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两边合作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三千担粮食,只多不少。

  刘豫中也有高人,学赵九龙那套。

  一万两银子,全是铜子。搞了好多箱,也不嫌麻烦。

  看得大家直流口水。

  刘豫的诚意很足,仅带了几个随行官员,毫不犹豫走进白风寨。

  “以前之事,皆是奸人挑拨,我向赵大人、各位赔罪。”

  “以后,我们愿与义军一道,为保国抗金,做出最大贡献。”

  赵九龙看不出有假。上次他的确太过分了些,一来就想着夺人家的大权,这次没敢如此:

  “我们准备将义军和济南军合二为一,刘大人以为如何?”

  赵九龙还想试试,刘豫想也不想:

  “此事我想过,已上书朝廷。有赵大人在此坐镇,想来朝廷一定同意。到时,我只负责政事,大人管军。”

  陶庸也被感动到,刘豫说的这些,他们也没想到。

  的确要让朝廷同意,才更有说服力。

  赵佶只是个孤家寡人,赵构再得位不正,背后却有一个朝廷。

  谁说的更正规,根本不用说。

  “刘大人顾全大局,乃我济南百姓、大宋百姓之福。”

  刘豫虽未说其它事,赵九龙再没表示?他的人也看不惯:

  “来人,将刘大公子请来。”

  刘豫后来没被折磨,只是太不安分,一直被关在牢里。

  看到刘豫,像个受委屈的孩子,大声哭述:

  “爹,你总算来了。快派人将这帮反贼抓起来,替孩儿报此大仇。”

  “啪”一声大响,刘麟脸上出现五个手指印。刘豫恨铁不成钢:

  “你这逆子,若非赵大人大肚,你早就尸骨无存,还不跪下向赵大人赔罪?”

  刘麟被打懵,怕刘豫不知道:

  “爹,他们将那两百骑也招过去了。”

  刘豫又要教训,被人拦住:

  “都是抗金,投他们我们又有何区别?”

  赵九龙已基本不怀疑,刘豫这样子,他看不出有假。

  “那两百骑兵也是如此想,唉,我推了几次,实在无法推掉才答应。”

  两边一团和气,众人无不大喜。陶庸建议:

  “今是我济南府众人大喜之日,赵大人才华横溢,何不留墨以示庆贺?”

  “陶老说得是,赵大人那首满江红,连许多金人也能背诵。”

  连徐蕾也一脸期盼。

  赵九龙暗自心急,他一个搞美容的,就那点学问。

  这场面要写爱国诗词,他虽能记得些,都不全。

  肚里根本没完整的货,将这好事推给刘豫,对方只答应:

  “我愿为赵大人执笔。”

  “如此最好,”陶庸接道:

  “有两位大人精诚合作,何愁不能收复河山、报仇雪恨?”

  升级到团结的高度,赵九龙不好再推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刘豫唰唰写完,还在提笔等赵九龙的下一句。

  “没了。”

  “没了?”刘豫呆住。

  文天祥这首诗,赵九龙只记得这一句。

  “这样的诗,当大家合之。我只出这句,大家参预更有意义。”

  “赵大人说得是,大人这句写得太好,简直是千古绝喝。”

  “虽只有短短两句,其拳拳爱国之心,不在满江红之下。”

  大家狂吹一通,连陶庸也大赞不已,吹得赵九龙都不好意思。

  徐蕾美目流转,对赵九龙的爱慕,更深一分。

  “赵大哥写得太好,怕是无人能和。”

  看了眼在苦苦想诗的众人,赵九龙暗自汗颜,只能在心里对不起文天祥了。

  “天下才学之士,胜我者众多,定会有人和之。”

  和徐蕾想的一样,虽有些人接完这句,都不让人满意。

  赵九龙怕再让他献丑,提前开席。

  结果他又破例,喝酒时,不时看一眼吕崇胜。

  刚才他提醒过吕崇胜,万一再醉,一定不要将他交给任何人。

  只有刘麟,实在吃不下这顿大餐,愤然离去。

  第二天酒醒,赵宣和找到赵九龙:

  “我们查过,刘豫送来的粮食都没问题。”

  赵九龙无语,刘豫怎么也是要当皇帝的人,虽只是个伪帝,绝对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铜子你们数清没有?”

  ”还在数,”赵宣和穷怕了,真让人在数。

  “刘豫虽看不出虚伪,有一事我很担心。我们组建义军,万一赵构下旨,让我们的军队归刘豫管,如何应付?”

  赵九龙呆住。现在他打的是赵佶的名号,刘豫的后台是赵构。

  虽没闹开,赵佶这对父子的冲突,迟早会发生。

  现在赵构的威望,已超过赵佶。

  刘豫无论从任何角度,很有可能向赵构讨这样的旨。

  先收他们的军权,再打赵佶的主意。

  一旦赵九龙不遵从,他们的冲突又会爆发。

  “看来,我们得早作准备才行。”

  赵宣和点点头: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必须抢过济南府的大权,我们自己作主。”

  ……

  汴京,被赵九龙两次大闹后,还不如普通州城热闹。

  梁敬很聪明,金国给他规定时间抓凶手,抓不到就要取他性命。

  他找了个忠心的手下冒充凶手,编了一个不错的故事,替他送命。

  梁敬虽逃过一劫,因这事,已和皇位无缘,只在金国统治下的汴京,当了个文官。

  对赵九龙的恨意,更上一层楼,一直在查找他的行踪。

  高海被杀后,完颜阇母已带兵赶回汴京坐镇。

  这天,梁敬匆匆赶到。

  “大帅,下官打听到赵九龙的下落了。”

  完颜阇母口水都喷到梁敬脸上:“他在哪里?”

  “在济南府白风寨组建叛军,想对付我大金。他打的是赵佶旗号,赵佶很有可能也在济南。”

  梁敬的消息非常灵通,这事暂时还未传到汴京,已被他打听到。

  “听说有不少人投他,大帅,此人威望太高,绝不可让他再发展下去。”

  完颜阇母不用梁敬提醒。他们已怀疑,赵佶是被赵九龙所救。

  现在不只是赵九龙,还加上一个赵佶。

  这两人的份量,足以让完颜阇母改变战略布置:

  “点齐兵马,向济南府进军。”

  “大帅,我们可以两头进行,”梁敬已想好计划:

  “听说他和济南知府刘豫不和,还绑架过刘豫之子。刘豫是我旧识,我可以去说服。”

  完颜阇母大喜,拍了拍梁敬的肩膀:

  “你要能办成此事,我保你当中原皇帝。”

  梁敬直接跪下:

  “大帅放心,下官一定办成此事。”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