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人如换刀,何况皇位更迭。
马速理解众人心情,于是耐心给众大臣及将领阐述了他的理由。
“首先,接下来的西征,后勤线若从中原核心区计算,将长达上万公里。这就让大军无时不刻面临后勤补给上的困境。只有朕御驾亲征(飞行速度和无穷无尽的空间装载能力)才可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其次,太子已是不惑之年,正当年富力强之时。且太子这些年监国,品行业绩俱佳,何不乘这内阁届满之时,名正言顺,改天换日。”马速从信息大爆炸时代过来,也读过一些历史,深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儿子继位,就应放手让其自主,否则儿子就是儿皇帝,满是羁绊,无法施展手脚,时间一长,父子生隙,亦为常事。
何况,内阁候选人与儿子是同龄、或同代,自幼便习得“新学”(来自书院的现代系统知识),思维方式与上一代“半路出家”的学子,毕业后成长起来的大臣及武将们,多少还是有些差异。哪怕自然代沟,也是正常。
马速并不愿以自己的思想约束他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就天经地义,何苦栽树时要去制约乘凉人的思想。
“而且,朕20岁学成出山,现在已近耄耋之年,60年来无一日懈怠,实在有点倦了。人生苦短,谁都不能贪恋旅程中某处小风景而驻足不前。”
“再者,……”
马速连串理由说出,让一众老臣无以辩驳,只得默然。
其实马速心中还有些理由没有说出来。这个世界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他要腾出处理政务的时间,去探索这个世界的隐秘,为大中华江山保驾护航。
远的不说,就即将开启的二次西征最终目的地欧洲,正处最为黑暗和混乱的中世纪。然而,就是这样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蔑伦悖理、战乱不止的地区,再过些时间,就突然诞生出强悍的海盗文明,全球掠夺、殖民暴富。且因大航海而引发工业革命,从而又促进航海和工业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短短几百年时间就称霸全球。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反观华夏几千年的文明,均是有迹可循,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对比欧洲如此异常的突变,若说其中没有蹊跷,恐怕难以自圆其说。
马速有预感,前世有关欧洲的历史知识,在射雕世界无法参考,毕竟前世的欧洲历史,都是后人编撰,其真实性,只能“呵呵”。
他得花费一点时间,亲自去欧洲地区探索一番,搞清楚这些秘密,否则中华大军贸然挺进欧洲地区,或许将遭受较大损失。
大华24年(公元1203年)9月9日,马速昭告天下,禅位于40岁的太子马晶。但大中华并不会改元(变更年号),一直将延续。
禅位后,马速第一时间,和韩小莹便搬离都城燕京,回到厦门。
处理完一些事务后,马速并未立刻启动第二次西征,而是遍访原南宋、金朝、西域等地的名山大川,以及各处秘地,与隐世门派和各教派。
与这些地方的顶层人物一番“友好交流”后,马速并未赶尽杀绝,只是规劝他们,全身心专研教义,潜心修行,不要介入世俗。马速这是要打消他们万一因武力值提升后,抑制不住的野心,给大中华添乱。
当中自然有些桀骜不驯之人,虽与马速“友好交流”后,暂时服软。但在元神探测下,他们大概率会伺机出山,兴风作浪。马速不得不再度祭出多年没有使用的逍遥派的绝招,给他们种下了《生死符》。
其中特别阴霾、干尽坏事的邪派或大派中的堕落者,马速也没手软,他不喜好剥夺他人生命,但为了亿万民众的安宁,也不会放下手中的屠刀。
马速不排斥门派或各种宗教信仰,甚至鼓励还各派开设武馆,广收门徒,培养更多的武者,提升华夏民族修为,强壮身心。
但对寄生在民众淳朴信仰上,无度地收刮香火钱等敛财行为,却是深恶痛绝。
于是,《中华周刊》等多家媒体,适时号召物质上富裕起来,又要追求精神依托的民众,用心去信仰,杜绝花费巨资、塑造鎏金塑像等奢靡行为。
税收政策方面,也配套出台了规则,杜绝了某些教派拥有大量良田而不事生产、不劳而获的特权。
马速要在禅位之后,尽快清除这些宋、金等王朝遗留下来的奢靡之风,利用自己无尽的威势,为新皇扫荡一切内患。
当然,他也有“私心”,这些拜访过程中,顺便收集一些文物典藏。江山都可轻易换代,“收藏”爱好不能放弃。
与此同时,在马速的建议下,新皇马晶开始在兰州重建新都,一方面是将国家中心向西北转移,扩大管理半径,其次也是通过大建设,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往更为广袤的西域、罗荒野等西北方向延伸。
当然,也是马速主动消除自己对政局的影响力。
解决了国内事务后,马速让军部(原枢密院)开始调配军资,他独自一人则飞往西亚、欧洲地区。
花费了3个月时间,暗访西亚、北部非洲、欧洲各大王朝,探测清楚了他们的兵力状况。并顺藤摸瓜,找到西方那些隐藏的势力。他们针对世人的隐秘手段,在古玉的勘测功能面前,无所遁形。
马速自是逐一“拜访”,“好心规劝”这些隐世人物们,要谨守清规戒律,不得兴风作浪。交流过程中,与这些势力自然有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但已达金丹后期综合战力的绝对力量面前,各势力无不“心诚悦服”。
甚至临行时,这些人还热忱地“赠送”了许多他们家传的珍藏典籍、文物和古董等“礼物”,马速笑纳后,还主动帮他们“清理”了不少密库,让这些势力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