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美国总统带货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我试图去描述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也是个很奇妙的人,我没有当面和他交谈过。

  你们都知道,我向来喜欢在作家们的作品里寻找他们的特质。

  但这次是个例外,我将他的作品反复看了数次,却很难想出作品和它的创作人的相同点。

  我想看到这里的读者,应该都已经买到了你们想看的《达芬奇密码》。

  并且看完了这本精彩至极的……我很难形容它是什么类型的小说。

  侦探?悬疑?惊悚?亦或宗教。

  在讨论米洛这个作者前,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小说的内容。

  在小说里,米洛援引了大量相关的艺术史、宗教知识及历史掌故或野史。

  但他不是简单的引用,而是进行了自我化的改造,使它们获得了新的生命。

  这种挑战传统的做法,最初源于现代主义作家,但在后现代派小说家那里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小说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米洛对达·芬奇的艺术作品——

  如《蒙娜丽莎》《达·芬奇自画像》以及《最后的晚餐》——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

  米洛先是借小说人物之口,对《蒙娜丽莎》中的人物性别提出了置疑,继而指出蒙娜丽莎其实就是达·芬奇本人。

  而《达·芬奇自画像》里的画家肖像,实际上也是一个“雌雄同体”。

  在米洛眼中,这两幅画已不是简单的独立存在,而是两个相互关联具有相互指射意义的个体。

  最有意思的,是……省略865个单词。

  好了,小说的内容说到这就停吧。

  你们只要去书店,花上12.99美元,就能了解到更精彩的东西。

  我们再回来说说一切的开始,它的创作者——米洛·布莱克本。

  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只是是个整天买醉的纨绔子弟!

  是的,没错,就是字面的意思。

  米洛·布莱克本的父亲,约瑟夫曾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

  生于富裕家庭的米洛,整日流连于酒色之间,沉迷在他自己的迷梦里。

  然而这样的日子,四个月前,他突然醒了过来。

  这是因为米洛有一个哥哥,他的哥哥是个圣徒般的人物。

  四个月前,这个圣徒般的人物蒙主恩召了。

  米洛痛哭流涕,甚至因此哭到昏迷,哭到人事不省。

  等他醒来以后,哥哥也下葬了。

  米洛就此放下酒杯,他拿起了钢笔,写起了小说,并取得了显而易见的,让人惊讶的成绩。

  这太让人吃惊了,一个四个月前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子弟。

  却在四个月后,创作出月销量120万本,《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连霸占五周的畅销书作家。

  我非常疑惑,我甚至怀疑……但后来,我和主的牧羊人,尊敬的本杰明·布彻尔主教聊天时。

  主教告诉我,这是因为米洛蒙主福音。

  他受神启,他是祂所偏爱的!

  我恍然大悟,因为除此再无他解。

  米洛·布莱克本,他绝对是主的福音,蒙主恩宠。

  否则那样子的他,原来的那个他。

  又怎么可能写出《达芬奇密码》呢?

  如果可以,我希望他能接受我的专访。”

  ————埃迪·麦克古德里克,《纽约时报》。

  “法克,厚礼雪特!”

  麻省,波士顿。

  郊外一处庄园里。

  克雷格·贝亚德把最新一期《纽约时报》丢在地上。

  仿佛不解气,他还狠狠踩了两脚。

  “埃迪·麦克古德里克吃屎了吗?这样的文章也写得出来?蒙主福音,受主偏爱。”

  “这是米洛那样的人能享受到的?!”

  “法克!”

  客厅里,克雷格·贝亚德显得有些急躁。

  “如果他们是在说帕拉丁,那我还可以捏着鼻子承认。但那是米洛,那是米洛·布莱克本!雪特,他要是能蒙主福音,那我岂不就是天使?!!”

  旁边看着他发怒的智囊皮特,看克雷格有些口不择言后。

  皮特忙出言提醒,“亲爱的克雷格,慎言!你要知道,这不是埃迪·麦克古德里克的一面之词。”

  皮特提醒,“报纸里面提到了本杰明·布彻尔主教。”

  皮特的提醒似乎起了效果。

  克雷格·贝亚德深呼吸多次,花了一分多钟的时间。

  他抑制下自己的暴怒。

  “呼……”克雷格露出嘲讽的笑容,“呵,本杰明·布彻尔主教……其他人不知道,但我们谁不清楚,他就是约翰·布莱克本的弟弟!法克!”

  智囊见他越说越离谱,只好起身检查了一下门口。

  以免有人听到,把克雷格刚才的话传出去。

  这些话内部讲讲没什么事,但要是传出去……

  “好了。不用这样,我已经冷静下来。”

  克雷格表情冷漠道:“呵,他们想玩就让他们去玩吧。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智囊露出笑容:“说的对,这才是你应该有的心态。克雷格,他注定不会再和你有什么重合。”

  克雷格道:“叫大卫他们进来,我们继续昨天的会议。”

  智囊点头出去叫人,克雷格却又看了眼地上的报纸,低低喊了句“法克”。

  那么,我们亲爱的波士顿地方检察官克雷格·贝亚德先生,又为何如此暴怒呢?

  这要从九月一号开始说起。

  那一天,哈佛大学出版社上市了一本小说,名叫《达芬奇密码》。

  这本小说上市的前三天还算安静。

  哈佛出版社对它的宣传力度只是中等。

  但成绩却很不错,上市三天居然卖了三万多本。

  这对一个毫无名气的新人来说,绝对是非常优秀的销量。

  但让它一夜之间,在美国广为人知,第四天日销量暴涨两万册。

  第五天三万册,第六天五万册……的原因。

  是因为九月四号,现任美国大统领克林敦,正好在马萨诸塞州巡访。

  当天晚上,克林敦接受波士顿地区主要PBS成员电视台,WGBH-TV的一档很受欢迎的采访节目时。

  采访节目进行到中途,主持人问克林敦最近有在看什么书。

  克林敦笑着说:

  “哦,今天来的飞机上,亲爱的黛安向我推荐一本很好的小说。很抱歉,我居然看入迷了。在抵达波士顿时,我甚至舍不得下飞机,因为我想看完第四章最后三列的文字,它让我有点着迷。”

  主持人适时问道:“哦,什么样的书?能让您这么着迷?”

  “嗯,名字叫《达芬奇密码》。”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