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娘打得什么仗啊!”
黄明征进入帐中,愤愤地将头盔掷到地上,然后一屁股坐到胡凳上。
郑言庆看到黄明征愤然的样子,放下笔说道:“今天高句丽人又投降了?”
黄明征愤愤地说道:“可不是吗,今天代州军都要攻到城头上了,我正准备带着人支援,好打开缺口,这边高句丽人就竖起了白旗。刘士龙这个狗娘养的比谁来的都快,立刻就下令让我们停止攻击。代州军不敢忤逆,只得撤了下来,白白损失了两三百人。”
这种事众人都习惯了!
郑言庆说道:“这种事在咱们自己军中说说就算了,出了门要管好嘴,别给大兄惹麻烦。而且不光是你自己,底下的兄弟们也要约束好了。”
黄明祯满是怏怏的脸色,却也知道郑言庆说得在理。
“我就不明白了,天子到底是哪里不对劲,用刘士龙这个狗贼,若不是刘士龙阻挡,我们早打下辽东城了。”
郑言庆神色如常地说道:“哪里是什么刘士龙,那也就是个提线木偶,没有天子撑腰,你以为他能命令的隋?现在情况很明显,天子怕是不想打下辽东城,所以才让刘士龙给我们拖后腿,往后跟底下的弟兄们说都机灵着点,再攻城的时候都躲着,别那么拼命,以人为先。”
“嗯!”
这不是丰州军一家的事情,如果只有他们自己,郑言庆敢说自己仅凭借手上两万人马也敢和姜以式正面相抗,可现在各部挤在一起,他们受制于人,万般力气都使不出来,与其徒耗士兵的性命,也唯有先保存实力了。
说到底,在郑言庆等人心中,丰州是黄明远的丰州,而不是天子的丰州。即使是天子,也不能让丰州军白白送命。
果然不出所料,高句丽人当夜赶紧修好了城池缺口,到了第二日刘士龙前去受降的时候,高句丽人又翻脸不认人了。
接下来跟无限循环一样,隋军又得接着攻城。
隋军围了辽东城一个多月,但始终没有多大的成果,至于之前预料的高句丽援军也根本没有来。
实际上大隋百万大军东征,处处皆是战场,高元只得命各部紧守城池,各自为战,根本无力相互救援。
黄明远此时也从家里再次给杨广上表曰:“窃见辽东小丑,未服严刑,不遵王化,致大隋远降六师,亲劳万乘。但夷狄性多多诈,畏威而不怀德,深须防拟,勿为其乘。其口陈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圣人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则余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胡人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对于黄明远的说法,杨广也不得不承认是一条良策。
等到六月二十六日,杨广知道自己之前的计策怕是落空了,只是他还不能认错,只得又羞又急。当日杨广亲自来到辽东城南,观看辽东城的形势,眼看城头上那碍眼的高句丽旗帜,杨广便将诸将召集起来斥责道:“辽东城一月未下,谁之故也?你们自以为官居高位,又依恃着家世显赫,想要暗中怠慢欺骗朕吗?昔日在京师的时候,你们就都不愿意朕前来辽东,今日看来,你们是怕朕看见你们的私弊和**吧。今日朕亲自督阵,就是要看看你们的所作所为,今天若是有人真的不畏死,尽可虚应了事,你们看看朕敢不敢杀你们?”
杨广倒是将责任一推二五六。
不过杨广一番威胁,倒是使得众人各自畏惧,不少人都因此变了脸色。
于是杨广亲自组织今日的攻城。
大军四面围住辽东城,开始对辽东城发起猛烈的攻击。一时之间,抛石机声隆隆,飞石漫天,弓矢遮日,无数的隋军如黑云压城一般逼近辽东城。
实际上经过这些日子的磨炼和欺诈,姜以式大大提升了城内民夫的战斗力和军队的士气,之前城西之败的影响也被降到了最低。辽东城中可战之兵超过十万,并没有隋军想象的那么脆弱。反而隋军之前好像屡屡攻破辽东城的模样,不过是姜以式故意示敌以弱。
这一次隋军发起攻击,高句丽人一开始还以为对方仍准备磨洋工。毕竟这半个月来,隋军的攻击越来越无力,甚至都没有靠近城墙便撤了,因此高句丽人的心态也很放松。
谁料到一开始隋军便万砲齐发,打得城头上的高句丽人晕头转向,根本抬不起脑袋来,再看看城下铺天盖地的隋军,高句丽人这才明白,隋军这次要玩真的。
此时隋军的云梯已经靠近辽东的城墙,也后面的箭楼也压着城头上的高句丽人不断射击。
这时一架冲梯冲锋在前,很快搭在城墙之上。
冲梯长达十五丈,高耸异常,此时只见上面一将把横刀插在腰后,一口气爬至顶端,冲到了辽东的城墙之上。
有人先登,众人皆是大喜。
只见这人从冲梯之上跳到城墙上,挥刀向四周劈去,砍倒两人,跃到城墙之内,与高句丽人短兵相接。其他的高句丽人见此,也纷纷一窝蜂地向此聚集。此人挥刀乱砍,杀死十几个人,终究是缺少支援,竟然被高句丽人掀下了城墙。
远处隋军众人皆是一惊,以为此人怕是要摔的粉身碎骨。只见此人在下坠之际,竟然一把抓到冲梯上垂下的绳索,然后抓着绳索又爬到冲梯上,继续攻击。众人纷纷高呼,赞赏他高超的身手。
这一战直打到太阳落山才结束,隋军准备不足,低估了城内高句丽人的实力,因此损失惨重,也没有破城。而杨广对于破城的热情,也因此这次失败的攻击,迅速低落了下去。
不过让杨广欣喜的是今日登城的勇士,名叫沈光,常州吴兴人。杨广对他的豪壮感到惊异,并召他前来朝见,见面之后对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