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的前一天,皇帝出行去巡视京城外的兵工厂。
讲实话,虽然数理院已经研究出了大明自产的燧发枪。但是这种枪的射击速度还是太慢了,目前京军正在使用的还是前装的燧发枪,其点火装置是摩擦燧石。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在一分钟内1射击四次,三段式射击配合轻型火炮的碎片杀伤可以组成较大的火力。
相比于弓箭来说,这种射击速度有些慢。但是子弹的穿透力远远超过弓箭,而且一位弓箭手顶多连续发弓十次,十次射箭以后就会脱力,失去作战能力。而一位火枪手训练时间较短,却能够连续射击不停。对于这种精细的枪械,朱由校心里清楚不能操之过急,需要这些科研人员慢慢发明。
目前来讲,火器研究的最大瓶颈在重型火炮上。数理院仿制红夷大炮的明朝本土重型火炮屡屡出问题,不是炸膛就是太过笨重,生产制造毫无进展。朱由校就是为了此事再次来到兵工厂了解情况,排除弊端。
虽然明天就是春节,但是在兵工厂里还是有一大批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浑身大汗,他们干活的热情主要是来自优厚的月钱。皇帝先是看了看新完工的重型火炮,然后再去视察烟熏火燎的高炉,最后数理院的副院长王徵陪着天子到他的书房去休息。
其实数理院的这些火器制造专家们已经做出改革了,炮架和瞄准器具都得到了完善。炮架是调整火炮射击方向和高低夹角的器具。以前明军对此不够重视,许多火炮没有炮架,只是固定的。一些炮架只能调整高低夹角而不能左右转动,限制了射击范围。已设的炮架大多用粗劣木料制成,演放后,炮架就震松了,难以使用。在没有瞄准具的岁月里,士兵只能通过经验来瞄准。
现在的数理院已经给火炮配备上坚固且可以灵活转动的炮架。现在徐光启已经安装上了炮规,可以用来确定高低夹角。炮弹也由原来单一的实心弹转为实心弹、爆炸弹和霰弹的多种组合。在管理维护上,在皇帝的建议下,炮手会定期给火炮做保养和维修,不允许露天闲置,免得被日晒雨淋,炮身锈蚀。
不能制造重型火炮的主要原因是铁质差,冶炼的火炉温度低,铁水无法提纯,含杂质多,铸造出来的火炮十分粗糙,气孔气泡多,演放时很容易炸裂,自伤射手。明军针对此问题主要是加厚火炮的管壁,这样火炮极为笨重,数千斤的巨1炮,威力反倒不如比它轻的西方火炮。再就是对已经铸成气孔气泡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明军则减少火药填装量,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皇帝发现明朝目前还是应用落后的泥模工艺,铸件毛糙,也未对炮膛进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弹射1出后,弹道紊乱,降低了射击精度。最关键的问题是明朝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火药燃烧、弹道、初速度这些都属于物理学和化学内容。现在欧洲也没有什么成型的科学理论,毕竟牛顿还没有出生呢。
朱由校向王徵建议,想办法提高炼铁的炉温,用铁模来制造火炮。数理院的副院长王徵认真的听着,王副院长穿着一身布满炉灰的工作服。皇帝今日到来没有事先通知,他一点准备都没有。君臣二人聊着工厂铸造火炮的事宜,说到中午时分,有一位小吏来通知王徵,说是他的夫人来给他送饭。
“王徵,你的夫人可真是贤惠啊,不必顾忌朕,小吏,你叫王夫人过来即可。”朱由校笑着讲道。
打开门,一位衣着端庄朴素的老妇人,手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走了进来。王徵的夫人得知皇帝在此,急忙向天子跪拜行礼。这位尊贵的万岁爷,叫她平身,亲切地祝她新春佳节快乐。王夫人很为天子的平易近人而感动,她甚至有些胆大地请求皇帝帮她做一件事。
“陛下,老妇有一件大事希望皇上能够帮忙。”
“你说说看,朕听一听。”朱由校感到有些意外,他出门在外一直都不太摆架子,由此得到了一些贤德的名声,但是一见面就直接提要求的还是挺少见的。
“老妇请求皇上下令,让我夫君纳一房小妾。”
“等一下,朕有些听不明白,你是数理院副院长王徵的夫人,对吧?”
“是的,皇上。”
“你要朕下旨让你夫君纳一房小妾?”
“对,这是我的心愿。”
“朕还是不明白,自古妻子都是不愿丈夫三妻四妾的,为何你主张丈夫纳妾呢?更何况这是你们的家事,朕怎么好下命令呢!”
一旁的王徵坐不住了,他跟皇帝讲:“陛下,臣的妻子不懂事,希望陛下不要怪罪。”
“回陛下,老妇年岁已近半百,虽然育有两个女儿,但不能为我夫君生一儿子延续祖宗香火。我和我的公公都劝过我的夫君纳妾生子,但我夫君信奉天主教,坚决不肯纳妾。可是延续香火不比什么天主教义更重要么,希望陛下能下令逼我夫君纳妾。”
“陛下,臣信奉天主教,按照教义,天主教徒是不能纳妾的。臣在信奉天主教之后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入朝为官。在臣看来,这正是天主的庇佑。”
“你错了,王徵。朕重用你,是因为你有才学,和天主没有任何关系。你们夫妇二人举案齐眉,一夫一妻相伴度过一生,朕觉得也很好。朕也不想干涉你的信仰,但你也要知道信仰在我大明朝也要入乡随俗,不是必须遵守的铁律。”
“是,陛下,臣还是大明朝的臣子,永远忠于圣上。”王徵跪在地上表忠心。
“天主的事还真是提醒朕了,你发动你的教友,让他们把那些泰西各国冶炼铁炮的技术都学过来,多花点银子不要紧,重要的是把精湛的技艺学过来。”
“是的,陛下,臣立刻着手去办。”
“至于纳妾吗,这是你的家事,朕就不掺和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朱由校说完就留他们夫妻二人在屋子里用餐,皇帝自己回紫禁城里吃午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