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士兵在晨曦中进入被鲜血浸染的阵地,还没如何对阵地的工事进行修葺,日军恼羞成怒的炮火声就响彻了长城。
刘浪在距离109旅指挥所附近500米密林中救护队简陋的木制担架床上睡觉。
是的,被王长海下了死命令的何大头那敢轻慢这位胖爷,觉得自家217团的救护队医生护士就那么几个人,这次夜袭战中受伤的官兵又多,万一管不过来,让他出了什么事儿,最后还得是他背锅。
干脆,一咬牙哥几个受点累,六七个人互相换手硬是将刘胖子抬到距离阵地更远的旅卫生队来了,要不是一直跟随在一旁的明大记者担心刘胖子有什么内伤急于让医生诊断,何大头甚至敢把这位抬到师指挥部去。
毕竟,这位在来217团上前线之前可是属于师指挥部的参谋,也算“物归原主”了不是?
从前线送下来的伤兵很多,多到明毓都在医生判断刘浪只是脱力昏迷只需要卧床休息之后,化身为护士投入到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去。
浓烈的硝烟味儿混合着更浓烈的血腥味儿中,明毓足足忙了一个白天,直到精疲力竭,被听闻此事的赵登宇旅长强令她休息。
傍晚,夕阳似血。
明毓就坐在还在呼呼大睡刘浪二十多米的大树底下,拿起了自己的笔和纸。
那台由中国北方军事委员会特批给第29军属下五个步兵旅其中之一的电台,向着长城之南发出了密集的电波。
一段极少有的长长电文被放在中国北方军事委员会最高长官的案头前。
陆军上将拿起那张纸,由开始的端坐,逐渐站起,目光肃然,沉思良久,对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副官道:
“将此电文转给老百姓日报并转东南几大报业,请他们刊印,不许改动一字。同时,向全中国北方民众,报捷!”
第二天清晨,北平城最大的民生类报纸--“老百姓日报”的报童遍布这座中国北方古老城市的街角。
“大捷!第29军于长城防线喜峰口大捷,斩首日军700余!”
“喜峰口大捷!”
“日寇遭受重创!”
报童们几乎刚刚呐喊出声,报纸就被抢购一空。
实在是,自从日军关东军踏出东三省向热河以及平津方向进袭以来,中国北方民众听到的几乎都是失败,热河失陷,十几万中国军队后撤,一直被打到了中华民族两千年前为抵御游牧民族而修建的万里长城防线上。
如果,依靠了两千年的长城再度失守呢?会不会,就像数百年前的游牧民族一样,平津失陷,华北失陷,中原失陷,东南失陷。。。。。。
只要稍微读过点史书的人,都知道,那些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代。
他们当然不知道,他们即将要经历的这个时代,同样可以称之为整个民族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不过幸好,这个时代有英雄,他们没有让黑暗持续太久。破而后立,极度的黑暗就像是黎明来临之前,度过这段时光,将会迎来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
当然,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知道,新生的中国会有着怎样的辉煌,只有那只穿越而来的胖蝴蝶知道。
他很笃定的知道,一千多年前的汉唐盛世,将会再现,就在世界的东方。不是因为,他所来的那个时间段华夏的经济有多发达,人们有如何的兢兢业业的工作。
而是,他的国家和民族,从没遗忘过曾经。
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一直屹立在中国的心脏,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不知道有多少的华夏儿郎,不远千里,只为在它面前肃立,哪怕是片刻。
他为他的国和族骄傲,不管是显现光明的未来,还是即将陷入黑暗的现在。
忐忑的北方民众们手拿报纸,首先看到的是关于大捷的新闻。
发自一线经过北方军事委员会审定的战地报告详细记录了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于喜峰口夜袭战的战报:
我第109旅自少将旅长赵登宇以下2000余官兵,于3月11日夜,绕行潘家口,出长城,于喜峰口以西,对日寇四处高地进行破袭战,所有官兵皆以大刀和手榴弹为主要武器,激战6小时,毙敌700余,复高地阵地两处。
这恐怕还是北方军事委员会第一次将一场算不上大规模的战斗以无比详实的数据向北方民众公布。
毕竟,一场中方投入兵力不过2000余的战斗在拥有超过二十万兵力的中国军方以及拥有超过四万关东军和三万日伪军的日本军方来说,实在够不上级别。
但,这场歼敌700的胜利,对于此时的中国北方军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原来,日军也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两年前,他们占了东北三省,数十万东北军丢了中国最肥沃的土地和最大的工业基地。
现在,他们占领了热河,一直打到了民族曾经最可信赖的万里长城,中国,还能退吗?还能赢得这场由日寇不断的贪婪引起的战争吗?
没人能给出答案!
但现在,第29军属下这个步兵旅2000官兵,用事实给出答案。
只要敢拼命,日本人也会死的,也会怕的!
北平城内,所有人奔走相告,不管是穿着传统长袍的读书人,还是穿着厚实夹袄的商人,又或是在这个大冷天也穿着夹袄的劳力,不管他们认识不认识字,也不管他们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
在得到这个消息后,都欢呼雀跃,仿佛这场仗已经胜了,日本人不会打过长城,平津可以守卫,华北可以守卫,整个中国可以守卫。
哪怕是一场梦,至少梦的开头很美。
在北平城的城根下,一群衣衫褴褛面露着菜色的人们,围在了一起。
他们是在这里等活儿的人,等着雇主前来召唤他们,给他们一个搬运货物或是其他使用力气的活儿,从而赚得一天的饭钱。他们每一个人后面,都有好几张嗷嗷待哺的嘴,等着他们带回去米面。
平时这样围着,一定是来了个不错的雇主,他们可以努力展现着自己薄得不能再薄的夹袄下足够的力气。
但今天,却不是。
那是个戴着眼镜的老先生。
给他们读今天的报纸。
关于大捷的欢呼早已完结,他们现在无比安静,安静的听老先生读着报纸头版上另一个标题为“战场日记”的文字。
老先生仔仔细细小心翼翼地读着,仿佛生怕漏掉一个字。他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不时撩起衣角,擦拭镜片。
因为,那上面,不时会染上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