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太伯让位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众人返回城中,沿途还遇见好几拨人。看来这些人,都是预谋已久的,一环接一环,自己这一圈下来,不表态也表态了。

  回到府上,黄维周一片心塞。

  不过缓解过来之后,黄维周便让人送信给了李子孝,请求将自己的书佐裴魏升任县令。

  这书佐不贴心,是得挪挪位置了。

  崔叔重在博广池等黄维周的事情,很快便传到黄明远的耳朵里。黄明远仿佛在听一件最普通的事情,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变化。

  但陆贞清楚,黄明远越是表现平淡,代表着他内心越是愤怒。

  将主意打到黄明远的儿子身上,再是黄明远的母舅家,这事也没法善了。

  很快黄维周便来向黄明远禀报这件事。

  不得不说,混乱的政治场,最是容易成长人。黄维周在行台待了这段时间,手段、心智大涨,都快能找到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黄明远对此事倒是没说什么,反而告诉黄维周心中不要有负担,好好读书、观政便是。

  父子二人倒是有默契,没人提最近日子黄维周名声大涨,人皆以为贤的事情。

  到了晚上,黄明远还让三儿子陪着他一起吃了一顿晚餐,吃的便是黄维周在博广池打上来的鲤鱼。

  父子二人,和乐融融。

  饭后,黄明远又与儿子先聊聊一会,并让他平时多看看造船和海运的事情,了解一下天津港的运作模式。

  黄维周点头称是,却有些不太明白父亲的意思。

  难道父亲想让自己处置徐匡弼和黄俱的案子,还是想让自己负责管理天津港。

  黄维周猜不透父亲的用意,只得回去和马周商量此事。马周也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已,但他判断,无论如何,这是卫公对三郎君的一个机会和考较。

  黄维周也只得如此理解,倒是把一部分精力用到对天津港的研究上了。

  崔叔重的事情在黄家父子这里,仿佛微不足道一般,但在整个信都城,早已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说黄明远不太待见这个叔外祖,屡屡打压,但崔叔重在河北世家的地位,却并不受其影响。时至今日,河北诸世家,范阳卢家覆灭,清河崔氏和渤海高氏俱受河北匪乱影响严重,赵郡李氏在入隋之后便有些滑坡,其余清河张氏、清河房氏离着顶级大家族,尚有一段距离。所以博陵崔氏,也算一枝独秀了。

  崔叔重虽已经卸了崔家家主,但作为世家领袖,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世家大族看作风向标。

  所以崔叔重在这个微妙的时候,主动去见黄维周,几乎可以看作他的表态。

  而崔叔重的表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家大族的态度。

  虽然崔叔重实际上并没有见到黄维周,但旁人却是不信。不少人坚信,崔叔重已经和黄维周达成了协议,崔叔重才会不遗余力地力挺他。

  这种说法还很有市场,言之凿凿。

  这件事最重要的影响便是终于引动世家大族的集体站队。

  不少大家族纷纷上门拜访黄维周,更是费尽心思地要见黄维周一面。整个信都的大街小巷,尽流传着黄维周的好名声,有圣瑞之兆。

  甚至连田间地头的老农和街坊里巷的老妪,也听说卫公有个三郎君,是个贤德之主。

  这泱泱架势,仿佛黄维周是千年难遇的大贤。

  若不是黄明远在前,又有选立天子之事,任何祥瑞事件都极其的敏感,早就有人想办法让祥瑞满天飞了。

  官场和世家大族不是独立的。

  很快这场风波,便影响到官场上。准确的说是,影响到黄明远的旧部之中。

  黄维扬作为继承人,这是法;黄维周作为继承人,这是情。虽然理论上法大于情,但往往实际上,都是情大于法。

  李子孝的女婿,从小长在身边的郎君,又聪明能干会做人,大家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

  果没多久,时任深泽县令的赵文突然上书,请改立黄维周为世子。

  赵文是九原人,魏郡移民,成均学堂毕业的学生,讨平河北乱匪的时候在军中为吏,战后被任命为深泽县令。

  深泽县,博陵郡下面的一个县。

  无论怎么看,赵文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丰州嫡系。

  所以很快,这件事便引得众人的注目,甚至还有人将其当作风向标。

  一开始是各股散势力,接着是世家大族,现在连卫公的嫡系旧部也纷纷开始支持黄维周,这不是众望所归是什么。

  赵文这封奏疏,没人敢拦。

  不管你支不支持黄维周。

  很快,这封奏疏就送到黄明远的案头了。

  在奏疏之中,赵文只提了黄维周的贤德和老百姓的称颂,并着重展现了世人对黄维周的推崇与尊敬。仿佛立黄维周为世子,是一件顺天应民之事。

  至于说现任世子黄维扬,则提都没提。

  这也可以理解,黄维扬在天子身边为质多年,又是嫡长子,本身并无过错,根本没有改立的道理。众人以黄维周贤德拥立,正好可以引援当初周部落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让位给弟弟季历的旧事。

  当初季历越过两位兄长,成为国君,靠的便是圣瑞之兆,贤德名声。

  真是好算计啊。

  黄明远对于这封奏疏,什么也没提,直接搁置了,仿佛没看到。

  但这件事,恰恰引动了众人的神经。

  一般来说,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黄明远应该驳斥才对,甚至贬官去职,也是应该的。

  但偏偏是最寻常的搁置。

  与其说是不同意,倒不如说是默认。

  官场上的惯例,搁置这种事,要么是不想做,要么是我不管你,你自己看着办。而今日之事,明显属于后者。

  真要是反对,无论如何,也得给众人一个示意。

  于是无数人理所应当的认为,黄明远也是支持立黄维周为嗣的,只是没有理由,而一众文武就是负责给黄明远找理由。

  于是不少人紧随其后,纷纷上奏,请求立黄维周为嗣。文的,武的,丰州的,河北的,辽东的,河东的,应有尽有。

  面对黄明远,众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这场易储的大戏终于在赵文的奏疏后,达到了顶峰。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