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阁惊喜之余,看了看将自己带上了的凤凰,发现他把自己带上了之后便没有了后续动作,便起了心思!
将一块较小的兽皮披在身上,又从地上捡了一根羽毛,兽皮是小兽皮,披在身上大小刚好,但是这根羽毛却足足有数十米长,他只能高高的举着。
最后,渊阁把目光放在了价值最高的物品上面,梧桐树枝!
渊阁挑挑捡捡,最后拿了一根手臂大小的树枝,这在巢穴里面几乎相当于一点边角料,或者是边角料的边角料!
不是渊阁不想拿大的,只是因为梧桐树枝太沉重了!远比它看上去的样子重太多了!就这样一根小树枝,就足足有数万斤重!没办法,渊阁虽说已经是大成修士,但是这里还是在秘境之中,他只能挑了一根大小合适,不会成为自己负担,反而还可以当做武器的树枝!
渊阁绑好了兽皮,将树枝别在腰里,手中拿着一根数十米的羽毛,慢慢的飞了下去!
凤凰还见渊阁飞走,只是疑惑的看了看,却没有去管这个弱小的“同族”!
秘境之中,像是渊阁这样获得了巨大机遇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为了躲避凶兽潜入地下恰好获得了天地母液,有的人挖一块赤金铜却发现了至宝赤金铜母!这些都是已知的奇遇,所得的东西也都是现有世界已经存在的。
更有未知的奇遇,一个老年合体修士,吃了一颗果子而直接晋升大成,连寿元都激增了上千年,甚至连样貌都变成了中年样子!
一个剑修,盯着一座万丈峡谷足足十日,领悟了一招剑决,丝毫不弱于天地塔里面的白斩决!紧接着,他又开始了领悟!
无数奇遇在这片秘境当中出现,或被人获得,或引人致死,这片天地间每时每刻都有人死亡,也都有人变得更加强大,甚至有一个大成修士将两个守护着不同宝物的凶兽引到一起,让它们互相争斗,自己却偷偷进去吃掉了宝药,成为了第一个在秘境之中晋升渡劫的人!
秘境之中的争斗还在继续,秘境之外,剩下的人依旧犹豫不决!
进入了上千万人,外面留着的却还有足足数亿人,这些人里面偶尔有一两个人下定决心进入了秘境,甚至有人收到消息不远万里赶来,进入了秘境!
漩涡整整持续了半个月,然后突然在十分钟里面关闭了!但是空间里面还留下了一团灰色的云团!
时间一天天过去,直到一年以后!
这里的人不减反增,足足达到了数十亿人!一年时间对于修为高深的人来说如弹指一般快速,这里的人都在等着漩涡的再次开启。
在三天前,云团就已经开始慢慢转动,一个小型漩涡已经慢慢成型,这期间,许多人已经开始尝试进入其中,但是无一不被漩涡撕成碎片!
直到一个大成修士被撕碎之后,终于没有人敢尝试了!
漩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慢慢定型,变成了之前那副模样!
看到这里,终于有人安耐不住了,冲向了漩涡,但是出乎意料的,他又被搅碎了!
周围的人蹩眉,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都不敢亲身尝试,只得慢慢等着!
好在漩涡没有让它们等多久,一道道身影慢慢出来了!
一道道威势强大的身影从漩涡破空而出,虚立在空间之中!
这些身影的气息强大最弱的都到达了合体期!而且这还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大成修士!
终于,第一个渡劫期出来了,却并不是之前进去的三人之一!而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一柄石剑被他虚握在手中,一道道纵横的剑气在虚空中撕裂!仿佛又劈开天地的威势!剑客俾睨天下,眉间尽是桀骜,仿佛对天地都不屑一样!
紧接着,又有渡劫修士出来了!来人手持赤色战刀,刀气纵横,俨然就是那名进入天地塔的食金者!
“哈哈哈!恒金老贼!你在哪里,出来受死!”
不等食金者的话语落下,又是一个渡劫修士的气息!这个气息炙热无比,人未到,势已出!之前出来的剑客一直不屑看向其他人的目光也第一次出现了波动!
一个身穿兽皮,手持大棒,背生双翼的人类男子,周身荡起点点赤红色的波纹,里面蕴藏着惊人的高温!正是渊阁!
一年时间,他把羽毛炼化成了一双翅膀!
渊阁环视四周,他才刚刚一劫修士,但是他具有涅槃凤血,手持梧桐神木,他自信自己在渡劫境内已经没有了敌手!
但是在他刚刚想到这里的时候,一股更加强大,甚至让他**抵抗之心的气息在背后升起!
一个万米巨人出现在漩涡里面!全身泛着金光,恒金!
恒金身体已经高达万米,这个高度哪怕是在泰坦巨人里面也屈指可数,大都是一些已经完成渡劫,等待飞升的人!除了这些,能够在完成渡劫前达到这个高度的泰坦巨人只有寥寥数十!整个历史上!
传说泰坦巨人一族的始祖在最在成仙之前都只有十万米高大!远古时期也只有族中最强大的天才才能够达到万米高大!
恒金全身的金色已经不在耀眼,反而更加的内敛,但是他却变得更加的强大!
“那个杂碎刚刚叫我!”
恒金一出现,便大吼到,旁边的吞金者看到他直接开始逃窜,从身边拉出一条空间裂缝,刚想钻进去,却被恒金一把扯住了腰!
没有过多的废话,恒金直接把吞金者捏成了粉碎!
恒金解决了这个吞金者之后,看向四周,但是却没有引发众人的害怕之意,因为泰坦巨人一族在万族之中一直比较友好,从他们给吞金者种族大敌留了一点血脉就可以看出!
一息之后,恒金突然收回目光,身躯直接转移百万里,出现在另外一边,与此同时,虚空中生出一道道雷电,震起丝丝波纹!甚至连周围的星辰都被劈碎了两颗!
“九!九九上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