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第一名士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山东之地是一锅夹生饭,半封建制度,半奴隶社会,这本就充斥着众多的矛盾。更别说,山东之地法式不健全,有法不依,特权横行,贵族不顾国人死活穷奢极yu,引发的矛盾就更多了,但凡山东国人,谁个没有被欺凌过谁没有仇恨

  秦异人描绘的蓝图,他们做梦都想拥有,人人扯起嗓子大声叫好,声浪直贯霄汉,良久难久。

  过了良久,喝采声终于停歇,乐毅眉头一掀,问道:异人公子,书同文又何解

  秦异人提出的一之道太过新颖,听所未听,闻所未闻,要乐毅他们不好奇都不成,不得不一一解析。

  七大战国,各有各的文字,再加上小诸侯亦有各自的文字,放眼天下,文字何其多也秦异人先来一句感慨之言,这才接着剖析,道:一个马字,就有近十种写法;一个敢字,竟然多达二十余种写法,行走于列国间,光是花费在文字上的时间就让人难受的,若是不能一文字,还有方便之可言吗

  极是极是荀子公孙龙子轻轻击掌,大声赞好。

  对于寻常国人来说,兴许他们不了解文字过多造成的不便,不过,对于荀子和公孙龙子这等游学天下的大家来说,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正是因为各国有各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拥有的文字多达数十种,这造成的不便可想而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感到极为不便。举个例来说,秦始皇要了解齐国的情况,他必然要看齐国呈上来的奏章,而这些奏章多数用齐国文字写成;他要了解赵国情况,有不少奏章是用赵国文字写成。

  秦始皇决心统一文字,一个国家只准有一种文字,大家都来使用这种文字,如此一来。很是方便。

  异人公子,你以为哪国文字可适用于天下是秦国的籀文乐毅接着发问。

  这问题为人关注,观战的人们个个睁大了眼睛,死盯着秦异人。

  本公子以为,何种文字最为适用。这不是由本公子说了算。也不是由乐毅先生说了算,也不是由荀子公孙龙子说了算,应当集中一批大家,进行考证。哪种文字最能代表华夏文明,哪种文字便可通行天下。秦异人缓缓道来。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

  七大战国各有各的文字,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而是根据华夏文明而来,哪种文字最符合华夏文明。哪种文字就该通行天下,这话谁也不能有异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秦国的籀文推行到全国,并非秦始皇的一己之私,而是集中了大量的学者进行考证,竟然发现,秦国的籀文最是正统,最能代表华夏文明,这才通行天下。原因在于。秦国所在的关中就是周室的祖地,周室就是岐丰之间发展起来的。周灭商后,继承了商朝的文字。周平王东迁后,这文字又由秦国继承了。

  车同轨这事我想不必再问了,只要离开过邯郸的人都知道。天下道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尺度,一辆车难以通行一国之地。公孙龙子大声,道:能用一辆车通行全国各地者。七大战国中,唯有秦国。

  山东之地实行的是分封制。因为层层分封的关系,造成关卡众多。要想让关卡最有利于自己,最好是修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道路。如此一来,一国之中的道路千奇百怪,就不必惊奇了。就说赵国,虽有全国统一的道路标准,可是,到了平原君封地里,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的道路他说了算,与赵国的标准不同。

  好采

  道路之苦,只要是战国人都知道,压根儿就不必再让秦异人来解析了,人们又是一阵叫好喝采。

  度同衡这事,我想也不必再问了。廉颇接过话头,道:我是将军,对大赵的山山水水颇为了解。同样的,对度量衡不同造成的不便,深有感慨。

  说到这里,眼中jg光一闪,道:七大战国各有各的度量衡,诸侯封地内又有各自的度量衡,豪强世家又有各自的度量衡,一层一层下来,放眼天下的度量衡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不说他处,只说邯郸,在邯郸城里通行的度量衡不下于二十余种,七大战国的度量衡在使用世家大族的度量衡在使用,诚让人叹也。

  好采一片叫好声响起,观战人群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观战之人,有很大一部分为邯郸国人,他们生活在邯郸,深知在邯郸买卖东西是何等的不方便。要想与楚国人做买卖,就得依楚国的度量衡;要与齐国人做买卖,就得依齐国的度量衡,每与一国之人做买卖,就要依其度量衡,这是何等的不便

  更要命的是,即使一国也不止一种度量衡,少则数种,多则十数种。比如说齐国,若是与田氏做买卖,还得依田氏独特的度量衡,这又是一不便。

  唯一方便的兴许就是与秦人做买卖了,就是与清夫人做买卖,也只有秦国的度量衡。因为,自商鞅变法时起,秦国就统一了度量衡,举国一制,没人敢另外弄出度量衡。

  正是因为战国时代度量衡不统一,多如牛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的统一了度量衡,这极大的方便了百姓,却给后人列为暴秦的铁证,诚可叹也。

  废除关隘,我想也不必再解析了,是个人都明白这有多么重要。荀子接过话头。

  没错

  我辈谁个不明白

  一片轰然响应声响起,直贯九霄。

  关隘之不便,天下人皆知。从楚之陈城到邯郸,不过千里之地,竟然有近五十道关隘,每过一道关隘,就要收一次赋税。荀子侃侃而谈,道:即使如清夫人猗顿氏这些大商家,从陈城到邯郸,也要缴纳近十次赋税。这还是他们财雄势大。小封主不敢招惹他们,不得不开方便之门。若是小商社,每过一道关隘就要纳一次赋,谁敢走天下行商

  哎关隘之害,战国时的大弊政。观战人们谁个不知齐声长叹。

  我曾从陈城到邯郸。路遇一家,祖代三辈人,没有走出过方圆十里。荀子的心情很沉重,道:原委何在因为他家所在之地为关隘重重包围。若是走出十里之地,就要缴纳多如牛毛的赋税。

  战国时代,不仅仅是商人行商要缴赋,就是过路也要缴赋,而且还很沉重。这极大的阻碍了国人出行。

  祖辈三代仅能在方圆十里内生存,这是一个圈,圈养了三代人荀子的声调转高,很是气愤,大声道:关隘之废,刻不容缓

  哎一声长叹,出自观战人们之口,他们心情沉重,没有叫好喝采。

  关隘之害如此沉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果断的下令摧毁这些关隘,这应该是很得民心的仁政了。然而,到了后人嘴里,这又是秦始皇残暴的铁证。很让人无语。

  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四人对视一眼,相互点头,荀子道:敢问异人公子,如何盘整河山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不必问了。因为黄石公他们已经认输,秦异人提出的主张远非他人所能及。他完全可以成为第一名士了。

  不过,这是给秦异人的机会,让他再度阐述自己的主张。

  秦异人当然不会错失这一机会,道:自周室取天下,到如今已逾八百载。八百载,山河巨变,沧海可变桑田,高岸可为谷,深谷可为陵,今ri之势早已非八百载前所能比,盘整河山已成当务之急。一山之上,关隘无数,难有畅通之路;一河之上,堤坝无数,拦河截流,不放水,或是导向他处为害,此等事,多不胜数。

  战国时代,损人利己的事儿多如牛毛,一条江,一条河,都可以为害。就拿洛阳的东周公和西周公来说,两公之地不过数十里,却是争斗不休。东周公yu要种稻,而地处上游的西周公筑坝不放水,这是当时风传天下的笑柄。

  这还是轻的,还有更严重的,筑坝为的就是害你,魏国就是其中的典型。孟子当面指责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魏国丞相白圭: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以四海为壑。今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

  一句话,战国时代,争斗无处不在,不仅仅在战场上斗得你死我活,哪怕是一山一水都能斗得异常激烈,为害无穷,盘整河山已是刻不容缓了。

  好采又是一片惊天的喝采声,人们打从心里认可秦异人的说法。

  异人公子之言让人茅塞顿开,如同醍醐灌顶,然,七大战国力征,战乱不息,如何达到一之道一之于德,还是一之于力乐毅眼中透着睿智的光芒。

  这话的意思就是用力,还是用德来统一,这也是当时争论的一个话题。

  当然是一之于德了。秦异人昂昂而言。

  一之于德荀子公孙龙子乐毅和廉颇微微摇头,一脸的惋惜。

  因为一之于德是一种迂腐的说法,为人不屑一顾。

  这是儒生的主张,公孙丑和万章冷笑道:还不是拾我们儒家牙慧

  本公子所言之德,非儒家所说的圣人之德,圣人之行,而是民心。秦异人的声调转高,道:民心便是德得民心,便是聚德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有人不愿一统,便可以德制暴,一统天下

  以民心为德,这种说法新鲜,却是很有道理,谁也不能否认,就连公孙丑和万章也是张大了嘴巴,无话可说。

  好采震天价的喝采声响起,良久难绝。

  谁是天下第一名士,不消我多说了吧荀子笑着扫视人群。

  异人公子一片惊天的吼声响起。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