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天的,他总是心神不定,感觉到若有所失,现在终于想起来了。
原来是因为那些野密蜂!
比起雪瑶驯养的兔子,养蜂技术太简单了,只要学会制作蜂箱,放在有密蜂活动的阴凉处把它引诱过来,再懂得分辨蜂王,及时分蜂就。
这里花开遍地,花源是不用担心的,有技术,蜂群会越来越多。
这些东西对于有着后世记忆的李敢,真是驾轻就熟。
“想不想有吃不完的蜂蜜?”
李敢笑着把还在疑惑中的亚朵从地上拉起来,然后开始制作蜂箱。
他制作的是活动型蜂箱。
一听到有蜂密,亚朵的热情高涨,至于吃不完……
有可能吗?反正先听着吧。
李敢没时间与她浪费,一边制作蜂箱,一边讲解养蜂的要诀:“蜂王的身体又长又大,老王呈黑色,新王呈黄色,你可不能认错了。
还有,一窝蜂不能有两个王,否则它们会打架,打到死为止。
移蜂时要先制作蜡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原来蜂巢里的蜂蜡,还要取一些蜂蜜洒在新制的蜂箱里。
蜂箱要放置在离地二尺的地方,预防有害虫和动物偷蜜糖吃。”
李敢说得头头是道,把亚朵听得一愣一愣的,但听到蜜蜂被偷,不由怒了,哼哼的冷笑几声音,“敢偷密糖?看我不抽死它!”
李敢哑然失笑,心想说了半天,原来你只到这一句。
第二天,李敢下山去了,他要赶回可乐邑接任军候之职。
也算是衣锦还乡吧。
有着蜂密的诱惑,让亚朵的离愁别绪消减了不少,在李敢下山之后立即带着西兰和几名士兵,提着蜂箱跑到昨天打猎的山腰上。
这几个都是值得信任的人。
李敢说了,这蜂蜜可以赚大钱,是黑盯山的一个新财源,因此技术必须要保密。
其实,李敢还想到了坡前村。
冶铁制刀容易泄漏秘密而被抄家砍头,种马铃薯和养兔子容易把种子扩散到其他地方,但这养蜂不一样,只要把分蜂技术牢牢控制在手里,没有一百几十年,不怕被外人模仿。
多了一个支柱产业,让李敢的心情非常愉快,遥远的路程里,用雪瑶的话题逗着风永,再教养同与栾休几手武功,倒是不怕寂寞。
有人喜欢有人愁,首当其冲的正是薛家。
春风楼是长安城最豪华的青楼,琴瑟叮咚,佳人脆唱,偶尔传来几声美人的娇嗔,然后是男子的开怀大笑。
薛峰默默的坐在桌子前,脸色铁青,双拳越捏越紧。
饭桌是一片狼藉,但他前边的坐却是空空如也。
这里原来是坐着十几个人,这里人都是长安城里公爵王候的后代,与薛峰的身份相当,平时嬉笑怒骂的很是熟识,但今天不一样了,当薛峰到来时,所有人随便的找借口一哄而散。
“有如此可怕吗?”
薛峰右拳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差点把上边的饭菜全打翻。
其实他明白,大家怕的并不是李敢,而李敢身后的霍去病,甚至是皇帝。
在未弄清楚这两人的意图是否力捧李敢、针对薛家之前,谁也不敢往薛家的身上沾。
杨哲站在队伍的前边,心里百感交集。
早些时候自己还能凭着队率的职位,在李敢的面前炫耀,现在可好了,被反超了两个级别。
队率统领五什,编制五十人;军候统领一曲,每曲常设两屯,多至五屯共五百人。
队率与军候,两者之间不可同日而语。
杨哲有点不服气,但一想到李敢的遭遇,也只有轻轻叹息,暗暗为李敢高兴。
这算是雨过天晴吧。
随着士兵辕门外的高喊声,军候何遗快步迎了出去。
何成原为南越人,景帝时带领全家归于汉室,正巧投到了当时还是胶东王的刘彻手下,待到刘彻为帝,何氏一门也跟着鸡犬升天。
何成两子,长子何果,现在太中大夫,属郎中令,秩比千石,掌议论。
次子正是眼前的何遗。
何遗身为汉阳兵营的统领,对李敢这名副手很是尊敬,而李敢也很客气,因为何氏一门为跟随刘彻的老人,其影响力并不能只看表面上的职位。
两人寒暄良久,然后分兵。
汉阳兵营现在五屯,过一番商议,三屯留守,由李敢率领两屯,前往闽越国。
而杨哲这一队,正巧被划到李敢的属下。
这让他又是郁闷又是高兴。
杨喜因斩项羽有功而受封为赤泉候,候国按惯例传嫡不传庶,但传到第四代杨无害的时候,因罪而除国。
杨喜有子杨敷,杨敷生有两子,长子杨殷,已故。
而杨哲却是次子,因庶出而无权接受封国,但亦因此在杨无害犯法时,让他逃过一劫。
杨哲从军,当然是渴望建功立业,前往闽越平乱当然比呆在汉阳的机会更多,但一想到主官是李敢,他就浑身不带劲。
其实他不是怕李敢,而是怕紧紧跟随在李敢身边的养同。
见到养同的目光往他脖子上扫,他就如坠冰窖。
此次跟随在李敢身边的,除了养同,还有李蔡之子李勇。
在朝廷对李敢进行任命的时候李勇认为扭转命运的机会来了,于是立即收拾行装,一路南下。
自从李蔡死后,刘彻虽然并不追究其家人的罪责,但李家从一个高高在上的丞相之家跌落神坛,李勇遭受到了无数的白眼与嘲讽。
与一心一意相信李陵的李绅不同,李勇决定抓紧时机,在李敢缺兵少将之时,前来投靠。
果然,他来对了,李敢正愁身边无人可用,李勇一来,立即被任命为什长。
什长之下,可由百将之上的主管军官任命,但律令上也有要求,更卒徭役之什、伍之吏,必由有爵者担任。
李勇有上造之爵,虽然低下,但总算有了为官升迁的的台阶。
接下来的几天,李敢每天观看属下官兵的训练,希望尽快掌握他们的战斗力以及风格,以待战斗时因材而用。
其实,李敢明白刘彻派他到闽越的目的——说是平乱,还不如是说吓阻。
汉国的军力强横,如果东越王余善还没有发疯,就不敢正面对敌,据李敢的记忆,一直到元鼎五年,闽越国每次攻打周边的东瓯、南越等国,都是在汉国勒令之时,乖乖的收兵后撤。
每次都会让他占了一点小便宜,要么是财物、要么是人口,偶尔的还抢占了一些土地。
当然,那是正常的历史轨迹,李敢此行,并不打算空手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