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原来的萧风,这话绝对是属于吹牛逼的行为。
贡士好考?多少秀才考一辈子考不上举人,多少举人考一辈子考不上贡士。
会试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功率,谁敢说自己的文章一定就比其他百分之九十的人强?
但对此时的萧风,还真算不上吹牛。
原主的书呆子属性,让他对四书五经滚瓜烂熟,而后世的知识和经历,让他的思维兼具跳跃性和严谨性,这两点在科举文章中是十分重要的。
萧风曾看过明清时期的一些状元考卷,其思想性在当时看来,都是有些超越时代的,把四书五经的老调,弹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曲。
但以后世人的眼界看,其实还是谈新仁的名言——格局小了。
如果有一个人,能熟练地运用四书五经,又有超越几百年的思维格局,中贡士难吗?
事实证明,不难,贡士三百名,直到张榜公布名次时,才把卷纸上封着的名字扣开,一一录到榜上。
严世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会员”,这事里,要说没有舞弊,谁也不信。
就算严世藩才高八斗,但那么多考生里,不乏天才。而且得第一名这事确实是要看命的,哪有说得就能得的?
当然张居正也不是老好人,他虽然没打算帮萧风运作什么第一名,但也做好了万一萧风落榜,让老师拉兄弟一把。
好在萧风虽然没进前几名,但也排在第十几位,顺利的进入贡士之列,没拖累张居正冒险搞什么小动作。
严世藩这个名字当然如雷贯耳了,但萧风的名字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关注。当然大家一直认为这是哪个地方的举子,跟刚去时的大明天师重名了。
毕竟萧风这个名字并不独特,重名实在是太正常了,比如后世某网站里,十本小说里至少八本的主角都姓萧。
因为兵灾的原因,这次春闱的时间是推迟了的。因此平时会试和殿试之间的一个月间隔就被取消了。
嘉靖也希望能尽快搞定春闱这件事儿,好重新过上潜心修道的生活。所有朝政,嘉靖都可以不露面,但殿试不行啊。
天下读书人都是奔着皇帝来的,你不出面主持考试,钦点三甲,你这皇帝是看不起天下读书人吗?
除了秦始皇之外,看不起天下读书人的皇帝都当不牢靠,所以嘉靖也必须做出表态:朕很重视你们!
殿试开始,三百名贡士在皇极殿里都穿着贡士长袍,等待着皇帝的提问。这里的考试氛围虽然比会试轻松了许多,但大家还都是憋着劲的,毕竟谁不想当状元呢。
殿试的标准文体是策问,也就是皇帝提个问题,让贡士们回答,谁答得好,名次就高。策问的过程,有的用笔试,也有的干脆现场口答,看皇帝的意思了。
嘉靖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口答这种更快捷更省劲的方式,他脑子里一直在盘算的其实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状元到底给不给严世藩。
因此他没精力搞什么笔试,还得看卷子。带着还没拿定的主意,嘉靖出现在文华殿,立刻引来贡士们的一片“万岁”之声。
策论的题目是皇帝定的,一般都是皇帝有感而发,题目也比较灵活,带着当朝皇帝浓重的个人色彩。其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些书呆子们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
毕竟将来都是要当官的,这些能力越强,自然工作能力也应该越强,就可以放到更高更重要的岗位上去。
主考官请嘉靖赐下题目的时候,嘉靖略想了想,居然出了两句诗。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主考官摸不着头脑,有心问清楚嘉靖,嘉靖却已经半闭上眼睛,端坐在大殿的前面,高深莫测地看着下面的三百名贡士。
主考官只好将这两句诗作为策问题目挂了出来,贡士们都傻眼了,这,这怎么答啊?
嘉靖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等都是大明英才,难分高下,今日殿试,只看缘分深浅,气运高低。
对上这两句诗即可,谁想好了,谁就说吧。”
这首诗虽然有些冷僻,但殿中贡士哪个不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么简单的题目,万一被别人抢先了怎么办?
当下一个贡士抢先出列,大声道:“万岁,此诗出自唐朝节度使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确实是一首极有仙气的诗作。”
说完来历后,那贡生生怕嘉靖认为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干脆曼声吟诵,充满了感情。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吟诵之后,谦虚地低下头,等着嘉靖的表扬,心想就算不得状元,至少也能搞个前三名吧。
严世藩心中暗自冷笑,蠢货,在座各位不都是垃圾,谁还没背过几首诗呢?若是出题这么简单,他也就不是嘉靖了。
果然,嘉靖淡淡地说了句:“鹦鹉学舌,东施效颦,寻章摘句,徒增笑耳。”
那贡士身子一晃,险些摔倒,冷汗湿透了贡士袍,恨不得给自己两个大耳刮子——你咋就那么积极呢?
人家别人都没说话,就你能耐?这下好了,皇帝这一句评语,直接得干到最后一名去。
接下来是一小段沉默,贡士们都意识到了这个题目的陷阱——你不能用原诗去对,得有自己的见解。
可问题在于,这些贡士可以就这两句诗洋洋洒洒地写上几万字的议论文,可要用对诗来表达观点,还真是有点力不从心。
这个题目缺德之处就在于,他是从一首很完整甚至很完美的诗里摘出来的,你要对诗,还能对得比原诗意境更好吗?
我给你出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你能给我对出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牛叉的诗来吗?
就算是你对出来的确实更牛叉,可人们已经习惯了原诗啊,自然就觉得原诗好啊,这根本是不公平的比赛啊!
但读书人的功名之心,永远是超过避险心理的,很快一个新的冒险者就跳出来了。
“万岁,学生唐汝楫不才,愿冒险一试!”
嘉靖看看唐汝楫,倒也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莫道书生身无甲,胸中自有百万兵。”
贡士们发出一片嗡嗡声,不少人暗自点头,这句诗对的算是很不错了。
上半句是修道,下半句是家国,既有对比,又有豪情。在这殿试的场合,还有对皇帝表忠心的意思,可谓面面俱到。
嘉靖淡淡一笑:“虽有些意思,终究功利心太重,难与上句匹敌。且书生意气,纸上谈兵而已。”
唐汝楫连忙谢恩,感谢万岁的指点,表示自己格局小了,万分惭愧,但心里却自有一份喜悦。
万岁说我“有些意思”,就冲这句话,肯定是在二甲之列,不会像第一个倒霉鬼那样,直接掉到三甲去。
有了倒霉鬼的教训,和幸存者的经验,后面的贡士们就好办多了,当下陆续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才艺。
因为路数对了,因此像第一个倒霉鬼那样被嘉靖直接鄙视的自然也就少了,但大家对来对去,嘉靖最多是说“有些意思”,没有给任何人点过赞。
看大家绞尽脑汁地说了半天了,场面也渐渐冷下来了,严世藩心中冷笑。
说呀,怎么不说了?都差不多了吧?接下来该到我了!
天空一声巨响,老子闪亮登场!
“万岁,学生严世藩,愿为万岁对此诗!”
嘉靖点点头,他也在等着严世藩出来,他出这个题目,也有给自己个台阶的意思。
如果严世藩确实才华出众,无人不服,那自己点他为状元,心里也好过点。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三花聚散仙人顶,尘缘尽处大道行。”
嘉靖微睁的眼睛缓缓张开,直视着严世藩,严世藩谦虚地低着头,像其他贡生一样,不看皇帝的脸。
严世藩对的这句诗单拿出来看,并不算出色,但是在这两句的后面,就显得意味深长,犹如人登高楼,步步高升。
更关键的是,沿着前面那句诗的意境,宛如一体,浑然天成,既说出了嘉靖对修道难以言说的无力感,又指明了嘉靖修道的光明前景。
其他贡士一大半是觉得确实技不如人,一小半是心中刚有诗,但也不敢公然抢严世藩的风头了,只能默默无言。
嘉靖叹了口气,举起手来,指向严世藩,严世藩虽然低着头,但从周围人的唏嘘声中感觉到了,忍不住心中狂喜。
老子天下第一才子,老子是状元,谁不服?出来走两步!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