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现场诊疗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这个说法浅显易懂,逻辑貌似也顺畅,让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禁哑然,对呀,中医药可能不科学呀,否则我们古人的寿命怎么这么短。”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这个所谓寿命数据,最早出自于林万孝发表在《生命与灾害》1996年第005期上,一篇名为《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文章。”

  “文章中如是道:夏、商时期不超过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

  “这样一个递增式的数据,看起来也较为合理。其实完全是胡编乱造、毫无依据、荒谬之极。”

  “我们先看看,《生命与灾祸》杂志是什么样的性质,是否可作为学术引用的权威理论和参数。这本杂志,是沪上民防办主管、1998年后又改名为《民防苑》的低级科普类期刊,主要受众面是中小学生。他们的编审人员,也大多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编辑。”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杂志刊登的文章,哪有什么严肃性,更何谈什么学术价值。”

  “当然,也有对古人寿命较为乐观分析的书籍,这便是199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人口史专题研究》的概略统计,二十四史中人物的平均寿命,西汉60.5岁、东汉64.5岁,三国时57.3岁,西晋时52岁。”

  “隋朝国祚短暂,战争频繁,平均寿命也有55.3岁。到了唐朝,平均寿命更是提高到空前的65.6岁。五代十国乱世,平均只有61.8岁。”

  “宋朝64岁,元朝64.9岁。明清两朝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人们温饱得以解决,明朝平均寿命达到了70.4岁,清朝更是罕见地达到了71.3岁。”

  “如此数据,我也暂时不能完全肯定。但我们再来看这么一组数据,现代历史学家对墓志铭做过统计,据对唐代5100个墓志铭中5053个样本统计,唐人平均年龄59.3岁。宋代4783个墓志铭统计,宋人去世时平均年龄为61.4,另据2944个明代墓志铭统计,明人平均年龄为67.6岁。”

  “这组数据虽然与二十四史、以及刚才说到的书籍数值很接近,但统计还是存在相似的样本基数不够的问题。但至少说明,古人寿命远非不到30岁那么短暂。”

  “《黄帝内经》中记载,黄帝曾向歧伯请教,说:‘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从这个对话中,我们了解到,黄帝时代国人的年龄已经过了50岁,就算加上战乱等原因,怎么都不至于打对折到20岁吧?”

  “《礼记》中记载,男子十岁叫做幼、二十岁叫做弱、三十岁叫做壮、四十岁叫做强、五十岁叫做艾、六十岁叫做耆、七十岁叫做老、八九十岁的人叫做耄。”

  “《礼记》是延续周礼的制度,规定四十岁强的年龄,正是做官的年龄做事业的年龄,如果按照古人寿命是20-30岁的观点来推论,事业还没开始人就没了,岂不荒唐?五十岁艾的年龄开始参与管理国家政事,如果按照古人平均不到30岁的寿命,岂不是几乎没有人能做国家元首,即使有少数人活到50岁,也不会有选择的余地,因为就这么几个人。”

  “杜甫48岁时有一首名作《赠卫八处士》,其中写道‘访旧半为鬼’,意思是他的亲朋故旧之中已有一半人去世了。换句话说,50岁左右,还有一半人活着。”

  “综上所述,无论哪一种记载或分析,都要比林万孝的所谓文章,更要接近事实。可惜,这个人的所谓科普文章,竟然成为了西方势力攻击中医药学说的重要依据。”

  “事实上,论述一个堂堂华夏文明几千年历史,各朝代的人类寿命,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浩大工程。涉及到考古学、古汉语、历史学、人文学、人口学、统计学、逻辑学等方方面面的专业领域。可以想象,一个非著名作家,随意编写出来一篇文章,有什么可信度,不是胡编乱造是什么?”

  “古代各地风土人文差异巨大,更没有系统性、详尽的人口统计资料,古人年龄只能零零散散地从二十四史、墓志和一些人物志中搜集。而有年龄记录的往往都是名人,样本基础并不广泛,无法代表全部人群。”

  “其次,寿命与战乱、灾荒、瘟疫等都有非常大的关系,而战乱中死去的大多是青壮年,而灾荒、瘟疫中死去的,很多都是婴幼儿,所以更是增加了统计学中数字模型构建的难度。”

  “我们再说一说皇帝和大臣们寿命偏短的问题。不管在中国哪一个朝代,相比于平民等中低阶层的人而言,他们的寿命似乎普遍较低。”

  “如果我们以历朝历代皇帝的平均年龄放在一起作对比,就会发现皇帝平均寿命相对较高的朝代为清朝、宋朝和唐朝,然而即便这三个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再高,也仅堪堪超过50岁,与战乱年代古人的平均寿命数值没差多少。”

  “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们,即便一个皇帝再圣明,也会有居心叵测之人妄图取而代之,长期的精神压力,使得很多皇帝在壮年之际就已经驾崩了。”

  “至于官员,职位高的需要和深不可测的皇帝打交道,职位低的既要看皇帝眼色,还要想方设法地讨好官职较高的人,且过程中还不能被皇帝发现,不然就是‘结党营私’,在长期的心理压力之下,他们实在是很难长寿。”

  “其实,现代心理学、医学都证明了,人的寿命除基因、环境、医疗条件等因素外,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因子。加之,皇帝都是后宫三千,大臣们也都是三妻四妾,综合这些因素,皇帝和大臣们,寿命怎么能长久。”

  “古人寿命统计,最直观的一个例证,便是于1993年出土于苏省LYG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的汉墓简牍,这是汉成帝元延一到三年期间(公元前12-10年),东海郡上奏给长安朝廷的述职册。”

  “述职册中包括一份人口统计表,东海郡当时下辖38个县,算是大郡。以山东郯县为中心,包括今天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

  “人口数是这么记载的:男子706064人,女子688132人。年80岁以上33871人,6岁以下262588人,总人口1454196。值得注意的是,80岁以上的人口有33871人,竟然占总人数的3.2%。90以上的也有11670人,占总人数的0.8%。按此记载,西汉末年东海郡的长寿人口非常可观,在90岁以上人口比例上,超过了现代最长寿的国家倭国。”

  “这批简牍作为西汉末年内郡政府的文书档案,其细致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等,的确为过去所发掘的五类汉简(酒泉、张掖、武威、罗布泊等)中所仅见。”

  “这批文书档案出自一个确切纪年、明确身份的西汉东海郡功曹史师饶的墓中。文书档案,包括私人文书和汉赋佚篇都是墓主人生前特定地位应该掌握占有或保管收藏的档案和资料,完全可以排除随意制作的可能性。”

  “那么,现在还有人说,中国古人寿命短,是事实吗?由此,寿命短是因为中医药不科学的说法还成立吗?”

  课堂上,众多学生听得瞠目结舌。只有亲耳听了他的讲座,才知道他的博学,更知道了现在社会上,人云亦云的荒谬。

  那些老中医、教授们听到这里,更是激动不已。

  这些年,西方势力对中医药的打压从来没有停止。而中医药在自己的发源地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反而在倭国、南鲜国,甚至不少西方国家,却越来越兴旺。

  包括西方那些大型药企,无不在暗中研究、仿制纯天然的草药制品。而这些都来自不断流失的中医药。

  接下来,马速又阐述了中医药学说的原理,特别强调了和西医从医理上就是完全不同的体系,所以,那些中医黑总是以什么数据、什么标准来衡量中医学说,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讲座时间,就在马速引经据典,加之言之戳戳的各种病例剖析中,飞快流逝。最后,马速留了半个小时的互动时间。

  在座学生和老师们中,随机邀请了了20人,上讲台上来,马速现场给他们进行诊断。

  几乎是10秒钟一个人,不用诊脉,仅用“望”,便精准诊断出他们的病患,或者亚健康存在的身体反应,让在座的上千人,都见识了中医的伟大。

  人们更是直观认识到,在没有任何设备、仪器的辅助下,甚至不用号脉,无论是准确率还是诊断效率,都是西医完全无法比拟的事实。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