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呕心沥血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中国公有企业民营化是怎样的呢?

  近来,张云起拼命回忆。

  那天座谈会之后,他就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给杨家荣的关于龙景园罐头厂产权改制盘活国有资产的报告上。

  写这个报告是不容易的,原因在于他首先要充分说明或者是证明搞产权制度改革这条路子的正当性和必要性,毕竟从8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围绕着公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这里边最要命最敏感的话题,就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否必须要“动”产权。

  从80年代开始,公有企业的改革是力图避免触及财产权的,政策制定者希望在不改变企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聚焦于内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来盘活企业。风行一时的“承包制”就是这种努力的集中体现。

  这种思路有问题吗?

  在2008年以前,绝对不对。那会儿大多数人都享受着产权改制将国有企业大面积市场化带来的红利。

  在2018年以后,对错就见仁见智了。当人口红利消失,出口遭遇天花板,房地产搞不下去,外向型经济遇阻的时候,人人都喷“996福报”和“人民富豪”,人人都在缅怀人民企业人民当家作主的黄金岁月。

  至于在90年代初期,公有企业改革不断试错改进的闯关过程当中,那就更没法判定对错了,因为在那个时候改革方向脉络是不清晰的,谁都不能笃定盘活企业该走产权改制这条激进的路子,还是聚焦于内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个相对温和保守的路子,但眼下雄心勃勃的杨家荣明显倾向于前者,要大刀阔斧推进江川市公有企业民营化改革,那么,他就要为这个方向在逻辑上立一个充分的论据。

  张云起整理了后世的经验,给出的论据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公有企业因其产权制度上的先天缺陷而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公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对政府主管部门构成了日益沉重的融资负担,财政和国有银行无法在资金上为大批公有企业源源不断地“输血”,要“搞活企业”,只能指望民间资金,而要动员民间资金进入企业,不可能靠行政强制,只能靠保障民间出资主体权益的制度来吸引。于是,重组企业产权结构、导入适应民间投资主体需要的制度安排,就成为众多公有企业在发展甚至生存上的必然选择。

  写到这里,张云起给出了核心论点:“中国公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市场化和竞争化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竞争呼唤相应企业制度形态的体现。”

  张云起知道,这个论点在这个年代会引起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应,遭受非议,但他只能这么写,也必须这么写,哪怕是内心深处未必认同产权改制这条路子就是最优解,国家经济该往哪个方向发展,也并不是他这么一个屁民该指手画脚的,他更无心通过这种方式迎合杨家荣捞取个人资本,只是作为一个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十三亿分之一,除了这样做,他还能怎样做呢?

  记得多年以前,他还在龙湾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初中班主任对他说,“你的路很清晰,中考状元高考状元一气呵成,进清华北大成为顶尖人才,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添砖加瓦。”

  周末放假后,徒步走十多里路回到家,妈妈红着眼睛对他说,“镇上要缴提留,拿不出钱,把过年猪牵走了。”

  这就是他曾经的生活。

  也是数以亿计贫苦人现在的生活!

  他穷过,穷到精神解离。

  那些所谓公平,少年意气,他从没有机会去体验。这也养成了他性格最务实的一面,少谈一些主义,多干一点实事。

  看看那些多年从事机械劳动而如今被抛弃的中年人,那些以厂为家而如今靠在菜市场捡烂菜叶过日子的妇女,那些因为父母下岗而不能接受教育的青年人……张云起是不愿意也没有权利去怜悯他们的,也绝不会愚蠢自大到认为自己能解救他们,只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以未来的眼光审视这段跌宕起伏的改革浪潮,总结前世那些超前的经验,给决策者参考,让镜头稍微的注视一下那些被这个时代抛弃的人,他是没有不这么做的理由的。

  基于大多数公有企业盘活应该走产权改制这条路子的核心论点,他以龙景园罐头厂为案例,又提出了四个核心议题,一是我国公有企业体制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条件,譬如重组遗留债务和安置冗员的可能性这两个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二是产权改制的主要形式,譬如股份化改制、股份合作制、与外商合资、租赁经营、向职工转让部分国有股、破产重组等等;三是如何避免产权改制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在96年之前根本就没有先例的主要做法,通过筹建国有控股空壳公司对下面的国企进行改制,从而针对优势产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遏制地方盲目发展商业地产;四是民营化的社会意义和展望,譬如重建基本的社会激励机制,奠定国家经济基础,改革经贸体制,实现市场经济,由此,论断中国将在21世纪初入世,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外向型经济体。

  这些在后世一一实现的展望,在90年代不可谓不惊世骇俗。张云起洋洋洒洒一路写下去,越写越精神,头发掉了不少,世界杯也没看了,题目很长很大,。

  在他为了这份报告呕心沥血的时候,龙景园罐头厂倒是格外闹腾。

  那天参加座谈会的人挺多,张云起准备在云溪村建设加工基地的构想,很快就传了出来,联盛的员工还好些,稳坐钓鱼台,都是小白领嘛,想想就能明白,肯定呆在总部,去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咋开展业务啊?

  龙景园罐头厂职工们的感受可就大不相同了,他们老板瞎折腾,要在云溪村搞新的加工基地,生产线肯定要全部转移过去,那么他们这些流水线工人肯定要去乡下务工,可大家都是城里人,在市里有家有口的,突然调到农村去工作,思想上是很难接受的。

  当然,现在都是没门路的小道消息,没有个确切的搞法和通知,不至于人心惶惶,大家都还在观望着,再者说了,现在厂子里的效益着实不错,大家伙儿的小日子好过着呢,他们听传言,财大气粗的老板为了推广他们的罐头,眼不眨一下,直接砸了两三百多万,还在湘南卫视搞了一档美食节目,从早上到下午再到凌晨时间轰炸个不停,作为省级电视台里的佼佼者,影响力那真是最最拔尖的,还有,他们铺天盖地的地推广告也进驻了各个市县,厂里生产的罐头一下子就火了,销量蹭蹭见长。

  罐头具体的销量,厂里职工们自然是不知晓的,但拉货的大货车在厂区排起长龙的热闹景象,他们真是好多年没见过了,实在太稀奇了,而且相较厂区,总部那边更加红火,洽谈业务的客户天天都爆满,天天都有好几场订货会,传言客服电话几乎就没休息过,一直处于忙线状态。

  龙景园的产能已经彻底跟不上了。

  这时候,张云起采取了两个应对办法,一个是让李季林加紧引进生产线,按照他的想法,没那么多钱,从国外引进不太现实,那就把主意打在国内一些效益不佳的大型国营罐头厂上,他们以前财大气粗,引进大型先进生产线,当效益不好或者是要转型的时候,自然得贱价大甩卖,第二个,就是让市县两级经销商交预付款。

  联盛采用的是交互式两级经销商网络,不设大区级与省级经销商。

  张云起这么搞出于三个原因,一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被经销商把持市场,反被经销商制约的局面,二是这是消耗类产品比较合适的市场进入模式,三是维持这个经销商网络的成本不高,一两名勤勤恳恳的普通销售人员,就能维持整个省域的经销商网络。

  按道理说来,经销商和厂家之间的货款交易,一般都是厂家先把产品发货给经销商,然后经销商再给钱。现在产能吃紧,张云起不想这么干了。他要求所有的经销商都“现款现货,款到之后再发货”,或许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厂商和经销商的关系永远是动态的对立和合作,生意不好做的时候,经销商是爹,产品好卖大家都有钱赚的时候,厂商指哪打哪。看看现在在龙景园罐头厂打地铺的经销商,别说让他们先拿预付款,叫爹也不是问题。

  这么一搞,张云起兵不血刃收到了一大笔预付款,再加入杨家荣许诺的银行贷款,为引进两条先进生产线和建设加工基地备足了资金。

  建设龙景园罐头加工基地的事宜也已经在协调研究当中。这件事情在杨家荣的指示下,得到了封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90年代,招商引资从来都是政府的头等紧要事。

  负责洽谈的还是由经验丰富办事干练的李季林主导,他带着牛奋和王贵兵和封阳县龙湾镇两级政府洽谈划拨土地,加工基地项目规划和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等问题。这样一来,他可就忙得整日不着家了。

  这一天下午,放学后。

  张云起去大姐张秋兰家吃晚饭,他那个大外甥过三岁生日,在出校门不远拦出租车的时候,遇见了骑单车过来的李雨菲。

  李雨菲停下车,对他说:“去哪?”

  张云起说:“罐头厂。”

  “那一起走吧,你来骑。”李雨菲从单车上下来,手拍坐垫,娇俏的小脸迎着夕阳,语气甜美,也简单直接,像在说一件寻常事。

  张云起抓住车把手,跳了上去,李雨菲斜坐在后面,张云起双脚一蹬,载着手抱粉红色书包的李雨菲驶进了江川暮色下的街角,那时有风,成荫的香樟树一颗一颗地退过去,女孩的裙角蹁跹零落,落日余晖被切成一条条带暖色的剪影。

  “你好厉害呀。”

  “你说车技吗?”

  “傻呢~我说罐头厂。”

  “罐头厂怎么了?”

  “现在生意真好。”

  “这是你爸的功劳,我什么也不管。”

  “谦虚你倒是很谦虚呀,张云起同学,龙景园有今天,龙景园所有人都要谢谢你,不过你把我爸压榨得厉害了点吧。”

  “这话怎么说?”

  “我妈妈在省城工作,我爸爸又这么忙,有时候很多天都见不到他,我现在放学都是一个人,吃饭,看书,睡觉,上学。”

  “真好,生活挺规律的。”

  “讨打,嘴巴好不老实,以前那个又乖又上进的中考状元去哪里了?”

  “其实我也觉得我变化挺大的,可能是家里穷吧,穷怕了,不过说真的,雨菲,作为朋友,你说说现在的我好,还是以前的我好?”

  李雨菲想了想,说:“以后告诉你。”

  ******

  Ps.铺垫,还有几章,本卷结束。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