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战之前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蒙古人骑术好,而且速度快,比张凤仪的明军骑兵先一步赶到了战场,双方立刻就交战在了一起。

  在一处山坡上,从朝鲜匆忙赶到这里的多尔衮正在观察整个战场,看到山口外面突然来了大队的蒙古骑兵,心里暗道不好,不过表面上显得还是很镇静。

  “阿济格,本王命你带五千人马,拦住那股蒙古骑兵,不能让他们靠近战场。”

  多尔衮下令道。

  “喳!”阿济格行一个礼,立刻下去领兵出击。

  “摄政王,看来形式有些不妙啊,口外的那支骑兵不光是蒙古人,好像还有明军。”正在拿着一支单筒望远镜的洪承畴,一边观望一边跟多尔衮说道。

  “为何不妙?”多尔衮问道。

  “奴才判断,应该是秦良玉的川军到来了。”洪承畴面露忧色。

  多尔衮对洪承畴的能力十分欣赏,而且在自己到来之前,洪承畴的处理又让他十分满意,不但扶住幼主福临继位,而且还逼着所有的贝勒阿哥们都承认了福临的帝位,稳定了即将分裂的大清朝廷。

  多尔衮对洪承畴十分欣赏,洪承畴也感觉到遇到了明主,两人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多尔衮在大事上,都会先听听洪承畴的意见。

  多尔衮对川军并不了解,他还以为这支川军跟明朝的卫所军一样的不堪一击。

  “摄政王,秦良玉的川军不可小觑啊,在大明朝的几支只要军队里面,秦良玉的川军排在第一位。明朝的神仙也特别看重川军,还特意许了秦良玉二十万的兵额,这在大明朝是绝无仅有的。另外他们的战力也不一般,流贼张献忠就是被川军逼的走投无路,才自杀身亡的。”

  “而且秦良玉又是一个女中豪杰,打了一辈子的仗,可以说是一只奸滑的老狐狸,非常不好对付。”

  洪承畴详细的跟多尔衮解释道。

  “那你说该怎么办?”

  多尔衮问道。

  “奴才以为,英亲王的三千人马不一定能挡得住这支人马,这支人马里面明军虽然不多,但是他们都是使用的火枪,这比弓箭的射程要远的多了。”

  “奴才以为,包围圈儿里的这点蒙古人,不需要耗费太大的力气了,他们已经人困马乏,没有多少战力了。我们的主力应该转向,去对付身后的秦良玉。”

  洪承畴建议道。

  “洪师傅说的不错,英亲王确实挡不住这一支人马,不过不要紧,只要能拖延他们一下就行了,明军大多是步兵,里这里尚有几十里的路程,按照他们的速度,差不多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所以我们还有时间。

  先集中力气,吃掉包围圈内的蒙古人。然后再转身对付身后的明军,这样也免得我们腹背受敌。”

  多尔衮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摄政王英明!”洪承畴听完奉承的说。

  但是洪承畴心里却不以为然,按照洪承畴的想法,打完蒙古人立刻就撤走,不跟明军正面决战,因为他知道,川军基本都是火器部队,大明火器的犀利程度,洪承畴是见识过的,不是手里只有大刀片子的八旗能够抗衡的。

  但是这些话打死他都不会说出来,摄政王刚刚执政,还处以树立威信的时期,这个时候,自己也不能过多的反驳他的意见,免得让别人认为摄政王还得依靠自己才能稳住阵脚,那样的话,自己离死也就不远了。

  “报摄政王,现已探明,正在赶来的明军为秦良玉的川军,人数约六万左右,离此地四十里。”一个探马过来报告。

  “好,知道了,下去吧”

  “喳!”探马转身走了。

  “六万,秦良玉来者不善啊!”多尔衮自言自语道。

  “鳌拜听令!”思考了一会,多尔衮下令道。

  “卑职在!”站在多尔衮身后的鳌拜赶紧过来。

  “鳌拜,你是我大清第一勇士,现在本王要你迅速冲散包围圈里的那些蒙古人,不能让他们再聚集起来,只要把他们冲散,他们就没有多少抵抗力了。天黑之前全部吃掉这支蒙古人。”

  “鳌拜得令!”

  鳌拜转身下去。

  鳌拜不愧是满清的第一勇士,鳌拜带人冲进战团,就如刀子切豆腐一样,迅速的将数千的蒙古骑兵切割成了几大块,然后鳌拜有反复冲杀,蒙古骑兵抵挡不住,一块块的被冲散,歼灭。到傍晚时分,包围圈里面的蒙古人只剩下一千多人,见到突围无望,只得下马投降了。

  “洪师傅,本王知道,明日跟明军决战,将是一站惨烈的战斗,即便是胜,也是一场惨胜,无力再与其他赶来的明军作战。

  本王一道密旨,你带着陛下今夜起程,火速离开这里,不要去老寨(赫图阿拉),一直往西北走,去北海,我们女真是渔猎民族,打渔狩猎对我们来说是拿手的,那里适合我们女真落脚。

  洪师傅带着陛下去北海,今后以渔猎为生,给我大清留住最后的元气,只要陛下还在,大清就还在,总有一天,大清还能东山再起。”

  晚上,多尔衮把洪承畴叫到自己的大帐,忧心忡忡的跟他说道。

  “啊,摄政王,这......”洪承畴虽然心里有所准备,但还是被多尔衮的悲观给惊倒了,没有想到摄政王居然比自己还要悲观。

  “摄政王,奴才有话不知道当不当讲。”洪承畴对多尔衮的信任十分感激,当下说道。

  “洪师傅请讲。”

  “摄政王,如今之势,我大清实不应该再与明军决战。自从崇祯八年以来,这些年,明军正在迅速改变,战力正在迅速增强。这些年来,我大清与明军作战,越来越难以取胜。去年两场大战,虽然我大清获胜,可我大清也损失颇重。

  明朝地广人多,兵员充足,而且,明朝的神仙李浩还建立了后备兵员制度,所有的青壮年都要在农闲时接受训练。这样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经过训练的兵员,哪怕损失再多的人马,他们也能迅速的补充起来,这就是他们连续经历两场大败,还能迅速增兵的原因。

  而我大清,地少人少,两次大战,我们损失四万多八旗主力,就很难在补充起来,即便现在都补充起来,也都是老的老,小的小,战力大不如前。所以奴才以为,现在我大清是在不应该再与明军决战,应该避其锋芒,以图后势。”

  洪承畴分析道。

  “洪师傅所言甚是有理,可是,我大清到了现在的地步,必须争得一块立足之地。在辽东,我大清可能已经无法立足,只有在草原上再争出一块立足之地来。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周围的蒙古部落就会进行永无休止的骚扰,使我大清永不得安宁。

  打了这一仗,哪怕是一场惨胜,也能极大的震慑蒙古人,让他们不敢造次,我大清才会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

  多尔衮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其实两人都默认了一件事,就是远在东边跟李定国对峙的礼亲王代善,还有他的两红旗,被他们当做了弃子,无情的抛弃了。在多尔衮看来,代善现在唯一的作用,就是尽量拖住明军的步伐,为大清转移北进争取时间。

  “洪师傅大才,皇兄生前对洪师傅也多有尊重,本王也十分敬重洪师傅,所以烦劳你带着陛下赶快离开这里,去北海休养生息,尽心辅佐幼帝,保住我大清的最后一点儿血脉。”

  多尔衮姿态很低,诚恳的说道。

  “多谢摄政王抬爱,洪某愿为大清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洪承畴感激涕零道。

  “本王将亲领的正白旗交给你,人数大概五千之数,多备保暖器物,隐秘行事,万不可对外透露行藏。”

  多尔衮嘱咐道。

  “奴才明白!”洪承畴答应道。

  多尔衮嘱咐道。

  ......

  就在多尔衮和洪承畴商议的时候,已经撤退到毛牛寨的礼亲王代善正在一脸的愁容。

  “对面的那个李定国太难对付了,自己居然和他对峙了半年多,谁也奈何不了谁,难道我真的老了吗?”

  代善心里想着。

  “这场仗自己怎么也无法打赢了,高迎祥已经率两万大军来援。而且现在自己受到了李定国和朝鲜的李国祯部的两面夹击,自己只有向北撤退一条路了。这一仗,可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大败啊!”

  代善心中悲哀的叹道。

  因为多尔衮突然接到圣旨,要他火速撤兵前去开原,多尔衮知道发生了大事儿,不敢怠慢,再也顾不上要捉拿神祖爷李浩的夫人和大明皇后了,当晚大军拔营北撤。

  多尔衮的突然撤走,让李国祯摸不着头脑。就连义州城里的周玲等人,也是一头雾水,完全不明白对面的鞑子为什么忽然间退走了。

  “不管怎么样,追!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的撤走。”李国祯、周玲和朝鲜大将崔景镇等人商议之后,周玲说道。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农民军李定国部派来信使。”

  “就是那股流贼,他们还敢跟我们联系?”李国祯闻言没好气儿道,李国祯打心眼儿里看不上这些流贼,农民军的称呼还是神祖爷给起的。

  “襄城伯不要意气用事,他们现在也是大明的军队,也在为朝廷打仗。”见李国祯这么说,周玲不高兴了,怎么滴?农民军是我家老公组建的,你有意见?

  见到周玲面色不善,李国祯一激灵,知道说错话了,于是赶紧赔罪。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