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艘包着铁皮的木船,迎着海上的风浪艰难地前行着。
本来靠近海岸是可以减小风浪的,但那有可能被岸边巡逻的明军发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沿海明军虽然不算多勇敢善战,但自从俞大猷上任后,在张经的支持下,对沿海的明军卫所进行了一番整顿,至少现在看见倭寇,掉头就跑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而这支倭寇部队,是奔着太仓方向去的,自然不想沿路和明军发生冲突,导致行程减慢。
罗文龙站在船头,眉头紧锁,看着前方的风浪,心情复杂。
他按照萧芹的信息,急匆匆地赶到登州卫,准备袭击萧风,结果船到中途,当地的眼线就驾着小船追上来,说萧芹的消息又变了,萧风带队去了南京,并且扬言从南京直奔上海。
萧芹希望罗文龙赶往太仓,因为去上海必经过太仓卫,萧芹表示他将调度苏州、上海附近的白莲教力量,与罗文龙共同在太仓夹击萧风。
罗文龙对萧芹并不感冒,他肯听萧芹的意见,完全是因为严世藩。
当年罗文龙当江洋大盗之时,被朝廷抓捕后判了死刑,是严世藩看上了他的眉清目秀,花大钱把他救出来的。
本来严世藩是看中了罗文龙这个人,但经过一番交流后,严世藩真的看中了罗文龙这个人!
他意识到,罗文龙绝不仅仅是眉清目秀这么简单,不但是个能干的人,而且还是个能干的人!
所以严世
藩打算把两个人的关系从同志关系,升级为同志关系!
上面的三句话,没有一个是笔误或错别字,理解不了的读者,就请不要瞎理解了。
他果断地给了罗文龙一笔钱,让他远离京城,到外面去发展。毕竟罗文龙是从死囚牢房里救出来的,严世藩再怎么嚣张,也不敢让他在京城晃悠,只能远走高飞。
结果罗文龙这一飞飞的太远了,直接飞跃了大海,飞到了倭国。在倭国里,罗文龙留学了两年,靠着眉清目秀和敢打敢拼,获得了一个落脚点和一份产业。
但罗文龙牢记他此行不是为了移民倭国的,他是要帮严世藩培植一股势力,准备一条最后的退路。
所以当罗文龙发现倭国各位将军之间的村战打得很热闹,战败一方的武士都流行跑到中国沿海打工时,敏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
罗文龙在各支倭寇小分队都流窜过,获得了大量的人脉和信息。然后在严世藩的运作下,沿海的严党官员,搞了一份卧底计划书,说明罗文龙是奉命卧底,随时可以洗白。
这份计划书,是严世藩给罗文龙的退路,严世藩对罗文龙确实是很够意思的,两个人双管齐下,互相给对方留好了退路。
罗文龙混啊混啊,终于凭借能力,从倭寇群体跳槽到了海盗群体,进入了徐海的创业团队中。
当时徐海和汪直翻脸,自立门户,虽然发展顺利,但人才短缺。罗文龙长得
就像个人才,说话也好听,迅速获得了徐海的赏识。
待俩人深入一交流,居然还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徐海当即将罗文龙认为义子。
之后在罗文龙的协助下,徐海的势力发展更加迅猛,成为了仅次于汪直集团的海盗团伙。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说海盗和倭寇的区别。严格来说,对大明朝廷而言,这俩都是一路货。但如果仔细区分,还是有一定分别的。
倭寇肯定是海盗,但海盗不一定是倭寇。海盗的成分比倭寇更复杂,而且更热衷于在海上抢掠打架。倭寇虽然也在海上抢掠,但更热衷于在陆地上活动。
而且当时明朝沿海的海盗,还有很强的商业气息,其主要获利点并不是抢劫,而是走私!打劫只是辅助动作!
倭寇则不同,倭寇的脑容量比较小,不具备商业意识,主要获利点就是打劫,十分的没有技术含量。
所以不管是汪直还是徐海,在被人称为海盗时一般不会恼火,但如果被称为倭寇,那就像模特被称为外围一样,是一定会翻脸的。
罗文龙内有严世藩为内应,外有徐海做支柱,在海盗届和倭寇届都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有人把他称为“海上小诸葛”,每次行动基本都是占便宜的。
但上次配合萧芹行动却被萧风给设计了,损兵折将,狼狈不堪。为此当萧芹再次提出合作的时候,罗文龙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打算给
萧风点颜色瞧瞧。
罗文龙这次带出了徐海手下中的三百名精锐,并且让人联络了沿海的三支倭寇队伍,每只都有一百人左右,组成一个六百人的战队。
萧风这边出动了三千士兵,加上太仓卫的士兵,足有五千人之多,罗文龙只带着六百人,就敢进攻太仓,是不是疯了?
事实上,罗文龙觉得这六百人都有点过于谨慎了。在沿海长期的战斗中,人们普遍认可的战力对比,是一个倭寇至少打三十个明军士兵。
别觉得这事有点匪夷所思,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而且真实历史上的记载,比这个还要狗血。
《明史.日本传》里记载,嘉靖三十四年六月七日,一群倭寇从浙江省绍兴府上虞县登陆,占领了一处宅子,绍兴知府刘锡率兵包围了这群倭寇,却被敌人趁夜突围。
突围还不算,突围的路上还遇上了一个十分倒霉的,衣锦还乡的御史,这位御史还没来得及给以前说自己没出息的乡亲们打打脸,就被倭寇给干掉了。
之后这伙倭寇更是横行杭州府,抢劫于潜、昌化二县,一路横扫打劫,甚至主动对逃跑的官兵进行截杀。最后一路打到南京!
那么这伙战斗力爆棚,横扫江南沿海的倭寇究竟有多少人呢?这个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考证的结果差距巨大,一种是说有五十三人,一种是说有七十二人,足足差了百分之四十……
计算下来,和
倭寇交手的明军士兵,累计至少也有五千人了,大概的比例是一比一百,人均半个楚霸王。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倭寇是为了自己在拼命,而明军士兵,是为了自己在逃命,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一切。
当时的卫所兵,大部分都得不到训练,平时连兵器都不拿,几乎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除了跑得更快。
而军人,和老百姓最关键的区别,并不是战斗技巧,而是敢拼命的心。这是需要千锤百炼才能有的!
所以罗文龙也好,萧芹也罢,对于这次夹击萧风,都充满了信心,只是现在萧芹的信心多少受到了打击,毕竟一个人的家被偷了,对于打野就会信心不足。
而罗文龙此时压根不知道萧芹被偷了家,所以依旧信心十足,乘风破浪地向着太仓的方向挺进!
萧芹和古月儿骑着马,身后跟着寥寥几个本地分坛的教众,满腔怒火地向着太仓的方向狂奔!
萧风带着俞大猷、张无心和三百骑兵,在落后一些的地方,同样向着太仓的方向狂奔!
三千南京混合步兵,护送着公主的大房车,一路上日出而行,日落而息,慢慢悠悠地向着太仓的方向蛄蛹!
终于,罗文龙在太仓登陆了!果然不出所料,两千饭都吃不饱的卫所兵,一见到这么大批的倭寇出现,立刻就想开启向后转,起步跑的战斗模式。
但这次,卫所的千总们率先发生了变化,他们命令
卫所兵列阵迎敌,并喊出了震撼人心的口号。
“虽然朝廷之前没让我们吃饱,虽然地方大户不支持我们抗倭,但我们仍旧不能后退!”
卫所兵们满脸茫然:“大人,为啥呢?咱们啥时候这么虎了?”
“新任江南总督,大明天师萧风将令,打胜仗,给金给银,敢逃跑,格杀勿论!”
“大人,听说萧大人曾带着戚继光将军打败过鞑靼骑兵,是真的吗?”
“那还有假?萧大人这次带着俞将军,从南京发兵过来,马上就到太仓了!
咱们如果后退,被萧大人迎面撞上,那就是死路一条!
你们没听说,萧大人是一路杀人过来的吗?他看见咱们落荒而逃,能不大开杀戒吗?”
“大人,咱们能不能沿着另外的路线跑呢?”
“别做梦了,太仓这里哪还有别的路?咱们据守县城,至少还有个城墙可利用,援军很快就到,就算战死,那也有抚恤!
咱们要是后退逃跑,同样是死,还落个军法从事,家人一文钱都拿不着!咱们都是军户,咱们死了,家里还得出丁员补上,继续送死!”
“大人,最后一个问题,给金给银是真的吗?朝廷以前也说过,可最后拼了命,也看不见赏银啊!”
“这话是萧大人说的,萧大人多有钱你们知道吗?咱们卫所里发的两个望远镜,现在在黑市上一个能卖到多少钱你知道吗?
跟萧大人去打鞑靼兵的士兵,不论死活,家人
萧大人都给养起来了!你担心萧大人会赖账?”
所以,当罗文龙带领六百倭寇,以前所未有的强大阵容气势汹汹地逼近太仓县城时,惊奇地发现太仓卫的两千卫所兵,居然并没有弃城而逃!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以往一百倭寇都能打得一个县城望风而逃,如今是六百,六百啊!太仓人民是不识数吗?
本来罗文龙是打算追在两千卫所兵的屁股后面,一直追的他们迎上萧风的队伍。这不是嚣张,而是倭寇一种常用的成熟战术。
比如倭寇打一个县城,得知附近有官员带着兵来营救,他们就会想办法驱赶一群败兵迎上去。这些败兵兵败如山倒,迎面撞上援军后,援军也会阵脚大乱。
不但阵脚大乱,士气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打击。人类是群居动物,骨子里永远带着群居动物的特性。
当一群人中大部分人勇敢向前冲的时候,其中胆怯的人也会被激发出勇气,奋勇向前,这叫群胆。
当一群人中大部分人溃散逃命的时候,其中勇敢的人也会被裹挟,勇气迅速溃散,只顾逃命,这叫群溃。
营兵不像卫所兵那么怂,倭寇打起来也很头疼,所以他们利用溃败的卫所兵,多次冲散过来援救的营兵,大获全胜。
但既然这次太仓卫没有弃城溃逃,他的驱赶羊群战术也就用不出来了。不但用不出来,如果他绕过太仓,按原计划去迎击萧风在路上的队伍
,搞不好还会被两面夹击,包了饺子。
所以罗文龙决定先打下太仓,反正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所以他一面派了几个倭寇去给当地的白莲教分坛报信,一面带人凶猛地攻打县城。
太仓卫所兵再次让罗文龙意外了。他们虽然仍然很恐惧,甚至举起石头的时候,两条腿都是哆嗦着的,但仍然不耽误他们往城下射箭扔石头。
那两个千总的话深深地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萧大人是杀了一路人过来的!萧大人特别有钱,绝不会赖账!”
以往卫所兵一打就逃,是因为之前卫所兵当逃兵已经成了惯例,连朝廷都对此无可奈何,也没法治罪,否则天下的军户就要杀绝了。
反正逃了命,等敌人退去后,再回到卫所继续当兵就是了。你不让我当,那简直是太好了,这年头干什么都行,就是当兵最痛苦了。
但这次萧风杀了一路的人,威慑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些卫所兵坚定的相信,如果他们当逃兵被萧风撞上了,就算朝廷不杀,萧风也一定会杀。
既然左右都是死,是死在给家人挣钱的路上,还是死在给家人获罪的路上,这个选择就像读书还是当和尚一样,几乎不用选。
在抹着眼泪跟倭寇对峙一个时辰后,这些卫所兵的腿抖得没那么厉害了,忽然发现自己身体里也是有力气的。举石头似乎也不那么费劲了!
人的信心都是打出来的,拼命一战之下,
原本以为人均半个楚霸王的倭寇,趴在城墙下十多个,他们又没有携带攻城武器,县城的墙虽然不高,但那也不是武士刀能劈开的呀!
卫所兵们顿时信心大增,互相呼喝着支援墙上的薄弱环节。当然,战斗力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卫所兵们居高临下射箭,能射中的都没几个。
而倭寇们弯弓搭箭,墙上只要有露头的,差不多十中八九。一时间压得城上都不敢站起身来。倭寇们趁机搭起人梯,这是他们攻打县城的独门绝招。
先选一个城墙最矮的位置,一个倭寇在弓箭的掩护下冲到墙下,微微蹲身,扎好马步。第二个倭寇冲上去,跳到第一个倭寇的肩膀上,也扎好马步。
第三个倭寇一定是精选的高手,嘴里衔着短刀,背后背着长刀,一个加速冲刺,踩在第一个倭寇的肩上,跳起来,再踩在第二个倭寇的肩上,第二个倭寇奋力一举!
县城的城墙比较矮,这个倭寇就能爬墙而上了!等他冲上墙头,那当真是以一敌十,迅速能在墙头砍杀出一片空地来,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倭寇会用这个办法上墙。
等凑够十个左右,他们就能杀到城门下,打开城门,这个县城也就算沦陷了。这里面固然有个人战斗力的差距,也有武器的差距。
倭刀坚硬锋利,卫所兵的刀基本都是普通铁刀,含钢量极低,很容易被砍断砍歪,极大地影响
士兵的心理状态。
而且倭刀还长!战场厮杀不是武林高手比武,绝对是一寸长一寸强,综合这些因素,卫所兵一旦短兵相接,基本就是溃败的结局。
此时倭寇的第一个人墙已经搭起来了,两个倭寇摞起来,第三个倭寇翻身上墙,成功!姿势很帅!
两个千总挥舞着钢刀,不要命地冲过来,对着正在往墙上爬的倭寇一通疯狂爆砍,砍得城砖直冒火星子。
作为千总,他俩的刀是正经的钢刀,虽然不如倭刀,但绝不至于一下被砍断。那个倭寇立足未稳,面对两个千总的疯狂输出,确实也是手忙脚乱,差点直接从城墙上被砍下去。
嗖的一声,城下一支箭矢射中了其中一个千总的右臂,那千总钢刀落地,腿上也被倭寇的短刃刺中,翻身倒地。
剩下的一个千总大声呼喝,周围几个卫所兵胆战心惊的拿着长枪来帮忙,但长枪的柄都是木头的,被倭寇的长刀一砍就断,那千总一人面对倭寇的长短双刀,明显落了下风。
就在倭寇们欢呼之时,墙头倭寇的双腿一紧,动弹不得,随即传来一阵剧痛。卫所兵们趁机长枪攒刺,那倭寇没法躲闪,只能用双刀护身,终于挨了一枪。
千总趁他受伤,上前一刀横抡,砍掉了他的脑袋,城下倭寇的欢呼声戛然而止,变成了一片狂怒的叫骂声。
躺在地上的千总死死抱着倭寇的腿,嘴也咬在腿上,都不知道腿的
主人已经分头行动了。见同伴伸手来拉自己,才松开嘴,吐了一口血水。
“妈的,赏金下来,老子要拿大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