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有味道的“不速之客”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因为连日的赶路,步行团的大家都筋疲力尽,于是团部决定就近扎营,就选择了距离黄平仅30里地的重安,虽然路途不长,可是崎岖曲折,并不好走,黄平县里为保证学生安全,派出十个保安队员一路护送学生们,在公路旁又看到小路,大家果断发扬“抄近道”的传统走小路了,沿途又看到许多苗家村落,苗家的房屋特征十分鲜明,房屋悬空,离地面数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叫“吊脚楼”。保安队中有一人是熟苗,汉语讲得很好,他告诉同学们,这种房屋既可以保持房屋的通风干燥,也可以防止野兽和毒虫的攻击,还能下面做猪圈、鸡窝,或者堆放柴火,可谓一举多得。

  步行时间长了,大家跟苗族保安队员就混熟了,得知他叫阿宁,苗语是“水牛”的意思。大家吵着阿宁让他教苗语,他笑着教他们“早饭”、“午饭”、“晚饭”等词语,大家就跟着说,每每说完都是一阵哄笑,笑过便忘记了,大家还缠着阿宁唱山歌,阿宁虽有些害羞腼腆,但还是唱起苗族民歌来,他的声音清越嘹亮,十分动听,刘兆吉照例拿出他的本本,追问他歌词的含义,这才得知着并抄录下来:

  侬与郎君结成亲,两个应该一条心。

  郎心对侬自要真,侬心对郎也要真,

  两个若是心不真,一世苦恼一世贫。

  既然苦恼既然贫,勉强夫妇难做人。

  不如送你金和银,两个都好另找人。

  大家听了歌词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好一个‘两个都好另找人’,如此洒脱自由,这首歌想必是青苗的民歌吧?”

  阿宁笑着点了点头。

  一路唱着山歌,一路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久走到了重安,重安地属黄平县第三区,面对重安江,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古代为军事重地。重安江地势南高北低,沿江的百姓边利用江水的落差在河边修了三十座水磨,也算是物尽其用因为交通便利,街道比较繁荣,又见背负重物的苗家妇女,步行团到事先安排好的农家安顿下来,将学生完好护送到宿营地,那十名保安队员就跟步行团师生们道别返回黄平了。对于这个宿营地,大家可以说是颇有怨言,此地不似教室的整洁,步行团被迫睡在牲畜旁边,“三剑客”被安排在猪圈里,好在尚有些距离,但味道实在难闻,只能勉强忍耐了。

  往常“三剑客”中起床最晚的是胡承荫,每次都要被人拽起来才行,没想到他竟成了最早起床的一个,原因是一个“不速之客”扰了他的清梦。凌晨天刚蒙蒙亮,胡承荫睡得正香,突然觉得有什么在舔他的脸,一睁眼硕大的猪舌头舔了过来。

  一声万分惊恐的大叫代替了起床号,步行团所有的师生都醒了。

  胡承荫鲤鱼打挺一样跳了起来,没想到那头猪竟然咬住了他的头发,胡承荫更加绝望地哀嚎不止。惊醒的陈确铮跟贺础安使劲地从猪嘴里拽出胡承荫的头发。惊魂未定的胡承荫连滚带爬地跑出房间,在房屋后的水井里舀了一桶水,一头扎进了水里,使劲儿洗头搓脸洗了好半天。

  “恶心,太恶心了!”

  等胡承荫洗干净自己的头发,发现所有人都用带着同情的笑意看着他,他就知道他被猪舔的事儿全团的人都知道了。

  “陈确铮!我要跟你绝交!”

  “咱屋里那么多人,你怎么就断定是我说的!”

  “以我这一路上对你的了解!那你说,是不是你散布的消息?”

  “是我说的没错啦!但你那几声叫得太响啦,我不说,别人也会说,是不是?”

  生气归生气,路还得继续赶。

  下一目的地是贵州炉山县,跟胡承荫的心情一样,天上始终下着蒙蒙细雨,途中要过重安江,但重安江流水十分湍急,船只没法通行,只能通过一座铁索桥过江,铁索桥桥长十余米,在两岸连接数条铁索,上面铺着木板,黄团长通知大家需要过桥,许多不会游泳的人心生畏惧,黄团长、卓大队长、邹大队长带头先过,他们告诉同学们这个桥很稳,一些胆大的同学也跟着过了桥,这铁索桥果然比看起来牢固许多,后来看到当地人牵着骡马过桥,可见其结实程度。

  过江之后又开始沿着公路爬山,大家爬到了观音山的山顶,这里是湘黔路线的最高点,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上,从山顶向下望,四周被云海缭绕,远山掩映其中,风景十分迷人。下山之后路途转为平坦。步行团走到距离炉山县城十五里左右,路过一个山洞,当地人说他是黔东名胜,当地人都叫它“大风洞”,然而它的洞口提名却叫“云溪洞”,洞口直径三米多,洞中又许多被冲刷得十分光滑的鹅卵石,原来此处是地下河道的出口。许多同学在洞口处往里望了望便不肯往里走了,因为从洞口望去,里面乌漆嘛黑有些吓人,根据当地人说洞深莫测,入洞数里阴河依旧没有断流,流水声在洞内形成回声,听来宛如狂风怒号,所以俗称“大风洞”。这略显惊悚的传说激起了“三剑客”探险的欲望,三人跟当地人借了火把朝里走,越走洞内越宽阔,然而随着离洞口越来越远,眼前越来越黑,最终全靠火把照明,贺础安一不小心一脚踏进阴河之中,水深没过膝盖。陈确铮跟胡承荫都担心他受伤,他却表示自己并无大碍,只是测量了一下水深而已。

  走到洞深处,就会发现里面延伸出很多小洞,不知通到什么地方,若要选择小洞前行,恐怕三人都要匍匐前进才行。商量之后,三人只管沿着最宽大的洞口走去,谁知才走了大概二百多米就走到了洞口,水声不绝于耳,却跟“狂风怒号”差得很远,想是老百姓越传越神的缘故。洞内的阴河流到洞外变成一个水潭,水潭有人造的石沟倒流,旁边立一石碑,才知道这是两年前(1936)县长开凿的石潭和石沟,就是为了用此水浇灌附近的田地。三人完成了探险的壮举,又绕着山路走了一会儿跟大家汇合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放翁兄说的没错!”胡承荫觉得自己完成了一次探险,十分有成就感,跟没有入洞的同学绘声绘色地描述洞内奇景,言语间不无夸张的成分,早上被猪宠幸之事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步行团又走了十里地,在下午两点多到了炉山,炉山又是一个建在半山腰的小城,以县城东边的香炉山而得名,全县人口约九万,苗民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县城经过重安江和洪江,两江交汇使炉山县成为湘黔交通的枢纽。

  步行团到达炉山后被安排在炉山县城最高处的孔庙里过夜,大家纷纷整理从卡车上搬下来的行李,胡承荫头顶就是一尊孔子的塑像,他苦笑一声,感慨道:

  “睡在孔老夫子眼皮子底下总比睡在猪的舌头底下好啊!”

  正在此时,团部派人通知炉山县政府为步行团师生举办了一个汉苗联欢会,这让大家颇为并不多,因为一路上愿意主动亲近步行团的苗民并不多,因而十分感谢县政府的良苦用心。联欢会三点在炉山县立小学的操场上举行,大家都觉得十分新鲜,觉得终于可以一饱眼福,看到真真正正的苗族歌舞了。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