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开车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嗯,就留下了点儿尾气。
北大学生们耳边浮现着那首悠扬的诗,好多人都呆在那里一动不动,没有追上去,也没有再说话,似乎在体会张烨的心情,似乎在体会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种时候写出这么一首优美到了鲜血横流的诗。
对北大的感情?
对学生的感情?
大概都在这首诗里了
然后,学生们散了,有人将这首诗发到了网上。
紧接着,无数北大学生联名发声,话不多,只有一句——“张烨老师,无论多久,我们都等你回来”
“等你回来”
“等你回来”
事发两个小时了,网上几乎一直都没怎么看到过有京城大学的学生们露面说什么,虽然看过视频了,知道大概情况了,但具体的一些细节和详细过程以及事后北大这边的情况,他们还不清楚啊,都想急着知道呢,这下一见到北大学生冒头了,还是集体出现在网上的,铺天盖地的网友们也全围了过来
“终于见到人了”
“好汉们你们怎么样啊?”
“北大的汉子和女汉子给你们点赞”
“你们受没受处分?”
“张老师呢?张老师怎么样了?”
“等你回来?张烨真被停职了啊?”
接着,大家都看到了学生们发出来的那首诗,一个北大学生戚戚然地告诉他们,这是张烨走之前最后的一段话。
——张烨。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看完,整个网络似乎都一刹那安静了
这是一首很淡的诗,淡到你读那么一遍,嘴巴里都没有什么味道,淡到连一句刺耳的字眼都没有,不同于张烨以往那杀气腾腾的风格,这是一首静悄悄的诗,可就是这么一首诗,却猛然触动了很多人
一个马上要毕业的大四学生道:“很快就要离开学校了,心里一直很复杂,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里面的那一股情绪,看了张烨的这首诗,我想,大概就是这样吧,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女网友发微薄道:“刚刚还看到有人骂张烨是流不配当老师,我只想对他们说一句逼,,如果能写出这么一首诗的人都叫流的话,那我也情愿当一个流,一个伟大的流”
另一网友道:“之前视频里的那一首,其实就是一首伟大的作品,后面几句——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到了这里,按照我的推理,原诗应该是那不是花瓣,而是我的眼泪啊或者是我的心碎啊之类的文字,是一首彻头彻尾的爱情诗,但张烨只改动了最后一句,全诗却变成了完全另一种风格——那是我在轻声对你说……傻-逼就一句的改动,居然一点违和感也没有张烨让我对现代诗的理解又增进了一个层次张老师已经把文学艺术玩儿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样,演讲,诗歌,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才是我心中的大师”
“说的真好”
“同意”
忽然,一个微薄认证是清华文学院的一个老师发言了,“毫无疑问,的首尾两段,是张烨艺术领域上的一个巅峰,这是我读过他现代诗作品里最好的一首我不敢说有没有哪一首诗可以与之并肩或与之相提并论的,但最起码我敢肯定,很难再有一首同类型的现代诗能超越张烨那‘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艺术层次了不说张烨的性格和脾气,也不提他这个人的争议,单论文学水平,张烨的境界已经到达一个很多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领域了”
都说文人相轻,这话对。
可是现在,一个同行、一个同样是搞文学的国内顶尖学府的清华老师都做出了如此评价,反过来看,恰恰也说明了这首诗的伟大之处
“这首尾两段,真的是神来之笔啊”
“真可惜啊,张烨要是能把性格改一改,以后绝对是国内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这是谁都得承认的,就是这货那个暴脾气,嘿,别提了”
“是啊,他那脾气,谁都治不了”
“今天惹出来的祸,张烨还不知道怎么收场呢别又是封-杀吧?再封-杀他一次的话,就真热闹了”
“我不同意楼上几个的观点,我觉得就因为张烨有着现在这么一个别人看来不太好的脾气,他才写得出来这些伟大的作品”
“对”
“支持张烨”
“我就喜欢张烨的熊脾气啊”
“哈哈哈,张烨的诗妙,人……更妙”
“噗,我认为啊,这次的冲突不能怪张烨啊,应该怪那些敢让他上台演讲的人啊,我就晕了,你们是第一天才认识张烨的吗?最早那次播音主持界的银话筒领奖,张烨一首骂遍广播界,你们忘了?魏爸爸的追悼会直播,张烨一首骂惨当时京城电视台的领导,你们忘了?上海广电记者会,张烨一首和,你们忘了?全国中小学春节晚会,张烨的一篇震惊全场,你们忘了?你们还敢让他拿话筒?我太佩服你们了还是你们胆儿大啊”
“汗,还真是”
“这厮一拿上话筒,一准得出事啊”
“是啊,这是经验和教训丨呀”
“我估计今天以后,谁在看见张烨手里攥着话筒,估计心里都得先哆嗦那么一下太他妈渗人了啊”
“张烨这张嘴啊,真顶的上军事导弹了你得时时刻刻警惕防备,不然稍微一不留神,他就能飞过来,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啊”
到最后,争论又回到了原点,就是张烨在公开场合这么骂日-本到底应不应该,到底合不合适。
有人支持
有人反对
这似乎是个永远没有结局的争吵
不多时。
报纸销售。
电视新闻播出。
因为白天事情闹得太大,本来好多不买报纸不看新闻联播的人,今天也出奇地关注了过来,都想看看新闻上到底是怎么报导此事的。让人意外的是,新闻联播居然只字未提,根本就没说这一茬儿,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报导了一些政策上的新闻,也说了日-首相访华签订的项目等等,甚至还提了过几天的世界无烟日,就是没说北大的事件
守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看出来了,这是捂盖子呢,央视新闻在故意转移注意力淡化这件事,可能也是上面的要求
至于报刊上的报导,则五花八门。
有的大报刊也是对于北大事件只字不提。有的报刊则以一个旁观者的镜头客观地记录下北大当时的情况,在客观的角度用文字表达给读者。有的报刊则是对张烨展开痛批,话语很难听,甚至还有报纸可能是怕太敏感,还没敢直说,也没敢把事情详细经过写出来,只是没头没脑地用“某些人民教师”等字眼旁敲侧击地痛批张烨,什么传达负能量啊,什么没有大局观啊云云
媒体似乎态度很一致,反正没有赞扬张烨的。
但网络上的态度则比较暧昧了,虽然总体来看也是褒贬不一,但是从数量和气势上来看,明显看得出来,力挺张烨和北大学生们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连很多娱乐明星,虽然没公开发表什么言论,但有细心地粉丝们突然发现,大约有四五个明星和名人,都悄悄在网络公布的“北大视频”下面点了赞。
这视频其实现在已经被删除了,不过评论点赞还是可以的,视频地址转移了阵地,在其他很多视频网站上都能看到。
删了发。
发了删。
改名字,游击战。
张烨的相声当初就遭遇过这种局面。
有个痛批张烨的报刊媒体的官方微博立刻将这件事抓了出来,也不知怎么那么愤怒,又开始指责那几个点赞的明星,说他们作为公众人物却点赞这种影响恶劣的视频,实在是“大逆不道”等等。
一个大陆的明星回记者道:“你们在说什么?点赞?噢,我看完什么东西都习惯性点赞的啊,这是对辛苦发表文章的网友们的一个尊重啊,不代表我个人态度。”
其中也有董杉杉,她也点了。
只见董杉杉的回复更绝,“……啊,刚刚被盗号了。”张烨这个老同学,嘴里从来没有一句真话。
盗号
又见盗号
看,多么经典与传统的说辞啊
那家报社媒体看后,一时竟无言以对这骗傻子都骗不住的说辞,反倒让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倒是也点赞了的姚建才非常坦然,见那媒体他,老姚不但不搭理,反而又跟了一句评论,“老弟风采依旧啊。”没明说他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但也没否认大家看到的态度信号。姚建才跟张烨在相声大赛的时候早都身经百战了,媒体的质疑和扣帽子吓得住别人,但吓不住姚建才
各种打
各种吵
网上乱成一片
E:
……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