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宗诚真人面色一变,起身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人欲得道,必修道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天地之玄奥,尽在自然之造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阳机也;圣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阴机也。合此阴阳玄机,方明道理。
超凡之入圣,返本之还元,必化身于自然。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知而会用,大道成。以此,天地与吾一体,万物与我同化,自然与我同在,何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须知得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是谓道要。
以我之精合于自然之精,我之炁合于自然之炁,我之神合于自然之神,穷理、尽性、了命,功成圆满,至此方明天地万有之根源,宇宙运化之玄机,众生显隐之真相,得证真人。”
“道友亦错矣!”秋水真人轻轻摇头,驳宗诚真人道:“大道既判而有形,因形而有数。天得乾道,以一为体,轻清而在上,所用者,阳也;地得坤道,以二为体,重浊而在下,所用者,阴也。阳升阴降,互相交合。乾坤作用,不失于道。而起首有时,见功有日。
是此三阳交合于三阴而万物生,三阴交合于三阳而万物成。天地交合,本于乾坤相索而运行于道。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成万物。方其乾道下行,三索既终,其阳复升,阳中藏阴,上还于天;坤道上行,三索既终,其阴复降,阴中藏阳,下还于地。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真阴到天,因阳而生,所以阴自天降,阴中能无阳乎?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真阳到地,因阴而发,所以阳自地升,阳中能无阴乎?阳中藏阴,其阴不消,复到于地;阴中藏阳,其阳不灭,复到于天。周而复始运行不已。
天地之机,运行于道而得长久,乃天地作用之功也。惟人也,虽有聪明之性,留心于清净。欲以奉行大道,小则安乐延年,中则长生不死,大则脱质升仙。”
元化真人大笑一声,道:“道友此言是也!大道无形,因彼之所得而为形。大道无名,因彼之所有而为名。天地得之,而曰乾坤之道。日月得之,而曰**阳道。是此见于外者,莫不有道也。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而生三明三阳。真气为阳,真水为阴。阳藏水中,阴藏气中。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真水乃真阴也,真气乃真阳也。真阳随水下行,如乾索于坤;上曰震,中曰坎,下曰艮。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上而下,震为肝,坎为肾,艮为膀胱。真阴随气上行,如坤索于乾;下曰巽,中曰离,上曰兑。以人比之,以中为度,自下而上,巽为胆,离为心,兑为肺。形象既备,数足离母。既生之后,元阳在肾,因元阳而生真气。真气朝心,因真气而生真液,真液还元,一气接引元阳升举而升真水,真水造化而生真气,真气造化而生阳神。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如知时候无差,抽添有度,自可长生。若以造作无倦,修持不已,阴尽阳纯,自可超凡入圣。此乃天机深造之理,古今不传之事。”
“道友此言乃偏秋水道兄之意也!”通璇真人闻言,缓缓摇头,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运行日月。
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相生相成,周而复始。不失于道,而得长久。修持之士,若以取法于天地,自可长生而不死。若比日月之躔度,往来交合,止于月受日魂,以阳变阴。阴尽阳纯。月华莹净。消除暗魄,如日之光辉,照耀于上下。当此时,如人之修炼,以气成神,脱质升仙,炼就纯阳,始也法效天机。用阴阳升降之理,使真水、真火合而为一。炼成大药,永镇丹田,浩劫不死,而寿齐天地。如厌居尘世,用功不已,当取日月之交会,以阳炼阴,使阴不生;以气养神,使神不散。炼精生真气,炼气合阳神,炼神合大道。”
神秀真人眉头一皱,道:“……”
…………………………
一时间巫云峡中,天花乱坠,香气袭袭,祥云相伴,远近可见。
玄极坐于下方,先闻大道玄微精妙之理,天地宇宙,自然造化,万物之道,不觉然如痴如醉,眉开眼笑。
后又得谷逸真人自大道玄理之中引出道统之争,诸修遂开始争论自家修行的正理,个个面红耳赤起来。
玄极听了许久,只听诸修争持不下,你说我驳,我言他斥,直是有数日之久,而他修的是玄清观的大法,自也对大道至理了悟玄清妙谛,时不时也插口一二,讲自家见解,别有妙处。而至于最后,诸修更是兴之所至,举手之间,演练道法,谈讲至理,却使得这一方之地凭白得了无穷好处。
玄极少说多听,只贪听诸修对大道天地的不同看法,却忽然想起一事,直接开口问道:“贫道听闻,夫人之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更改。此言若何?”
众修闻言,顿时停下论道,齐齐望向了玄极,眼中露出思索之色。
少顷,一元神修士道:“天命者,天也,命也。人生于世,贫贱富贵,皆属于命,命由天定,概莫能外。荣辱得失,皆有定数。”
有人摇头反驳道:“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何来天定之说?”
“不然!”又有一人道:“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也,适偶之数,非有他气旁务厌胜感动,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