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王爷,塞外的蒙古人都在打仗,几个台吉都说,他们无力来支援。”何洛会禀报道。
另一时空叛投多尔衮,对豪格落井下石,最后被顺治秋后算账,凌迟处死的何洛会,现在还是正黑旗满洲都统,豪格的亲信。
豪格说:“不来便不来吧,现在是攻城,原本他们也用处不大。只是这局面甚是奇怪,额哲吃错药了吗?铁了心给这个后爹卖命?”
现在正坐镇青城指挥的,正是自称蒙古大汗的额哲。青城就是另一时空的呼和浩特,纳敏夫当然不会用“归化”这个名字,当年三娘子在此筑城的时候,使用了青砖,当地人便呼之为“呼和浩特”,即“青城”,纳敏夫将这个名字定为正式的汉译名称。
额哲的亲爹林丹汗让纳敏夫气死了,可是现在他却坚定不移地跟着这个后爹混。林丹汗死的时候,额哲才十二岁,让他像当年铁木真那也去草原上当牧民,谅他也不敢。这九年他跟着纳敏夫,愈发认识到,没有爹撑腰,他这个大汗就是个摆设。
在河套地区的战事中,额哲的最强技能就是“大召唤·叫爹之术”。要说打仗,额哲懂个茄子,作战指挥全靠几个投降得早的蒙古小贵族,但是他只要大喊一声:“爹!有人打我!”便有大批的燕麦、豌豆、黑豆、火药、铅块、箭矢送来,还能召唤铁甲马队。
陕西的农业其实此时仍然很有实力,尤其是夏粮的产量并不低,陕西各地夏粮田都占总耕地的半数以上。最主要的夏粮是小麦,大麦次之,青稞、豌豆再次,燕麦又次,在丰收时节,豌豆和燕麦都用于喂马,这是过去陕西明军战斗力的基础,百姓所纳的夏粮,主要是小麦、大麦、豌豆三项。
秋粮则有黄米、小米、高粱、黑豆等。在延安府和西安府东北一带,就是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地方,黑豆甚至能占秋粮的两三成。秦岭北麓可以利用出山的河水种水稻,兰州、天水、固原、米脂等地也有稻。秋粮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先秦时代至今一直未变,就是小米。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就是因为“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此外,还有荞麦广泛分布。玉米在嘉靖年间就传入陕西了,纳敏夫作为穿越者,肯定是大力推广。
什么小冰期、自然灾害,闹灾归闹灾,肯定没闹到彻底绝收的程度,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户,都得将自己大约一半甚至更多的收入交给朝廷和老爷,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包营占据陕西快两年了,一方面是官府免征税粮,另一方面是佃户有了抗租的底气。时间虽短,却让陕西迅速恢复了元气,让农民觉得留在土地上种地是可以接受的,按照这样的前景,明年不见得会饿死。
只要老百姓有这个念头,觉得种地不一定饿死,流民的数量就会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农民有信心,坚持种粮食,市面上的粮食数量就能相对稳定,虽然粮价猛涨,但不至于出现像崇祯初年那样的粮食供给量的断崖式暴跌。
结果就是,虽然崇祯十四年是个灾年,纳敏夫拿着庆王府中抄出来的金银,在宁夏依然可以买到粮食,依然能拿豆子喂马。
理论上讲,纳敏夫治下没有饿死的人,虽然有些人死掉了,但是他们临死前还能每天喝一碗粥,就算粥稀了一点,怎么能说是饿死的呢?分明是得病死的。
那他们到底得的是什么病?
(小声)营养不良……
要是有人这么质问纳敏夫,纳敏夫也只能承认这些人是饿死的。但是没人问这个问题。反而有县官在上级来视察时说,出了如此大灾,本县的流民却能回乡耕种,基本上没有死绝户的事发生,生有所业,死有所葬,大元帅真乃民之再生父母。
对于顺天安民营的官员来说,饿死人的数量控制在还能正常出殡的程度,基本上就等于没有灾。
陕西全省总有些地方粮食有富余,汉水上也一直有湖北商人来卖粮,但是物流成本会反映在粮食价格上,吃不上饭的饥民如何承担得起这些商品粮的物流成本。不仅他们承担不起,地方官府也承担不起,所以大部分地方官府也只能用粥棚这种聊胜于无的救急手段。这还是因为李自成为了拯救陕西老乡,舍了自己的那部分利润。商人的利润是无论如何不能舍的,让商人挣钱,还能有高价粮运过来,不让商人挣钱,就干脆没粮了。
纳敏夫手上还有钱,但是如果把有限的金钱投入无限的救济当中,再加上行政损坏,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纳敏夫在明知道花钱救灾可以少饿死一些人的情况下,依然用这笔钱收购粮食,支援额哲。
本来这事是很好理解的,作为封建统治者,是人家的儿子做大汗重要,还是饿死几个无力造反的穷鬼重要,这还用问吗?就连当初曾经是逃兵、饥民的老兄弟,他们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一点没觉得这有什么异常,在他们看来,陕西已经太平了,顺天安民营当然应该争夺天下。
但是作为一个穿越者,尤其是这届穿越者,纳敏夫的举动就不寻常了。除非是认为不这么做就会死更多的人,否则王瑾是不会拿人命做牺牲的。
豪格当然不知道纳敏夫是穿越者,就算他真知道穿越这个概念,他也会觉得这个时空最像穿越者的是自己的阿玛。但他也看出不对劲,从种种迹象来看,在晋西北集结军队的顺天安民营主将是贺珍。
四万清军压境,纳敏夫竟然不亲自上,这未免太奇怪了,难道纳敏夫竟然瞧不起我豪格到这个份上了?
豪格知道皇太极委任自己出征的用意,经过南征的折腾,皇太极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作为一个年过五旬的人,皇太极什么时候死,谁也说不准。
虹县的失败损害了皇太极的威信,所以这一次,豪格必须拿下大同,这四万人只是先头部队,皇太极早已让瓦克达、勒克德浑等人待命,随时带兵入晋支援豪格,不破大同,绝不回还。
在这个时候,纳敏夫还要出幺蛾子,这让豪格非常不爽。他也提醒太原的阿济格和宣府的瓦克达,让他们小心纳敏夫迂回攻击,可是两边都回复,黄河沿线和察哈尔一带均没有纳敏夫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