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滴水不漏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当下的大明读书人,和满清时代的大部分读书人是不同的,这份不同在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没有被刻意的抹杀掉。

  这是个很不可思议的现象,但却是一个可悲的事实。可悲到进入近代后,陈寅恪先生会给历史学系的学生们说,国人了解国史要到日本去学习!

  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为什么短短三百年不到,华夏大地的读书人便连自己民族的历史的都不看了,答案其实不用多说。

  至于由顾炎武开创的乾嘉学派,虽然注重考据,也有著史,但却从未被那个朝廷重视,也不能重视,更不敢重视,然后他们便在一次次的刻意打压中彻底衰落了。

  到了1900年,满清的科举制度才不得不进行一次改革,开始要考一些程朱理学之外的东西,再到1908年颁布了新的私塾条例,允许地方的学校教授四书五经之外的知识,接着,满清就没了。

  站在满清那帮东西的角度来说,它常年的教育政策其实是正确的,因为但凡敢开放那么一点,它们就都别想活了。

  而在这样的对比下,大明的士林其实还是有救的,至少比后来窃取天下的那个玩意儿好很多。

  只是读书人终究是读书人,宋代以来养成的很多习惯已经扎根到骨子里了,如果改变不了,他们只会越来越堕落,堕落到成为彻底的奴才。

  比如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位叫做郑博彦的大儒除了讲述了东汉党锢之祸的起因,过程之外,还非常富有创造性的把这件事和当下的时局联系了起来。

  这操作还真是让朱雄英长了见识,论歪曲历史和岁月史书,自己根本比不上这群人,要不是垄断了报纸的发行权,自己恐怕顶不住人家一个回合的组合拳。

  “奸宦在内,士林匡正,本可以挽救大汉的江山,但桓帝昏庸,偏信小人,更以党锢困厄正义之士,使得大量栋梁之材蒙难,从而导致了国将不国,故而有了黄巾之乱,天下三分。”

  因为《三国演义》在当下大明报纸上的持续连载,对于三国的历史,在场的所有人都自发地重温了无数遍。这样的重温还在士林当中诞生了一批考据党,他们以对比话本小说和真实历史的差别为乐趣,一时间也成为了闲暇时的一份谈资。

  所以当这位郑大儒讲解这段历史时,一众学子纷纷把自己带入到了卧龙,周郎的视角上去,在心里评判起了当下的现状,胆子大点也想着做一做曹丞相的美梦。反正大家都真情实感的想着要安定天下,立不世之功。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想代入凤雏,这大概和没有人想代入张松的道理是一样的。

  老子可是是羽扇纶巾的风流才子啊!

  “其实我们若能冷静旁观这段历史,便能从中看到另一番景象。”郑大儒提高了自己的音调,“昏君和阉党是必败的,他们只能凭借屠刀取得一时的胜利,但最终他们还是无力去应对天下的混乱。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将目光看得更加长远,不要计较短暂的输赢。就如同汉末的士人一样,被困厄乡间又如何,最后安定天下的依然还是他们。”

  朱雄英扶额苦笑。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党锢之祸也是如此,朝廷既然不屑于任用士人,那士人归乡回家便可,没必要多做纠缠,这样才能保存自身,积蓄力量,待天下有变时,振奋而起,匡正朝局,救万民于水火!”

  台阶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众学子们纷纷激动不已,眼中染上了找寻到人生目标的明亮光彩。

  “先生所言正是!”

  “吾辈不应屈服!”

  “静待时机,匡扶国政!”

  每一句的欢呼其实都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这科举考试变成现在这样还考个屁啊,不考了,回乡!当下朝廷的做法就是新的党锢之祸,就是在用那些旁门左道限制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栋梁之材。所以正如郑大儒说的一样,大家不必在意,只需要回乡静候,等黄巾之乱来了,朝廷就会回归正道,重用我们了!

  “殿下!他们这是要罢考啊!”周兴凑到了朱雄英的耳边,轻声说道。

  朱雄英淡淡地点头,看着眼前这仿佛传销公司办年会的场面。不免在心中感叹,这些人做事的谨慎。

  按照他原本的设想,罢考这种事出现的概率是很大的,但煽动罢考的方式应该是某个大人物站出来,直接向学子们痛陈利害,让这群人干脆的去冲击皇宫。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但朝廷还能找到具体的目标,具体的领头人可以去打击。

  可现在事情的走向超出了朱雄英的预想。现实是真有大儒出来了,但人家只是在讲解历史。再联想到那些分发邀请函的卖报小孩,这一步直接保证了幕后策划者,不会和即将被掀起的任何政治风浪产生丝毫的瓜葛。

  是啊,这就是宋代以后皇权要面对的问题,门阀士族这种具体的敌人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松散的,没有实体的,甚至不可名状的群体。

  “殿下,要不要抓了此人?”周兴小声地问道。

  “你凭什么抓人家?人家只是在讲历史而已。”朱雄英苦笑道,“你现在抓了他,这些坐在地上的读书人明天就敢把大明贡院给围了。”

  周兴一愣,他突然间觉得这种事好累,还是战场简单一些。

  朱雄英也是有些无奈地一叹,叹自己之前还嘲笑人家没有新意,结果人家是滴水不漏,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把柄。

  他能预见到,当今晚发生的事传到自己爷爷的耳朵里后,动刀就会是一个放到桌面上的选项了。可动了刀,之前一切维持朝局稳定的努力就白费了,这次大明的科举也就真成党锢之祸了。

  朱雄英并不怕动刀,但现在动刀的代价过于巨大,他不想把大明变成满清。

  于是他抬起了手,对着坐在台阶上的郑博彦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这个举动,自然被郑博彦看在了眼里。

  他原本以为这个不懂礼数的小公子是在认同自己,心里还生出了一丝宽慰,想着抽空去见见这个孩子的家长,当面提点一番。但紧接着,他就看见这个小屁孩的手腕缓缓翻转,大拇指从朝天,变成了向下。这一瞬间,他的心禁不住陡然一跳。

  为什么会发慌呢?他问自己。

  朱雄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接着抬腿走到了面前的桌子上。他的位置在人群边缘,除了郑博彦外,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的这一举动。

  “让现场安静一下。”朱雄英对周兴说道。

  周兴点头,向前一步,深吸了一口气,随即便是一声虎啸般的大吼,响彻全场。

  “安静!”

  霎那间,所有人都被吓得一个激灵,纷纷转头,看向了手握刀柄的壮汉,和站在桌上的孩子。

  朱雄英微微欠身,随即,淡然的目光锁定到了郑博彦的身上,“先生,你读了满肚子的圣贤书,应该是个道德高尚的人,但为什么要在这里用这样的言论坑害大家呢?”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