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中流砥柱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码头旁边,正在舾装的两艘巍峨巨献,就是“行省”级的一号舰与三号舰,在下水的时候就已经命名为“浦”号与“鲁”号。刺州造船厂建造的二号舰与四号舰,被命名为“闽”号与“粤”号。

  舾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看上去似乎随时都能出海。

  对这种在设计阶段就突破了条约限制,全面按照“综合建造成本”来衡量,具有革命意义的大型航母,白止战是再熟悉不过,因为在大战爆发之前,他就以军方顾问的身份加入了设计团队。

  跟“帝都”级相比,“行省”级在设计时只强调了一个性能指标:航空战斗力。

  持续十多年的舰队演习,让帝国海军对航母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衡量航母性能的唯一标准,就是航空战斗力。

  通俗一点,也可以说成是舰载机的出动率。

  为了达到目的,帝国海军用了一个最为简单粗暴的办法:增加吨位与扩大尺寸。

  要说,这其实是帝国海军的一大优势。

  虽然帝国海军也是两洋作战,在东望洋迎接狭夷海军与纽兰海军挑战,在夕落洋上对付布兰皇家海军,但是不会受到望夕运河船闸的尺寸限制,也不用担心战舰的吃水太深没法通过夕梵运河的航道。

  在设计航母等主力舰的时候,帝国海军几乎不受尺寸与吨位限制。

  布兰皇家海军还稍微好一点,纽兰海军就没这么自由了,其主力舰的长与宽都要小于望夕运河船闸的内部尺寸。

  正是如此,纽兰联邦才自掏腰包,在望夕运河上建造新的大尺寸船闸。

  在新船闸建成之前,纽兰海军没法建造更大的战舰。

  不然的话,黑尔不会在开战之前专程去运河视察船闸的施工情况。

  设计“行省”级的时候,帝国海军就认定,大战会在其建成服役之前爆发。

  只要进入战争状态,吨位与造价都不再是问题。

  总而言之,“行省”级足够的大。

  在外观上,“行省”级比“帝都”级大了一圈,乍一看像把“帝都”级放大了20%。

  抛开尺寸,两者在细节上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当然,同样有很多区别。

  虽然在总体设计上,“行省”级继承与延续了“帝都”级的血统,其实就是通过增加吨位解决“帝都”级上存在的问题,但是由量变所导致的质变,让“行省”级成了一种崭新的后条约型航母。

  最大的变化就是舰载机的出动率。

  在设计的时候,“帝都”级采用“龙江”级的标准,在全甲板状态时一次出动4到5个中队,也就是32到40架舰载机,两次全甲板攻击的间隔时间为两个小时,出动两波后至少保留1个中队的防空战斗机。

  这个指标决定了帝国航母的最大攻击能力。

  在此之前的所有战斗中,“龙江”级与“帝都”级发起全力攻击,一次出动的舰载机都没超过40架,一般在35架左右。

  就是受此限制,使得帝国海军一直保持双航母特混舰队。

  “行省”级的航空作战能力,理论上比“帝都”级提高30%左右,在全甲板状态下,一次能出动40到50架舰载机,在用一个半小时进行准备之后,就能够再次以全甲板状态发起攻击。

  一次出动40到50架舰载机,意味着“行省”级具备单独作战的能力。

  在理论上,一支有6个中队,总共48架舰载机的攻击机群,在除掉2个中队的护航战斗机之后,剩下的32架轰炸机与鱼雷机,足以给予一支中等规模舰队里面的两艘航母致命一击。

  要说的话,“行省”级的设计就是围绕着这个指标进行。

  因为舰载机只能够在飞行甲板上加油装弹,所以飞行甲板的面积,直接决定了一次能够出动的舰载机数量。

  在实际使用中,帝国海军还早就发现,扩大飞行甲板的宽度比增加飞行甲板的长度更有意义。

  结果,飞行甲板的宽度在“帝都”级的基础之上扩大了三分之一,达到了44.5米。

  全甲板出动的时候,能够在后部停机区多摆一列舰载机,仍然交错排列的话,由2+3变为3+4。

  仅此一项,最多能增加13架。

  因为飞行甲板延长,起飞待命区增了两排位置,所以理论上,一次最多能出动50架舰载机。

  通常情况,第一排与最后一排各空出一个机位,总共也就48架。

  在理论上,“行省”级最多能在飞行甲板上系留80架舰载机,即便腾出舰首起飞区,也能系留56架。这个数量不是随便设置的,是在以全甲板状态出动后,还能保留8架防空战斗机。

  关键,还有一个半小时的再准备时间。

  “帝都”级至少要2个小时才能完成全甲板攻击的准备工作,而“龙江”级往往得等待150分钟。

  “行省”级能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在设计的时候下足了功夫。

  首先就是,采用大尺寸的侧舷升降机,能够同时运送两架舰载机,把提升舰载机的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采用大型升降机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提高了回收舰载机的效率。

  其次是增设4处综合补给站,能够同时为更多的舰载机进行补给作业,缩短了舰载机加油装弹的时间。

  为了提高补给作业效率,设计人员采纳海军提出的建议,把补给站的位置由升降机附近改到甲板边缘。只不过,这主要是为安全考虑,确保在紧急时刻,能够把存在安全隐患的舰载机推离航母。

  此外还有,采用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

  其实,类似的改进还有很多。

  比如在舰岛的前后,以及左舷升降机前方,设了六处检修站,使得普通维护工作能在飞行甲板上进行。关键是,舰载机并非每次出动之后都要进行全面维护,在战斗中就更加不可能了。

  通过这一系列改进,“行省”级的航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高。

  在整个大战中,“行省”级的舰载机出动率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而且是后条约时代的标杆。

  当然,“行省”级本来就是帝国海军的“理想型”航母。

  在三年前,新历97年最后一天,“浦”号在浦州造船厂开工那天,白止战等帝国海军将领就对其寄予厚望。

  当时,人人都认为,战争最快要到新历100年才会爆发。

  按当时的设想,“行省”级将是帝国海军在战争初期碾压对手的头号主力,克敌制胜的法宝。

  虽然大战提前爆发,“行省”级没赶上前期的激战,但是现在到来也正是时候。

  在接下来跟强大的纽兰海军,还有并不弱小的布兰皇家海军的决战中,“行省”级必将是帝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