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推迟登基大典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在明朝一石米价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超过一两银子,从洪武建立大明到万历年间,粮价始终如此。

  粮价真正暴涨就是在崇祯朝后期几年,天灾是造成绝收是主要原因。

  但百姓流离失所和流寇暴乱则加据粮食价格,那时大明北方很少有人种田,基本都在造反和造反的路上。

  所有流寇大军席卷过的地方,并未出现好的结果,反而是赤壁千里饿殍遍野。

  他们没有根据地,完全就靠抢劫富户为主,百姓大多都跟着流寇造反或者被流寇裹挟而去做炮灰。

  崇祯十七年河南的粮价曾一度暴涨到二十多两银子一石,关键问题是有银子还买不到粮食。

  朱慈烺监国后加大就在力度,又引进种植抗旱的红薯土豆,现在河南陕西情况和历史上有天壤之别,粮价理应回归正常才对。

  但因为奸商和士绅大家勾结屯粮,造成粮价始终维持在高位运行。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敛财,并把大部分银子埋在自家地窖,又造成市面上银子紧缺,最终让朝廷破产。

  朱慈烺猜到他们肯定又要作孽,将计就计把北方受蝗灾影响颗粒无收的消息传出去,然后加大从南洋和印度买粮力度。

  在北方红薯土豆大丰收同时,皇家集团在南方各地立即降低粮价,并加大供应力度。

  几乎同时,一些和皇家集团有往来的爱国商人,也紧紧跟上皇家集团低价出粮步伐。

  他们不担心赔本,亏损多少皇太子加倍赔偿,另外前期跟着皇家集团卖过不少高价粮,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南直隶靠近秦淮河不远一家粮店,外面买粮百姓排队人群一眼看不到头。

  前一段时间这家粮店一直低价限购十斤,这两天完全放开无限购,价格基本稳定在三两五钱一石,目前是南直隶粮价最低的粮店。

  此时在粮店柜台里前站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公子,在英俊公子身边站着一个掌柜模样打扮的中年人。

  就在两个人开心聊天时,门外又进来两个人,前面中年男人身穿锦服,一看就是有钱人,他身后跟着应该是家丁。

  看到店里两个人,他拱手笑道:

  “嘿嘿,不好意思,路上耽误点时间来晚一步!”

  掌柜急忙拱手回礼:

  “沈老板客气,快请坐!”

  少年公子脸上也露出笑容,他对沈老板点点头:

  “沈叔辛苦了,我们后面详谈!”

  三个人一起走到后院一间客厅,少年公子坐在上位,掌柜和沈老板坐在他下手,佣人上茶后就退了下去。

  年轻公子端起茶杯对沈老板一举笑道:

  “沈叔辛苦,有到货多少?”

  沈老板微微一笑端起茶杯:

  “十三万石,后面还有五万石五天左右到货,不知殿下有何交代?”

  年轻人对北方拱手说道:

  “陛下有旨,三天内全部出货,价钱压低到二两五钱,一旦那些人忍不住出货,我们趁机在三两左右吃进。”

  少年公子正是女扮男装的白云公主李云,沈老板当然是皇家集团沈千万,而这个掌柜乃是锦衣卫同知高文采。

  他到南直隶后,并未公开身份,这个粮店就是江南锦衣卫联络处和指挥部。

  高文采对生意上面不懂,李云让他卖什么价执行即可。

  听到对方沈千万说三两左右出货,他急忙问道:

  “殿下,沈叔,我是大老粗不懂就问,奸商们粮价成本在六两左右,他们会亏本出货吗?”

  李云目光看向沈千万笑道:

  “这个沈叔最有发言权,还是沈叔给大人说说。“

  沈千万点点头道:

  “奸商们本来储存很多粮食,听说蝗灾后又大肆收购粮食,巨量粮食已经超过他们存储能力,只能随意堆放在普通库房里。”

  “他们收购粮食时,南方已经进入梅雨季节,稻谷会长牙发霉,大米肯定会腐烂,肯定坚持不久,一旦敢卖发霉粮食,他们死期也就到了。”

  沈千万所猜不错,只买不卖已经造成百家江南大粮商存粮已经远超负荷。

  只能把大量的稻米都堆放在临时库房里,还有更多地主和中小商家参与其中,同样出现类似情况。

  北方蝗灾吃光庄稼,南方士绅官商财主们认为皇太子很快会来南方购买粮食,根本没有做长期斗争的准备。

  没有想到有人同样在算计他们,竟然借北方红薯土豆大丰收大力打压粮价,导致粮价从最高九两一石变成如今四两不到。

  当粮价跌到七两时,他们有些吃惊,不过认为还会涨并不惊慌,;粮价跌到六两,这些人开始坐卧不宁,但并未想到开卖,还等粮价回涨。

  可粮价不但没有涨反而跌到五两银子一石,这时他们开始后悔没有在七两卖粮食,可很快粮价跌回四两银子一石,他们更加后悔。

  经过一番商量,最终决定等粮价涨到六两银子一石开始卖出,可粮价却继续下跌,今天已经跌到三两五钱一石。

  这次不但大粮商心在滴血,中小粮商已经开始埋怨咒骂大粮商和世家。

  前段时间他们准备在七两银子一石卖粮食,被大粮商和世家大族制止,损失如此之大,他们不骂世家大族骂谁?

  太仓张氏家族拥有土地三十万亩,数十家布匹生产工厂,另外还有几十家商铺,包括粮店和盐店等。

  张家家主站在简易库房里,傻呆呆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稻谷和大米心乱如麻,如果他在三两五钱出售稻米,应该可以挽回一半成本。

  管家上前抓起一把稻谷看看,又把手伸进稻谷堆里,感觉里面热乎乎的,急忙拱手道:

  “家主,稻谷受潮已经发热,估计十天之内会大量发芽,大米已经有霉烂现象,为了尽可能多的挽回损失,稻米必须要卖出……”

  张家家主咬牙切齿说道:

  “粮价回到五两立即清仓,马上通知其他几大大家族和商家来张家议事,这里面一定有人在搞鬼。”

  张家家主话音未落,族中一个管事人急匆匆跑进库房:

  “家主,又降价了……”

  张家家主狠狠等着来人大叫道:

  “什么又降价了,三两五钱一石粮食难道还能再降?”

  来人气喘吁吁道:

  “真的又降了,有不少粮店粮食已经降到二两六钱银子一石……”

  “哇……”

  张家家主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侄子,突然张嘴狂碰几口老血,随后摇摇晃晃摔倒在地。

  “扑通……”

  京师

  朱慈烺把对南方官商勾结的商战,全部都交给沈千万和李云去做。

  在皇家集团背后有高文采发展的锦衣卫提供安全支持,若锦衣卫兵力不足,护国军还有两支大军在江南“剿匪。”

  朱慈烺本来打算在七月五日登基继位,可经过一夜仔细思考,他感觉时间太仓促,暂时不适合上位。

  皇帝实权已经在手,崇祯又在朝堂上公开宣布,他成为新皇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只是差个仪式而已。

  监国以来,他一直在整治训练军队,大力救灾和土地改革,答应父皇的平建奴灭流寇一样未做到。

  没有穿越之前,朱慈烺以为平流寇灭建奴乃是拯救大明首要任务,可监国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他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让数千万百姓不被饿死,不解决百姓吃饭问题,北方百姓都会成为流寇,流寇怎么杀的完?

  第二天一早,朱慈烺刚用完早膳,胡宝就进来禀告:

  “皇爷,内阁首辅和礼部尚书求见!”

  “召!”

  朱慈烺正准备召见他们,来的刚刚好。

  “参见陛下!”

  李邦华和姜逢元进来躬身施礼,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二位爱卿免礼,平身,赐座!”

  “谢陛下天恩!”

  两位老臣在朱慈烺下首落座。

  礼部尚书姜逢员刚坐下,马上站起躬身说道:

  “陛下,臣无能,无力在今日让陛下登基继位,很多事情要提前很久准备,两天真的来不及,请陛下责罚!”

  李邦华也躬身道:

  “太上皇突然宣布禅让,陛下又要两日后举行登基典礼,大明乃礼仪之邦,新皇登基绝不能草率,礼部根本来不及准备,请陛下另择吉日。”

  朱慈烺作为一个穿越者,他以为只是一个仪式而已,两天准备应该足够,所以才选择七月五日登基继位。

  昨晚他前思后想已经不打算立即登基,内阁首辅和礼部尚书来的正好,怎么可能怪罪二位,马上扶住两个老臣:

  “二位爱卿平身,先说说苦难在哪,朕可以考虑!”

  礼部尚书姜逢员急忙躬身回禀:

  “回禀陛下,礼部需要准备皇帝的冕琉冠和一批龙袍服饰。还有皇帝的玉玺大印和皇后的宝印都要重新制造。新皇登基,紫禁城也需要重新装修打扫粉刷,臣估计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皇帝的玉玺并不是只有一块,在不同场合,盖章不同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玺。

  从秦汉到唐朝,实行的八玺制,武则天称帝后别出心裁的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形成九玺制。

  她又将“玺”改为“宝”,从后各朝都跟着改,称“玉玺”为“宝”。

  北宋时,又有皇帝把玉玺增至十二宝,南宋又搞到了十七宝,大明朝直接猛增至二十四宝。

  听完礼部尚书的介绍,朱慈烺终于明白,这些都是纯手工操作,就是把姜逢元剁了他也无法做到。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那就延后再议,干脆等朕把流寇平定建奴灭掉在登基,最多两年。二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邦华和姜逢元直接拜倒连连高呼不可,开玩笑,他们心里认为流寇和建奴新皇这辈子都未必能平定,如何能等:

  “陛下不可,最多三个月即可,不然臣等死罪啊……”

  朱慈烺无奈摇摇头:

  “行,那就十月一日如何,还有两个多月,你们回去要和父皇商量商量,有些仪式能简从简,玉玺八块即可,朕不需要那么多,太麻烦……”

  二人一愣:

  “陛下不可,大明乃是……”

  看到他们还不同意,朱慈烺又使出杀手锏:

  “若二位爱卿认为不妥,朕决定十二岁再登基继位……”

  “陛下,这这……臣遵旨!”

  二人无奈只好答应。

  朱慈烺准备把之前的二十四宝作废,重新打造,恢复八玺制。

  分别以大典国玺、日常颁诏用玺、册封赏赐用玺、调兵征伐用玺、册立藩邦用玺、谕示臣僚用玺等八方玉玺。

  登基大典诸事,全权交给礼部去办,要求务必从简,无论是花费还是流程,不要太麻烦,能省则省。

  隆重的登基大典既是皇权和身份的象征,又意味着百姓和官员对新皇帝的欢迎和期待,但朱慈烺不希望太浪费。

  “陛下,沈千万来信!”

  岳洋手捧一只信鸽进来,把一张纸条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看过纸条笑道:

  “老狐狸们要出手了,若在南方能买到三两银子一石稻米,无论价钱还是效率都比从海外运输合算。”

  岳洋拱手道:

  “陛下英明,北方稻米之前一直维持在五两左右,河南陕西一石稻米甚至在八两银子以上,这次奸商们等于倾家荡产救灾……”

  朱慈烺摇摇头:

  “倾家荡产不至于,你太小看南方世家大族和官商实力,最多让他们损失半数身家,不过没有关系,朕还有底牌未出。”

  岳洋再次拱手:

  “陛下英明!”

  “岳洋,密令沈千万李云出货,一旦奸商们忍不住卖粮,五两银子以下立即出手收购,出多少卖多少,迅速通过海运把粮运到天津。”

  “遵旨!”

  岳洋领旨抱着信鸽离去。

  “胡宝拟旨,命令黄德功派兵便装秘密潜入应天府,一旦有人打击皇家集团粮店,配合高文采行动。命令孙应元率军进驻苏州,等待下一步命令。”

  “遵旨!”

  胡宝领旨,立即刷刷点点拟旨,随后交给朱慈烺查看:

  “皇爷,您看这样行不?”

  朱慈烺接过胡宝草拟圣旨看了两眼:

  “可以,把内阁和司礼监的印玺盖上,不要给他们看内容,你亲自要印玺盖上。”

  “这……遵旨!”

  召内阁和司礼监要印玺自己盖,胡宝还是第一次,李邦华会鸟他吗?他稍微犹豫一下,马上退出钟粹宫。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