军围攻,北海相孔融起兵救援,却被打败,眼下已经溃逃回了北海,青州的局势一团糟,与齐国毗邻的岳安国自然也是人心惶惶。..

  有门路的,有本事的人,纷纷逃向冀州、兖州,乃至东莱等地;普通百姓没这个本事,也只能惴惴不安的躲在城内,只有到了夜里,才敢到城外去转转。

  由于大乱持续的时间很长,早在收获时节之前,就已经闹得很大了,所以,一直到了入冬时分,乐安国南部的庄稼还没有收割完。

  只有博昌是个例外,博昌是青州乐安国中部的一个县城,距离青州治所临淄只有一百多里路,城外时不时的就能见到黄巾军的影子。

  大乱初起时,这里也是一夕三惊,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城中军民却都松了一口气,一支三千多人的兵马自北而来,驻扎在了博昌城外。

  自从这支兵马到了后,小股的黄巾军就再没敢接近过这里,因为他们是大名鼎鼎的幽州军。

  博昌人不知道这支幽州军为何来此,又为何驻留不去,但人们都很高兴,身处乱糟糟的青州,有这么一支兵马在城外,自然令人非常安心。

  有人欢喜有人愁,乐安国相宋斌就很发愁。

  身为一国之相,他要考虑的事情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城外有一支兵马护卫,固然增强了安全保障,但同时,也有可能把黄巾主力给吸引过来。

  幽州军以骑兵为主,只有不到一千人的步卒,轻兵而来,来去自然都很便利。黄巾贼若是真的来了,追不上幽州军,肯定要把怒气发泄在博昌城上,到时候反倒不美。

  何况,这支兵马的保护也不是白提供的,城内也要给他们提供补给才行,三千军,两千多骑兵,每日人吃马嚼的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所以,宋国相的期望正与百姓相反,巴不得赶快把这些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送走才好。

  当然,这种要求他肯定不敢主动提出。那个姓田的校尉虽然笑眯眯的很好说话,但那个看似慈眉善目的刘使君,却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在博昌按兵不动的意见,就是他提出的,他那两个凶神恶煞的义弟本来都是主张从速进兵的,但被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说的老老实实了。

  对上这么个人,宋斌能不打怵么?

  不敢硬着来,但事情总要设法解决,于是,宋国相天天出城去兵营诉苦,想快点将对方礼送出境,结果他发现,这次自己错得更厉害。

  “宋国相,备非是畏敌不前,只是贼军势大,备与田将军孤军而来,难以尽数剿灭之,若是攻击半途而废,激怒了贼众,我军固然进退自如,却置乐安国百姓于何地?百姓何辜啊?”

  还没等宋斌开哭,刘备就哭上了,哭的比宋斌凄惨多了,大有使闻者心酸,见者流泪的架势。

  当然,宋斌乃是扶风宋家之后,宋家是扶风名门,与陈留曹家还有些姻亲关系,他混迹官场多年,早就已经看破事故了。刘备演技再好,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但对方话里话外的威胁,他却不敢一笑置之。

  最近这段时间,引贼入境,然后再回头来装好人的招数,实在被用得太频繁了,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得出。

  宋斌哪里还不知道,眼前这个慈眉善目的,做出了何等重大的威胁?

  “玄德公,玄德公,斌非是为了催促而来,只是担心北海形势,心忧文举公的安危。”宋斌一边劝解,一边提议道:“以斌浅见,贵军何不分兵两路,步卒驻守博昌,以轻骑从巨淀湖和临淄之间传过,经寿光入北海,以解都昌之围?”

  “这个主意不错!”

  宋斌的提议很合张飞的心思,大老远的来了青州,却一直没捞到仗打,他浑身上下都在发痒,他扯着脖子嚷嚷道:“大哥,你和二哥带着兵卒留在这儿,某随田将军一同去都昌,就不用担心陷入包围了,黄巾贼又没有骑兵,追不上咱们的。”

  刘备之所以按兵不动,最大的理由就是敌人太多,一旦被包围,恐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要耐心等待战机。

  “临阵分兵,乃是兵家大忌,你不明地理,亦不知前方军情,贸然闯入,万一被各个击破了怎么办?再说,都昌城下也有几万兵马,两千轻骑孤军深入,又能有多大作为?伯珪兄信任备稳重,这才委托备与田将军同来,贸然行事,岂不辜负了伯珪兄的信任?”

  刘备脸色当即一沉,救北海,原本是公孙瓒意欲在青州扩大影响的军事行动,公孙瓒决定派援兵的时候,还没得到洛阳方面的消息。

  现在王羽已经盯上了青州,以公孙瓒的脾气,应该是不会再来强争,对公孙瓒来说,青州这地方本来很鸡肋,他的大敌是袁绍、刘虞,扩张的方向是冀州,哪里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青州?

  公孙瓒之所以没下达撤兵的命令,无非是等等看,看王羽会不会率兵入青州,如果来了,正好让刘备、田楷助战。

  刘备对公孙瓒的心思可谓洞若观火,他当然不愿意再次被笼罩在王羽的阴影之下,他想独立完成这次救援任务,以邀名卖人情。同时,他也不想损失太多的实力。

  军中那几百步卒,是他这些年省吃俭用攒出来的老底子,当初勤王的时候,他就有心带在身边,找机会立功,但公孙瓒嫌步兵走的太慢,大手一挥就给留下了。

  结果,在虎牢关的时候,他手下只有两个义弟,想多抓点俘虏,捡些战利品都做不到。

  这件事让他遗憾了很久的同时,也明确了一个道理,这年头,有军队就得在身边带着。虽然带着也不一定能得到机会,但不带的话,就肯定没机会。王羽还不是用几百兵马起家,然后象雪球似的,滚出来了近万精锐?成了举足轻重的诸侯之一?

  宋斌的提议当然不可取,幽州骑兵又不是他的嫡系,救了孔融,名声和好处也是田楷的,自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才不干这种赔本买卖呢。

  反正黄巾贼也攻不下临淄,等天再冷一点,他们也就该躲起来过冬了,那才是自己提兵东进的最佳时机。如果能抓到几股小队的黄巾打打就更好了,顺便还能扩充一下部队。

  张飞揪揪下巴上的虬髯,讪讪的退开,不吱声了。跟大哥讲道理,他从来也没赢过,多说无益。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等了,”宋斌见状,知道事不可为,只能喟然长叹道:“不知道太史壮士能不能顺利到达奉高,何时能将泰山援兵早日请来啊。”

  听到这话,刘备脸上的神情不变,但心情却糟糕到了极点。

  这段时间,每次想到在酸枣时的经历,他就会一阵心烦意乱,本以为对方会留在司隶,两边相隔数千里,一时半会碰不上了,结果,对方居然又跑回泰山,图谋起青州来了。

  那个太史慈也很让人恼火,自己明明把招揽的姿态做足了,他居然丢下一句话,就跑到泰山去了!很显然,此人是没瞧上自己,想要攀高枝儿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可能的话,刘备真心希望对方死在哪个荒山僻岭的就最好了。

  田楷在一边冷眼旁观,并不插嘴。他明白刘备的心思,但却不打算伸手帮忙,因为他从来就没把刘备当过自己人。

  田楷是个实诚性子,喜欢以最直接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完全不受那些大大道理的迷惑,他只知道:刘备在公孙瓒这里,是客卿的身份,吃公孙瓒的粮,花公孙瓒的钱,都用来给自己积攒实力,还经常偷偷摸摸的拉拢自己麾下的将校!

  往好听了说,这叫一时从权;往难听了说,这就是损公肥私,吃里扒外!

  主公愿意照顾同窗,幽州军的损失也不大,田楷也不会过多计较,但指望他把刘备当兄弟,那就是绝对不可能了。

  那个叫太史慈的为啥不理会刘备的招揽?看那样子还生了点闷气?刘备自己不明白,但田楷却一清二楚。要不是公孙瓒只信任身边的老兄弟,看不上外来投靠的,田楷当时就会开口留人了。

  倒是可惜了一名壮士。

  不过,田楷转念一想,却也未必就可惜了,那人奔泰山去了,据说泰山王鹏举看人很有眼光,那太史慈若果真是个人才,他会不会……

  各怀心事间,帐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报……”

  “何事?”田楷扬声问道。

  “泰山出兵来援,共计马步四千余,前锋已至莱芜……”

  “来的好快!”众人都是大吃一惊,离太史慈去泰山才几天,大军就已经到了青州边境?

  “领军者谁?”宋斌大喜,正牌的青州刺史来了!他一到,黄巾贼就算不望风而逃,也不敢继续嚣张了吧?

  “前锋是方悦和秦校尉的骑兵,不过主将却是个没听说过的人,复姓太史……”

  “太史?”刘备差点咬到舌头。

  出兵快倒也罢了,但这太史慈从被招揽到上岗,用的时间也太短了吧?这王鹏举是疯了吗?没错,也许这是个巧合,但太史这个形式实在很少见,天下间哪有这么巧的事呢?(。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