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吴王府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朱允熥救了蓝玉,打乱了文官布局。

  文官开始针对他。

  户部尚书赵勉上奏提议,随着两位皇孙年龄长大,尤其是吴王殿下,不适合再居住东宫。

  言下之意,太子妃吕氏在守寡,住一起不合适......

  实际上,文官们想隔绝吴王朱允熥与朱元璋的联系。

  没了吴王这个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中间人,对淮西勋贵还不是随便点炮?

  不就是换个地方嘛!

  朱元璋一向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当场就同意了。

  命人在京师腾出两座王府,吴王朱允熥和惠王朱允炆一人一座。

  不过,朱元璋又下旨,两位皇孙仍可以自行出入皇宫。

  赵勉愕然,白花心思了。

  读书人心眼子多,素质好的不少,但也不缺乏阴狠之辈,没少干缺德事。

  一波不成,赵勉又怂恿言官弹劾锦衣卫二把手宋忠。

  在朝会现场维持治安的宋忠本人都懵了。

  一脸的问号。

  心说老子和你们无冤无仇,从不掺和任何事,怎么突然就弹劾我了?

  原来是因为李彬的事。

  “启禀陛下,那李彬因诽谤江夏侯侵占军田,被凤阳府判了秋后问斩之罪,可那厮不仅跑了,还拦路抢劫。”

  朱元璋制定公侯伯俸禄之后,勋贵们只拿俸禄,没有庄田。

  庄田都上交朝廷了,就意味着他们没法明目张胆的侵占军户军田。

  以前的事,自然一笔勾销,也不好调查了。

  所以此时有人提出江夏侯一事,压根不怕。

  都察院的御史一本正经地说道:“如此大奸大恶之人,宋忠却一味包庇,还让他入了锦衣卫!”

  “这种恶人,岂不危害陛下?宋忠有何居心?”

  立马有言官出来搭腔捧哏。

  御史们明明知道李彬是吴王安排进锦衣卫的,却避而不谈,转头弹劾宋忠。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知道弹劾藩王需要大量的成本!

  朱元璋规定,臣子弹劾藩王,如果事情不属实,是要被问罪杀头的。

  就算属实,弹劾的人也倒霉。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护短,这条规定直接写进了《祖训录》,也就是后来的《皇明祖训》。

  如此大的风险,谁敢弹劾?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替罪羊,然后让皇帝问话,自己联想到吴王的不轨举动。

  把李彬这种当过匪徒的危险分子放在皇帝身边,想干什么?

  官场上扶人不容易,毁人简单,让御史动动嘴皮子,不毁也能搞臭。

  正当朱允熥为宋忠担忧时。

  朱元璋说道:“宋忠率直无隐,为人请命,何罪之有?”

  宋忠把事都告诉老朱了?

  见宋忠一脸淡定,朱允熥终于放下心来。

  对皇帝而言,臣子的忠诚是第一位。

  尤其是锦衣卫,不隐瞒就是最大的忠诚。

  监察御史刘观道:“那百户李彬诽谤江夏侯,又行不法之事,此等大凶大恶之人,如何能进天子亲军?”

  这个当口,朱允熥出来说道:“李彬是济川卫指挥佥事李信之子,乃忠良之后,其兄战死塞北。”

  他看向御史刘观:“至于他是否真的诽谤江夏侯,你是想去查清楚吗?”

  刘观自然不会去查江夏侯,当下闭口不言。

  “既是忠良之后,朕便宽恕了那名百户,就让他先留在锦衣卫吧。”

  朱元璋最终拍板,结了这档子破事。

  ......

  吴王府位于宫城西华门外,也就是后世南京汉府街。

  都说金陵是“六朝金粉地”,吴王府下面最早是东吴的宫城。

  后来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的宫城台城,都是在这块地皮上新建的。

  哪怕后世的民国总统府,也在附近。

  隋朝“荡平耕垦”后渐渐消散了“王气”,直到八百年后迎来了朱元璋。

  不过大明的皇宫并没有选择在六朝宫城遗址上建立。

  朱元璋敕令迁三山,将燕雀湖大部分填塞,在上面盖应天皇宫。

  因此才有“迁三山填燕雀”的说法。

  原来的六朝台城不再是皇家宫苑,却依然是一块风水宝地,朱元璋把它送给了陈友谅之子陈理。

  鄱阳湖大战,大汉皇帝陈友谅意外中流矢身亡,太子陈善儿被擒,十二岁的次子陈理在武昌即帝位。

  不过半年,朱元璋兵临城下,陈理归降,封“归德侯”,后来又承袭“汉王”封号。

  台城故地成了陈理的“汉王府”。

  小伙子乐不思蜀,一天天的长大,青春期时脾气不好,要求也多了。

  汉王陈理常常口出怨言,对软禁生活表示不满。

  汉王府与皇宫近在咫尺,隔壁就住着朱元璋,老朱很快就知道了。

  于是在洪武五年,朱元璋以“不克全朕恩”为由将陈理发配高丽济州岛。

  陈理腾窝后,汉王府成了空宅,闲置了二十年。

  历史上,第二位汉王朱高煦住了进来,也就是朱棣的次子,因喜欢给人画大饼,后人送称号“大饼居士”。

  而如今,这座王府迎来了吴王朱允熥。

  汉王府的牌匾被拆下扔掉,挂上了崭新的“吴王府”。

  王府里里外外被清扫了一遍。

  “禀吴王殿下,王府的大殿和寝宫都修好了,别的偏殿还在修缮中,最迟半个月彻底完工。”

  工部尚书严震直边走边说。

  他的前任,因在朝会上被朱元璋点名提问,没回答上来工作内容被罢官养老。

  所以严震直执掌工部后,做事十分认真,事事亲为查验。

  “嗯好,严部堂辛苦!”

  看着空旷的王府,朱允熥感慨道:“当真是六朝如梦鸟空啼啊!”

  他看着身后的一众侍从。

  诺大的王府,只有这点人。

  两个太监,四个宫女,还有老朱赐下的一百八十名王府护卫。

  至于王府一众属官,还未配置。

  一个王府,相当于缩小版的皇宫,里面有大大小小各个部门。

  王府属官最大的是长史,有左右之分,秩品为正五品,掌管长史司。

  长史一般由皇帝亲自指定,类似于各藩王的保公(不是保姆),不允许各王府自行延揽。

  宦官机构名承奉司,设承奉正、承奉副,秩正从六品,均为太监。

  还有一个部门叫审理司,下设审理,为文职人员,在外廷办事,非宦官。

  守门也有专职官员,称之为门正、门副。

  管理内库的称内典宝;

  管理书信的称书堂官;

  还有个教授一职,专门负责各藩王及其子女的教育。

  武职的有指挥使,典仪正,另有若干仪卫舍人。

  他们共同掌管着一个上百人的仪卫队,其职责主要是藩王出行时的仪仗队和整个王府的卫士。

  整个王府,林林总总十几个部门,九品以上的属官近三十人。

  这么多职位,朱允熥大有想法。

  是时候招揽一些人才了!

  “感恩诸位御史,给了孤在外发展的机会!”

  朱允熥笑容满面。

  “殿下,凉国公求见。”马和上前说道。

  蓝玉来了?

  朱允熥点头:“叫他进来吧。”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