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行军日志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让王瑾发愁的是,这支文书队能干什么?原时空的李自成在前期不重视读书人是有道理的,因为闯军长年流动作战,读书人的用处真的不大。

  王瑾起初希望这些人能负责管理后勤,但是发现他们不懂数学,不会记账,所以这件事还是交给了白旺管带的算盘队。本来王瑾说叫会计队,但是这个队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店伙以及破产的小商贩、小地主,“会计”这个文绉绉的词对他们来说太陌生,就改成了通俗易懂的“算盘队”。

  白旺本是刘芳亮用来困住官兵的那家米行的伙计,识得字,会打算盘。米行倒闭之后,他就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年景不好,哪家米行都不招新人,白旺又没有田地,便沦为了乞丐,靠袁宗第兄弟和白鸠鹤时常接济才勉强没饿死。闯军来时,他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造反。

  既然处理不了钱粮被服这样的问题,李自成对这些读书人就没兴趣了,让王瑾随便安排。王瑾主要给他们两个任务,第一是教各队士兵识字,第二是做他的文案师爷。王瑾需要写的东西很多,首先是他每天说书的话本,文书们都要记录下来,《王版水浒》就这样诞生了。

  此外王瑾还“写”了一些书,比如《隋唐演义》,王瑾觉得褚人获占着这么个好书名实在是太浪费了,他直接把单田芳和田连元的评书按明朝白话改编。

  还有《儒林外史》,虽然成书于清朝,但是其中描述的很多内容在明朝也有相似的事情。如果王瑾他们将来的结局也是茅麓山那还罢了,如果闯营是最终一统天下的胜利者,旧的科举制度必然被改变,这样一来,就再也没人能写出《儒林外史》这样的作品了。

  至于《聊斋志异》,王瑾只选择了其中和清朝有关的部分,把朝代背景都改到了元朝末年。

  比如说《乱离》两则,第一则是说,刘家小姐是北京人,和戴家公子早有婚约,清军入关之际,刘小姐被清军的一个统领掳走。万幸这个统领只是想用刘家小姐当干女儿,招赘一个养老女婿。不久,这个统领又捉了一个少年来当女婿,没想到捉来的正是戴家公子,夫妻得以团聚。但假如不是侥幸遇上一个还有点良心的清兵,假如捉来的不是戴公子呢?

  第二则是说,顺治年间有一个陕西人在北京做官,他的家乡爆发了反清运动(原文说是姜瓖反正的,但其实应该是王永强反清),他便和家人失去了联系。等到清军终于镇压了义军,他派人回家探望,发现方圆百里已经被大清王师杀光抢光烧光了,家人全部失踪。

  这个官员有一个仆人,年老无妻,官员便给了他几两银子,让他去买个老婆。当时清军镇压了陕西、山西、江西、山东等地的抗清运动,将掳获的大量妇女当作战利品带回北京售卖,如卖牛马一般。仆人因手头银子不多,便买了个老太太,买回来才发现,居然是自家主人的娘。官员大喜,又赏了他不少钱让他去买老婆。这回这仆人钱多了,便买了个三十多岁妇人,买回来才发现,是自家主人的妻子。官员一家人抱头痛哭,又赏了这仆人一百两银子,给他买了个漂亮女人,只是这个女人却没有做官的亲戚来救了。汉奸家属都是这个下场,平民百姓的待遇可想而知。

  王瑾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些故事本时空都没有机会发生了。所以他把带清朝历史背景的故事都“创作”了出来。至于其他的故事,一来是王瑾相信将来的蒲松龄肯定也能写出来,二来是王瑾实在记不住那么多,聊斋有将近五百则,谁背得下来啊。他只挑其中印象深刻的一些故事给士兵们讲讲当个乐子,就不汇编成书了。

  王瑾本来还想把《红楼梦》也写下来,可是这本书他只读过一遍,印象不深,很难重新把故事讲出来。而且现在他每天说书,三国、水浒、隋唐和各种神鬼妖狐的故事士兵们是喜欢的,《红楼梦》离他们的世界太远了,不会有几个人爱听,此事只能作罢。

  王瑾有点担心本时空不会再有《红楼梦》了,他在沈阳的时候,见过曹雪芹的祖先曹锡远、曹振彦父子。曹锡远是沈阳中卫指挥使,沈阳沦陷的时候和儿子一起投降做了包衣。曹锡远此时应该已经死了,而曹振彦做了金军的炮队教官,现在和将来都罪行累累。本时空他虽然没机会参加大同屠城了,但是手上的血债也不会少。包括曹雪芹的祖父曹玺,将来如果闯军胜利了,估计也难逃一死。这样的话,曹雪芹的父亲曹寅将连出生的机会都没有,更不会有曹雪芹。只能等将来大顺朝灭亡的时候,或许有哪个家族大起大落的人能写出类似的作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是王瑾一直在撰写的闯军行军日志。从米脂起义开始,尽可能详尽地描写闯军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事情。包括每一日的行程和工作,到了什么地方,怎么打仗,有谁立功,将领们在讨论时说了什么,侦察到的各种情报,以什么罪名处决了哪些人等等。日志还附有一本阵亡者名册,尽可能多地记录一点关于他们的资料,但是能记的东西也少得可怜。比如说:

  “陈二狗,府谷人,崇祯四年四月入伍,三日后阵亡于白水县马家渡之战。家有二妹大妮、二妮,临终托同袍寻找。”

  “马大,绥德军户,随袁宗第入伍,崇祯四年五月二十九日于翼城县西坞岭遇匪之战。有弟马四在军中。”

  一个士兵阵亡了,只能留下这样寥寥几句话而已。其实在原时空,很多闯军将领的传记都未必能填满一页纸,有的甚至还不如陈二狗和马大。

  不过这本日志中的很多东西是涉密的,一旦让官军拿到了,就是一本关于农民军的百科全书。王瑾甚至一度考虑要不要用英文来写这本书,毕竟在现在的大明英语就是密码,连那些天主教的传教士也不大可能懂英语。

  但是王瑾的工作太多,没有这么多时间,于是他把这项工作平均分配到所有文书头上,让他们每人写一部分。至于稿件的汇总,那是李定国的工作,他很喜欢也很擅长干这个活,也是王瑾在本时空最能信任的人。

  现在他和这四个义子已经越来越像真正的父子了,一起经历危险的时候,人的心灵是很容易靠近的,素不相识的人经历过一场战斗之后就可能变得像亲兄弟一样。不过王瑾作为闯营的二把手,陪孩子的时间并不多。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有点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和他交流,艾能奇年纪太小又太皮,只有刘文秀总是主动来找王瑾,请教些数学问题。

  四个孩子和王瑾的感情都很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不过王瑾觉得,孙可望和李定国过于沉闷,刘文秀过于感情用事,艾能奇过于没心没肺,都不是太好。联想到原时空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成了失败的领袖,刘文秀三次黯然下野,艾能奇战场阵亡,王瑾觉得自己还是得多找时间陪他们聊聊。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