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一年,德庆侯廖永忠因谋反罪,全家赐死。这是大明建国后,死的第二个开国功臣。而且还是在同一年。一时间,风声鹤唳,淮西武将们人人自危。朱元璋也借着这机会,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这些淮西勋将们手中收回兵权。口中喊着知道更多内幕的廖俊军,还被关在锦衣卫的大牢里。在这个时候,但凡有人敢说一声不字。那么等待他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从结果来看,这场兵变对大明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好事。而且让矛盾爆发出来,远比将矛盾强行按下去要好得多。存在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矛盾,让矛盾越积越深。就像是两口子有矛盾,很多时候吵一架,把话说开了,疙瘩反而解开了。如果每次面对矛盾,都不处理,不断积累,直至真正爆发的那一刻,事情将完全不可收拾。这一次动乱仅仅只是发生在京师右掖军,已经属于大幸。当然这其中也是因为蓝玉他们并不是真心要谋反的原故,不然真的全国各地开花的话,一时间还真不好处理。即便镇压了叛乱,可这些年好不容易让大明百姓过上好日子,又要受到战火摧残,这显然不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朱标这一边,开始利用报纸这一载体给这些洪武老兵唱赞歌,宣扬洪武老兵为国奉献的精神,同时介绍洪武勋章代表的荣耀。这些年一直跟在杨宪身旁,朱标如今早已明白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也能够熟练运用。身在扬州的杨宪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给军人以最高的尊重,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应该做的事情。杨宪放下手中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决定给朱标再添一把火。他让手底下人,编了一个个描述大明开国,这些老兵们如何牺牲流血,无私奉献的话本。然后再交由全国各地酒楼茶肆的说书人进行宣传。这一支说书人队伍,杨宪养了很久了,就是为了日后有需要的时候,打宣传战用的。当初接收沈家酒楼产业,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这个服务。洪武十一年,秋。大明的第一科征兵,终于正式在天下各郡县拉开了帷幕。扬州。瘦西湖畔,一个庄严巍峨的军区大院前已然挤满了人,外面还有更多的人在往这个方向涌来。天空飘着细细的秋雨。两个人撑着雨伞,并肩而立。要知道自古以来,扬州一直就被称为烟花之地。古人用“烟花”来形容柳如烟、花似锦的春景,烟花三月下扬州,为的就是买春。繁华,可却散发着靡靡之气。可在杨宪这些年的治理下,扬州却完全脱胎换骨了一般。冰冷的秋雨下。街头巷尾到处都是人挨着人,伞挨着伞的场景。这些人今天来此,全都是奔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从军报国!看着这一幕,朱标不由得有些感慨,看了身旁的那个男人一眼。这个男人,又何止是让扬州脱胎换骨,根本就是让整个大明脱胎换骨!“京城那边,应该也开始第一批征兵了吧,太子殿下不在那边主持,真的没事吗?”杨宪开口轻笑道。朱标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京城那边有我父皇在。”朱标看着远处那些少年儿郎,他能够无比确定这些人并不是因为年龄到了被逼无奈强制入伍,因为这些少年郎一个个眼里都有光。朱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所想。“杨卿是从一开始,就已经看到了如今这一幕会发生是吗?”杨宪开口道:“薪火传承。”在杨宪眼中,只要给这些大明军人该有的荣耀,让全天下的百姓知道,如今的天下是靠谁打下来的。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大明建国已经十一年了,那些被大明军队从元人手下保护的娃娃如今也已经长大了,他们将会踩着前人的脚印继续往前,去保护更多的大明子民。”听了杨宪的话,朱标心中大为震撼。此刻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朱元璋会让那些老兵延迟退伍,让他们在退伍前与新兵最后见上一面的原因了。就是杨宪所说的,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薪火传承。在这件事上,很显然,朱元璋和杨宪想到了一块。“对了,太子殿下,我给咱们大明军队还创造了一首军歌。”杨宪忽然停下了脚步,开口道。“军歌?”朱标开口道。杨宪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大秦的《无衣》、西汉的《大风歌》、东汉的《马踏燕然》、大唐的《秦王破阵乐》,这些都是军歌。”“我们大明同样需要自己的军歌。”军歌是军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军队的精神文化,而且对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昔时笔,着我战时衿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呼战歌齐从军!”“高呼战歌齐从军!”“.”杨宪忽然唱了起来。一旁的朱标听着听着,只觉心潮澎湃,到最后更是生出头皮发麻的感觉。朱标猛地抓住杨宪的手,开口道:“杨卿,这歌叫什么名字。”“就叫从军歌吧。”杨宪开口道。事实上,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首只有词没有曲的歌,杨宪用的是新四军军歌的调子。杨宪自己最初听这歌的时候,还是因为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头阿译长官带头清唱的那个版本。即便两世为人,杨宪依旧还记得,当时的他就是如今朱标这个反应。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团结奋进,好男儿报国就在今朝!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努力,大明征兵工作终于下了帷幕。一个个少年郎,也终于要在今天真正进入军营,真正成为一名大明的战士。而今天同时,也是洪武老兵们退伍的日子。京师,中军大营。“前辈,您今天是来参加退伍大典吗?”一个刚来军营的新兵,看着身着便服的一个老年人,开口问道。老年人回过头,看着新兵那张稚嫩、充满朝气的脸庞,开口笑道:“是啊。”对方转头的瞬间,新兵也看清了老年人的样子。皱纹满面,两鬓斑白。新年心中不由生出感慨,这个年纪都足以当他爷爷了,可还在为大明保家卫国,实在是太令人敬佩了。老爷爷,一定立个很多军功。“前辈,您怎么现在才来,退伍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现在就带你去现场。”新兵热忱道。老年人点了点头,开口道:“那就劳烦小兄弟了。”新兵带着老年人,一路小跑,来到了退伍大殿会场。“少年郎为什么参军?”校场前,老年人停下了脚步,看着新兵开口问道。“我叫张武,参军为保家卫国,敢问前辈尊讳?”新兵开口问道。老人笑着回道:“好一个保家卫国,咱姓朱,名重八。”“朱重.”念到一半,这名新兵出自本能闭上了嘴,脸上满是震惊之色。只是当他回过神来,朱元璋已然往校场中央走去。那些早已等候多时的将官看到朱元璋后,立马跑了过来,行礼道:“陛下!”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无需多礼。退伍授勋仪式正式开始。朱元璋、徐达、汤和等一众将领,给这些退伍的军官士兵们授勋。所有刚入伍的新兵全程观礼。退伍大典结束后。朱元璋站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做着最后的讲话,他伸手指向军营的大门,看着新兵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大声开口道:“你们的前辈,用无数的生命与鲜血,驱逐了元人,打下了这片江山。”“从今天开始,他们把手中的火炬交到了你们手中,当他们踏出军营的那扇大门起,他们也成了你们需要拿命护着的人!”观礼的新兵们整齐划一地站直了身子,嘴里大声喊着:“保家卫国!保家卫国!”于此同时,军中乐队也跟着唱着军歌。荡气回肠的军歌在军营上空回荡。“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就在今朝!”军队改革,就此完美落下帷幕。这一支有传承、有信仰的大明雄狮,日后定当在这世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朱元璋心里无比确定。当日廖俊军供出了一份参与这场动乱背后的人员名单。朱元璋只是让手底下锦衣卫去秘密调查,并未声张。数月时间过去后,所有人都以为这场风波过去。只有胡惟庸心中清楚,以朱元璋的为人,不发作,只有可能是没有找到决定性证据,抑或是等着以后更好的时机再发作。因此胡惟庸心中的危机感,也跟着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近些日子,不仅仅是军务,就连朝廷上很多重要紧急的事情,朱元璋也都在军机处商议。很多时候,他们中书省真就成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传话筒了。这一日,胡惟庸的府上迎来了一个客人。胡府,密室里。“回去告诉你们的大将军,现在时机未到,现在仍然需要蛰伏。”胡惟庸老神在在地靠在椅子上,端着茶杯,轻轻磕着茶沿,也不喝,就听响。“让你们将军把心放进肚子里去,只要你们不给大明出兵的理由,我会从中斡旋。”此时单膝跪在胡惟庸身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来自东瀛幕府足利尊氏大将军的手下。除了死敌漠北外,无论是之前的高丽,还是最近的小琉球岛,在胡惟庸看来都是自作孽。只要东瀛足利尊氏听他的话,不主动挑起争端,胡惟庸有很大的把握,能够阻止朱元璋向东瀛出兵。理由有很多,大明朝建国后,连年征战,收服云南、辽东,对外又扩张了漠北、高丽、小琉球岛,需要休养生息,短时间内,实在是不宜轻易动用战争手段了。还有就是,东瀛没有做任何错事,甚至为了对之前那些浪人倭寇扰边表示道歉,还献出了石见等地给瀛王朱樉扩充封地。如果在这种时候,大明出兵的话,会引起周围所有小国的恐慌。还有就是东瀛毕竟远在海外,随意发动战争,结局还是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在胡惟庸看来,每一条理由都能够站得住脚。大明周边这么多国家,在胡惟庸看来,最有利用价值的就是东瀛。不仅仅是因为东瀛的国力,还有东瀛的野心!当初胡惟庸在得知东瀛靠着自己,研发出了新式的火器之后,是着实吓了一跳。不过后来,经过了解后,发现仅限于洪武步枪。不过即便只有这一点,也足够惊人了。“是,胡相国。”黑衣忍者,跪在地上,开口道。胡惟庸沉默了片刻,接着开口道:“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年,你主人期待的那一天就会到来。在这之前,需要好好积蓄力量。”“不仅仅是新式的枪械,火药方面同样需要革新,配方无法直接搞到手,不过我可以搞到火药,你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破译研究。”“至于东瀛那边,让你们将军与朱樉打好关系,毕竟他就身在东瀛,要是让他给察觉出什么端倪来,那就前功尽弃了。”“是!”黑衣忍者,脑袋压得更低了。毕竟在他面前的,可是大明帝国的宰辅,带给他的压力比他们的将军足利尊氏还要来得大。胡惟庸开口道:“之前的红袖招计划继续,让他把范围再扩大。还有,告诉你们将军,如果能够在一个人身边安插下钉子的话,胜过无数人。”“敢问胡相,这个人是谁?”黑衣忍者开口问道。“杨国公,也就是当初征服漠北的大明神侯。”“杨宪!”
第341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4k)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