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小李广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在慕容彦达面前得以自荐之后,李鄂也不客气,直接就将二龙山的架构说了出来。

  说二龙山的架构,就跟他给慕容彦达呈上小样差不多,他这边纳了投名状,慕容知府一样要有取信手段。

  帮着鲁智深、杨志、曹正,或铲掉人命官司,或消除相府龌龊,或抹除禁军债务,就是慕容知府要纳的投名状了。

  “李鄂,你的见识不错,眼界也不错。

  既然想带人去汴京搏军功,那军中武艺还是要精熟的。

  你所说鲁达、杨志、曹正三匪,杨志杀人之罪已经被惩处过了,失落生辰纲的罪责,这次也能由宣德炉补上。

  至于鲁达、曹正之事,无人举报便是无罪之身,钱财本府也不甚多。

  以你的见识跟眼界,还债不难。

  青州府能给你的除了一千贯大钱之外,只有物料。

  人情堪磨,本府可以为尔等遮蔽,财货的官司,还是需要尔等自去解决。”

  李鄂的要求,慕容彦达也不是通盘点头。

  如曹正在禁军欠下的债务问题,这位青州府只会帮忙说和,至于债务,就不干慕容彦达什么事了。

  就跟李助、李二兄弟,步入江湖差不多,刀剑度牒,相府会无偿支持。

  但想要从相府捞钱,那就是想多了。

  “我等全凭恩相差遣……”

  目的基本达到,事情大差不差,李鄂应了慕容彦达一句,就想告辞回山,却被他抬手止住了言语。

  “莫要心急。

  下面的吏员筹措物料,还需几天时间。

  二龙山的匪徒却要尽早安排。

  府城之外,有一处荒地,下面的吏员几次相争未果。

  此次倒是让你得了便利,让寨中那些无用之人,做府衙庄客吧。

  城外清风寨花荣,使得一手好银枪,且有一身好弓法。

  只是此人浪荡成性,喜交江湖匪类。

  接洽二龙山之事,就由他来可好?

  本朝自英宗、神宗之后,西军、禁军就有些弓马废弛了。

  武人凭弓马搏富贵,媚上非是武人搏功之道。

  尔等出自江湖,不习军中武艺,若是能学了花荣本事,不失为上进之道。

  物料之外,本府另行拨派十副强弓千羽箭矢给你,尔等进京之后,也要时时习练武艺,莫要忘了自家出身在哪……”

  与李鄂的敷衍不同,慕容彦达真的将他当做了下在汴京的一枚棋子,期许还是有一些的。

  虽说履职青州府的时间不长,多半时候也不涉俗务,但对青州府上下,慕容彦达也有自己的认知。

  吏员办事不利,武官勾连江湖,也是青州地方不靖的原因。

  收二龙山匪徒为府衙庄客,说白了,这些人就是慕容家的庄客。

  有李鄂、鲁达等人的关系在,慕容彦达也就多了一股府衙之外的势力。

  对李鄂而言,面前的慕容彦达无非一步台阶而已。

  知府大人的推心置腹,无非是为了增加他的利用价值而已。

  只要能顺利带着鲁智深、杨志、曹正等人以正常的身份到了汴京,他们脚下的路,自然而然就开阔了。

  至于接下来的三山汇聚打青州,会不会发生,就跟李鄂无关了。

  慕容彦达能提前进京避过此劫,算是他命好,避不过,有相府跟慕容贵妃,对李鄂来说也够用。

  兴许到了汴京之后,这两方势力,他还用不上呢!

  不经靖康之变,大宋规矩就在,不是几个人可以翻覆的。

  进京之后的几年,对李鄂等人,也不过是求存而已。

  “全凭恩相吩咐……”

  见李鄂两次回答都有些敷衍,慕容彦达也没再多说甚么。

  江湖匪类就是这样,即便有些见识跟眼界,但也就那样了。

  京城居大不易,数及历朝历代,一国都城,从来都是搏功名寻富贵的所在,而不是小民安居的乐土。

  有了慕容彦达安排,李鄂跟曹正、石岁寒在青州府城多住了一夜。

  第二天下午,得了新差事的石岁寒,就跟着押运物料、接收二龙山的清风寨人马,出了府城。

  “不知是二龙山上哪位哥哥当面,花荣这厢有礼了。”

  众人出得府城之后,头前打马而行的花荣就折返回来,冲着李鄂跟曹正拱了手,问起了两人来历。

  “花知寨,李鄂兄弟是鲁达哥哥指认的二龙山三当家。

  许多事情,还是到山寨再说吧……”

  清风寨花荣,跟二龙山的鲁智深虽说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书信上的往来。

  但江湖之中,花荣还是知晓鲁智深、林冲这类人物的。

  如慕容彦达说的一样,年纪轻轻的花荣跟李鄂一样,识不得世道艰辛。

  一个李鄂,只知汴京是乐土;另一个花荣,却是只向往江湖任侠。

  朝廷之弊在哪,慕容彦达这类文人,多半门清。

  大宋自英宗、神宗之后,军纪废弛,也在慕容等人的眼中清晰可见。

  只是,对外么,花点钱可比打仗简单多了。

  与其养着一群需要时时戒备的骄兵悍将,真的不若如本朝太祖、太宗一样,每年积一笔钱到封桩库之中以慰四夷。

  真要打仗,每一仗的花费,都要多过每年的岁币。

  兴亡更替,文人们自史书之中看的明白,朝廷财税支出,大头在哪,文人们也大概清楚。

  贡岁币虽说失节,但总好过战败之后的惶惶然。

  不见自太宗大败高粱河之后,辽军的攻势也是每况愈下吗?

  强国强兵不过两三代,真正的安稳持续,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才是天下正义。

  似李鄂、花荣这类人,在慕容彦达等文人的眼中,不过可用一时的粗鄙武夫而已。

  “李鄂哥哥与诸位哥哥为何要舍了二龙山?”

  曹正的敷衍,不足以消弭花荣心中的疑问。

  在他看来,与其受朝廷辖制,真的不如逍遥江湖快乐。

  “落草只是无奈之举。

  真有活路,谁会于山野之间过活?

  花知寨,你这一问,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车上的美酒、咸肉,寨中多半人,好久没有吃上了。”

  花荣的疑问,李鄂给他做了解答。

  除了铸造宣德炉的物料之外,慕容彦达还给了二龙山酒肉等吃食,算是对解散山寨的犒赏。

  任侠之人,多半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寨生活,可真正上了山寨,就不是想的那么回事儿了……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