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要为华夏之将来立根基!(求月票、求订阅)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直隶颜元......可是博野颜易直吗?”

  朱和墭一听见“直隶颜元”的名号,马上就站起来转过身,恭恭敬敬地抱拳行礼了。

  这下不仅把在场的大小“英雄”们给惊呆了,连颜元自己都呆了。

  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是“有清一代,对于旧思想之解放,最为彻底”之儒,也不知道自己将会“开二千年不能开之口,下二千年不敢下之笔”,将“宋明相传六百年理学,一壁推翻”。更不会知道自己是“儒家最后之救赎”。

  当然也不会想到他自己的思想,其实才是让他极为推崇的“岭南斩人儒”派的大圣人朱和墭的“原儒主义”的来源之一......

  而他所敬仰的“圣人”,竟然知道他这个只是在保定府内有那么一点小名气的乡野村夫的字号,如何不让他感动?

  想到这里,颜元就后退一步,然后一个长揖到地:“后学正是博野村夫颜元,见过圣人。圣人所著,如在后学眼前破开一片新天,后学愿求学于圣人,执弟子之礼!”

  颜元......的老师?

  这学生收得有点大了!

  朱和墭当然也不能把人家往外推......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大儒啊!

  顾炎武、朱舜水、屈大均这些儒都年纪一大把了,而且他们的实干能力都不大够。而这个颜元还不到四十,精力看着也未衰竭,思想应该还活跃。

  可堪大用啊!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上前几步,将弯腰行礼的颜元扶起,笑着道:“梨洲先生在《明夷待访录》的原臣篇中说,臣若以天下为事,则为君之师友也......易直先生可愿以天下为事,和孤亦师亦友吗?”

  “颜元愿意!”颜元的眼眶里面都是泪珠啊!

  终于找到组织了!

  而这君君臣臣、亦师亦友的一幕,在大殿内还没正式出仕的“英雄”们看来,那直接就能给朱和墭贴上一张“明主”标签了!

  什么叫明主?

  什么叫礼贤下士?

  朱大圣人就是啊!

  而在吴三桂看来......这他M的是在演戏!那个姓颜的和朱和墭是串通的。

  这是要收买人心啊!

  怪不得这个朱三太孙崛起得那么快,他还真有点手段!

  想到这里,吴三桂赶紧给万斯同打眼色,赶紧提问,问得难一点!

  万斯同连忙嗯咳了一声,道:“三太孙看来已经读通了家师的《明夷待访录》。”

  朱和墭冲自己首席侍从大臣庞思明打了个眼色,让后者赶紧给颜元安排,自己就坐回到了长桌子边上。然后笑着回答道:“孤家的确读通了《明夷待访录》。”

  他可是差那么一点儿就考上北大清华的学霸啊!怎么可能读不通《明夷待访录》?

  万斯同问:“那么三太孙以为,我华夏将来改如何防止天倾之难再来呢?”

  “第一要务就是办学校!”

  朱和墭给出了一个让万斯同有点惊喜的答案。因为《明夷待访录》里面私货全都在“学校”篇里面。“原君”、“原臣”是大道理,“原法”、“置相”随便说说,而“学校”篇可就厉害了!

  黄宗羲要把“学校”当成咨议会来办!

  不过朱和墭接下去的话,却让万斯同大吃了一惊。

  “孤要大办学校,一定要让人人都有书可读,个个都能写会算!”朱和墭道,“我们儒家讲有教无类,讲教化万民,已经讲了多少年了?可为什么从古至今,都没有办法真正实行呢?孤家曾在潮州民间游历多年,知道民间百姓目不识丁的有许多,而能写会读的,十个人里面也不见得有一个。

  他们不识文字,难一点的算术也不会,也不知道朝廷的法度,国家的政令。受了乡绅小吏的欺负也不知道该去哪里申诉、告发,当然也不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道理,甚至不知道家国天下之间是如何依存的。

  他们更没有在学校之中接受过武艺和军学训练,从军之后更是连军官的口令都听不懂,调教起来特别的吃力。

  正因为天下间都是这样的百姓,蒙古鞑子和清妖才能灭亡咱们中华!”

  万斯同道:“可孔夫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圣人说这话的时候纸还没有呢,”朱和墭道,“自然也没有印刷术,没有便宜的课本.所以‘知之’的成本极高,而且注定只能让少数人先知之了。

  既然如此,那民的知之,就只能让位于贵族士大夫的知之......只能让一部分人先知之,大部分人后知之,所以当时的民就只能先使由之了。”

  还能这么解释?万斯同仔细想想,又觉得朱和墭的话也有道理。

  朱和墭又反问万斯同道:“石园先生可曾出仕?”

  万斯同摇摇头:“未曾出仕。”

  “石园先生以明之遗民自居,也不可能在旗。”朱和墭笑道,“未出仕且不在旗,先生这二十年来不都是一介草民吗?既然是草民,那先生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万斯同愣了又愣——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士大夫,没想到自己居然是个草民!

  朱和墭又道:“我家老祖草民一个,李自成亦是陕西草民,努尔哈赤虽然有个龙虎将军的官职,但他目不识丁,文盲一个!既然不读书的草民可以造反当皇上,目不识丁的鞑子也可以造反当皇上......那么不可使知之又有何意义?”

  “说得有道理!”那个奉天玉和尚大笑起来,“你们这些读书人自己有了一点学问,就想做官贪钱,又怕别人有学问后揭发你们的恶行,或者和你们抢夺做官的机会,就说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孔夫子还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命......为什么有那么多读书人要去给夷狄之暴君当官?”

  万斯同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而吴三桂开口替万斯同解围了,“三太孙,你说话容易,真要办事就难了。天下的民那么多,人人要读书的话,得花多少钱买课本、请先生呢?”

  “其实也花不了多少.”颜元这个时候插话道,“大总统,在下于保定乡间就办过私塾.知道这读书习字之事,富有富读,穷有苦读......如果不以科举为目的,只是启蒙识字,学点算术,找些村秀才教三年就足够了,花不了几吊钱的。而且也不必男女老少都去读书,只要从娃娃开始抓,三四十年后,天下大部分人就都读过书了。”

  “易直说的对!”朱和墭道,“不过光有蒙学还不够,办学育人不仅是为了教人读书习字,还是为了选拔人才为家国天下所用。所以蒙学之上,还要设立小学,小学之上再设立中学,中学之上再开大学......可以让百姓家的孩子考试升学,每一级淘汰三分之二。

  这样三分之一的人可以读到小学,九分之一的人可以读到中学,二十七分之一的人可以读到大学。这二十七人之一,多半就是可堪造就之才了。”

  “可是这小学、中学、大学一定会花不少钱吧?”吴三桂摇摇头,又道,“现在天下凋敝,百业不兴,哪里有那么多钱?”

  朱和墭笑道:“天下凋敝是不假,但是人口更少......所以人均并不低。这样人少而百业不兴之世,才是我等为将来之治世立根基的时候。根基立好了,将来之天下才大有可为啊!普及教育,正式立华夏千年之根基的第一策!”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