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抉择(求订阅!)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到了一月五日下午,岳云领着前去探查的人马安全的回到了九州城。

  岳云回城翻身下马之后,径直来到了城主府。

  “启禀主公,幸不辱命,末将已经安全将徐铁柱带回了城中!”岳云向徐浩禀报道。

  随后,岳云又把他们在徐铁柱的带路下,成功摸清了山中乱民的底细这一情况,向徐浩说了一遍。

  经过岳云他们的探查发现,此次山中的乱民人数不少,估摸着应该有一千人以上。

  岳云还发现,这批乱民中甚至还有老弱妇孺。

  待岳云禀明了情况之后,徐浩在帅案前沉思了起来。

  “去,把柳大人和其他众官员请来议事!”徐浩对着自己的传令官道。

  不大一会儿,九州城所有的文臣武将都来到了城主府议事堂。

  文臣武将分列两旁,徐浩在上首坐定。

  “今日请诸公前来议事,实乃为商议前番朝廷下诏清缴乱民一事。”徐浩说出了今日召集全部人员议事的目的。

  随后,徐浩又让岳云把探明的情况说了一遍。

  众官员和武将听了岳云的介绍之后,都不由得沉默了片刻。

  还是柳宗元率先出来答话。

  “启禀主公,如若按岳云将军所言,那九州城附近的乱民,可能是逼不得已啊!属下认为,可遣一使者,进入山中,游说乱民投降!若成则九州城也不用出兵,若不成再另做打算不迟!”柳宗元给出了建议。

  柳宗元一说完,下面其他的文官就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不知其他大人对子厚的建议有何看法,不妨细细说来!”徐浩眉头一皱,显得有些不悦这些文官的表现:只知道窃窃私语,而不明说。现在徐浩终于知道,为什么老师会讨厌上课时讲小话的学生了。

  只见徐浩的话语刚落,礼曹尚书戴岳站出身来。

  戴岳向徐浩和柳宗元拱了拱手道:“启禀主公,下官认为柳大人之建议不妥。前番朝廷诏书上的旨意可曾言明:胆敢藏匿乱民者,以乱罪最同处。如果我九州城派遣使者劝乱民投降后,乱民同意投降,又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如若杀俘,主公则落得杀俘的狼藉名声。如若不杀,那送他们去到朝廷领赏,劝降一事泄露出去,主公也会落得一个无信之徒的名声。如不杀直接使用这些乱民,更是万万不妥!所以柳大人的建议,属下不赞同!”

  戴岳总结分析完之后,退回到了柳宗元身旁。

  戴岳作为徐浩任命的礼曹尚书,对朝廷法度和徐浩自身的礼仪,还是比较在乎的。

  等到戴岳把这话一说完,其他的文臣就出现明显的两派了:一派就是同意劝降,他们认为劝降如果成功,则可以使九州城的士兵以及百姓免去战争之苦,这一派以陶渊明为代表;一派则是不同意劝降,倾向于直接出兵,以戴岳和岳云为代表。至于柳宗元的话,他则是认为先劝降,不成再出兵。

  这时候,文臣或者说谋士的弊端出现了。如果哪位城主麾下文臣极多,而这些文臣又出现了不同看法时,就需要看城主的决断了。

  幸好徐浩不是像袁绍那样,多谋而少决。

  “诸公还有何看法,都一并说来。若无令人信服之建议,那休怪吾此次要专断一回了!”徐浩听完了柳宗元和戴岳的建议,都觉得他们的说辞不太能令人完全信服,于是开口说道。

  柳宗元和戴岳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同时把目光转向了陶渊明和岳云。

  这时,陶渊明站出了身来。

  “主公认为当今天下如何?”陶渊明没有先直接说自己的看法,反而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当今天下不过一乱世尔!”徐浩见陶渊明出来提问,不由得答道。

  “那主公可曾忘其志也?”陶渊明继续问道。陶渊明在和柳宗元这段时间相处共事中,已经在柳宗元那里,得知了徐浩当初的志向。

  “那初心之志,未曾忘却!”徐浩猜到了陶渊明问的是什么。

  “既然主公认为当今天下为一乱世,又有那面南背北的初心之志,为何还需在意那朝廷诏书?”陶渊明豪迈道,好像根本没有把那个向九州城下诏书的朝廷,放在眼中。

  “想我陶潜前世因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那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最是瞧不起,顾才有‘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这一美谈。今主公虽说考虑到城主百姓的安危,但我陶潜愿为主公分忧。主公可放心纳降乱民,如果事情败露,我重活一世的陶潜,甘愿为主公背负罪名,去朝廷授首。只求主公如能招降那股乱民,就给予他们一丝生存的机会,这些百姓太苦了啊!陶潜拜谢!”说着陶渊明就要向徐浩施大礼。

  “元亮先生使不得,卿已为我九州城贤臣,主若有罪,怎能让臣属去顶!先生要羞煞我也啊!”徐浩赶紧从上座上站起身来,走到陶渊明面前,双手扶起了陶渊明。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天下最苦何尝不是百姓!我今既然已临这乱世,就誓当要平定这乱世,还天下黎民百姓一个太平盛世!如若怕这惧那,还成什么大事!”徐浩先是念了一段元曲感慨,随后坚定道。

  “主公说得好,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有何惧乎?”岳云也站出身来,出声为徐浩叫好。

  “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公胸怀实乃我两世未见呐!有如此主公,我等死何惧哉!”柳宗元听了徐浩的话,也是非常动容。他内心也决定了,不管徐浩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会支持。

  看到这,徐浩心中也是有些得意。和古人玩,以现代人的知识储备,只需随便拿出一些经典的诗词语句,还不震得他们服服帖帖。

  徐浩背出这篇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并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在听了陶渊明的一番话之后,想到了这篇应景的元散曲。

  “诸卿勿忧,此次清缴乱民,可劝降与出兵并行。城卫军出兵在东山下,劝降之人前去劝降。如若乱民可降,则城卫军顺便押送他们进城,如不降则城卫兵进攻!”徐浩说出了自己的决断。

  “不知何人愿为这劝降使者?”徐浩下定了决心之后,开始挑选前去劝降的使者。

  这劝降之人,必须得有勇气,并且他在九州城内的职位还不能太低,否则就显得没有分量了。

  徐浩的目光在一众文臣中扫过。

  当徐浩看向陶渊明时,陶渊明也正看着他。

  “主公,陶潜愿为这劝降使者,愿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劝降那些乱民投降到九州城!”陶渊明主动向徐浩请命。

  “好,元亮先生既然有心,那吾便准了!还望先生多加小心,同时只要那乱民不提出太过于苛刻的要求,先生都可答应他们!”徐浩也知道,派这位陶潜先生去,是最为合适。

  柳宗元作为目前九州城的文官之首,是暂时冒不得这么大风险的。岳云作为一个武将,也不适合做劝降这种事。戴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系统人物,还是不适合去做劝降之事,再说他之前也不同意纳降这些乱民。

  所以只有这位生性豁达、豪迈,又不在意当前朝廷的陶潜先生最适合。

  “主公放心,陶潜定不会有辱使命!”陶渊明为了让徐浩放心,又对徐浩说了这样一句话。

  就这样,对于乱民的态度,是战还是纳降,徐浩已经确定了下来。至于不能剿灭这些乱民这种情况,不仅徐浩没有考虑过,就连九州城的文官们都没有想过。

  一月六日,清晨。

  徐浩在校场点好兵将,同时为陶渊明授权之后,九州城的军队和劝降使者,浩浩荡荡的往东山方向进发。

  此时,九州城东山里面的乱民。

  “王大哥,前几日我听说,那淮安的张家被官兵清剿打败,满门都被诛杀了!”一名穿戴还稍微整齐的乱民,正对着一位首领模样的乱民说道。

  “哎,悔不当初啊!当初要不是我等被猪油蒙了心,听信了那些异人的谗言,去发动暴乱,今日怎会落得如此下场啊!王瑞啊,都怪大哥啊!”那被称为王大哥的乱民首领懊恼、悔恨的语气,说明了他现在肠子都快悔青了。

  “大哥,别这样说!都是那群异人害的,当初说得好好的,如果我们帮助他们夺得城池,他们就帮助我们王家成为宿豫城的顶级世家,甚至也能给我们谋得一座城池。到今天可好,他们失败之后,直接消失不见了,我们王家成为了朝廷通缉的乱民。东躲西藏,携带家眷,好不容易逃到这沛县附近,方摆脱朝廷的官兵。”那王瑞也是一脸懊恼与悔恨,可这世上哪还有什么后悔药吃。

  “王瑞,我想过了,如今我等面临抉择,我王锋就是死也对不起王家的列祖列宗了。如果之后还有官兵前来清剿我等,我就把罪名全部揽下,只求那主事的大人能饶过我王家其他人啊!”王锋很不得以死谢罪,都是他当初一次错误的抉择,导致整个王家陷入了如此窘境。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