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议和,也不应该找我吧?”纳敏夫半倚在曾经属于代王的金交椅上,全无人君之相,闯西曹他们哥仨是拜把子兄弟,我一个外人能做什么主。”
此时阿济格的军队已经全部退入固关,罗汝才亲自带兵抵达太原,豫北三府也被曹营完全控制。纳敏夫仅仅控制一个大同府,兵多粮少,还要仰仗罗汝才从太原运粮过来。他已经赶到了大同,把自己的帅府设在明朝的代王府里。
来见纳敏夫的人名叫祝世昌,官居大清礼部侍郎之职。他原本是明军的一个游击,带着三百人投降了努尔哈赤,负责筑城、铸炮,后来渐渐就变成了文官。
在原本的历史上,祝世昌这会儿应该被发配到吉林去了。原因是四年前他上疏称,应该禁止将俘获的女人卖给乐户为娼。
本来这封奏疏的内容也没什么,可没想到惹得皇太极大怒。因为皇太极早就禁止乐户存在了,从法律上来说,大清根本就没有乐户。当然,实际上还是存在的,否则王爷贝勒们各种吹拉弹唱用的是什么人,但皇太极总不能挨个抄自己兄弟子侄的家,看他们有没有逼良为娼吧。祝世昌当然也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讲了一堆绝对正确的大道理。所以皇太极认为,祝世昌根本就是卖直邀名,挑拨满汉关系。
大清也不是不允许臣子指出问题,但绝不允许把皇上根本解决不了,而且已经假装解决掉了的问题再提出来。
本来祝世昌是被定了死罪的,但是按照皇太极执法的惯例,先往死里定罪,然后再赦免,显得“皇恩浩荡”,祝世昌改判流放,倒是一个叫孙应时的倒霉蛋帮他改稿,被判了死刑。直到多尔衮上台,他才被召回。
但这里面更深层的问题是,祝世昌隶属镶红旗汉军,是硕讬的属下,他和他主子一贯都和多尔衮走得很近。当时正赶上岳讬病死,多尔衮等人大肆叫嚷要杀光岳讬的妻儿,皇太极借题发挥收拾祝世昌,也有打击他们的意思。
而在这个时空,由于多尔衮之死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祝世昌没上那封作死的奏章,所以依旧官运亨通。
祝世昌此番来大同,是为了执行皇太极交给他的任务:和纳敏夫和谈。
虽然早就知道纳敏夫是明军夷丁出身,汉化程度很高,但是皇太极还是认为,纳敏夫关心西藏、蒙古、西域事务,麾下网罗了大量来自这三地的低级贵族,他的利益诉求,应该和其他三大反王是不一样的。
皇太极毕竟只是一个十七世纪的皇帝,在他看来,纳敏夫这个蒙古人不可能和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这三个汉人一条心,是可以分化利用的。
前不久,罗汝才刚刚做了一件事情:将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骗到洛阳,软禁起来,吞并其军队。
马守应、贺一龙这二位,在汝宁待着,都快被人忘记了。之前反王联军和明军发生小规模冲突,他们出兵参战了,后来罗汝才攻打河北,马贺二人也各自派出数百人支援。他们有了汝宁一府之地安身,已经很满意了,只想待在这里做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罗汝才要抗清,他们为了顾全自己的名声和江湖义气,也出些力气,如果清军打到汝宁来,他们也当然会拼命去打,但既然清军没来汝宁,他们当然便不会卖力了。
马贺二人的道德水平不高不低,就是正常军阀的正常心理,而且还挺讲义气的。但是,他们和曹营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汝宁府的文职官员都是罗汝才委派的,曹营内部也对于用汝宁府的钱粮供养回革二营也颇有微词,这件事早晚得解决。
于是,罗汝才借故将马贺二人骗到洛阳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礼数极为周到,金银财宝流水价奉上。但他们的军队被已经投靠了罗汝才的赵应元和王得仁拆散,或编入曹营,或遣散务农,回革二营正式成为历史,马守应和贺一龙从此不能离洛阳一步。
祝世昌用这件事和王瑾“逼走海外”来游说纳敏夫,表示等到清朝灭亡,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迟早得对他来这么一出。
纳敏夫倒不在乎这些,他倒觉得罗汝才太过心慈手软,有曹操的诡诈,却没有曹操的刚狠,终非做大事的人。现在大家不是当年的绿林好汉了,而是争夺天下的诸侯,谁杀谁都天经地义。另一时空的李自成能直接斩杀罗汝才和贺一龙,罗汝才对马守应和贺一龙却还要顾全义气。你都吞并人家军队了,还讲什么义气,反正已经狠狠地得罪这二人了,还不如直接得罪到底。
不过,纳敏夫也很欣赏罗汝才这种“妇人之仁”,政治斗争,还是要有规矩的,规矩是强者吃人的工具,也是弱者有秩序地而非竭泽而渔地被吃的保障。不是谁都能永远做强者,为了将来自己被吃的时候还能留条命,还是有些规矩的好。
纳敏夫说:“要想谈和,总得给我些好处才是,你就这样红口白牙地说。”祝世昌说:“议和若成,大清退为汗号,加入总可汗麾下,这剩下的所有票数,自当归于总可汗,届时选帝,岂不轻而易举。”
纳敏夫笑道:“真亏你们能打听到我们四家选帝的事情,这么扯淡的事,你们也当真?要和谈也行,为示诚意,你们把宣府割给我。”
这种条件摆明了也是扯淡,但祝世昌也不得不接着,经过了一番毫无意义的扯皮,祝世昌被送回馆驿休息。
“大元帅,我们不是和其他三营说好了,不能单独和清朝谈和吗?”王进才问道。纳敏夫说:“是不能达成和约,不是不能谈。只要我们最后什么都没答应,那就没事了。”
王进才还要再说,贺珍笑道:“王将军放心吧,大元帅心中有数。皇太极要算计我们,我们也得算计他才是,这次和谈,便是清国灭亡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