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声巨响传来,仍有些迷糊的崇祯皇帝猛打了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抬头往窗外望去,天竟已经微亮,想来贼军已经开始大举攻城了。
这时候的几处外城城门处,贼寇攻城甚急,炮声不绝,流失雨集,有贼兵扯着嗓子朝西直门城上守卒大喊道:“赶快开门,否则破城之后必屠全城,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城上守卒害怕,不敢再顽抗,只以空炮向外,不实铅子,徒以硝燄震之,且不断向城下贼军挥手,以示友好。
贼军遂暂退,只朝城墙上发炮轰击,并驱使城外难民抱负木石填城下壕沟。
突然,也不知是哪个冒失的守卒误发了城上的万人敌大炮,竟误伤己方数十人,众守卒一下子全线溃散,贼军立即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彰义三门。
时天已大亮,李自成正对彰义门设座,先前投降的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席地坐于左右,前宣府监视太监杜勋侍其下。
李自成一指城门,威风凛凛地唤道:“杜勋,你去!”
杜勋忙毕恭毕敬道:“奴婢遵命!”
接着杜勋便领着两名士兵慢慢朝城门处走去,边走边大喊道:“莫射,莫射,我杜勋也!”
城上守卒本就害怕李自成破城后屠城,是以并不敢激烈抵抗,见是一太监靠近,且似有话要说,便未做加害。
杜勋行至城门下,仰头大声道:“我乃宣府监视太监杜勋,有话要通传,你们快去找个能在圣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来!”
城上士兵并不认识杜勋,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恰逢提督太监王承恩在此处巡视,便请了他过来。
先前宫中众人皆以为杜勋在宣府殉国,崇祯帝还亲赐杜勋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其侄为世袭锦衣千户。
王承恩这时才知杜勋已经降了闯贼,不禁破口大骂。
杜勋笑道:“王公公还是先莫骂奴婢了,奴婢这里有大顺王的口讯,要当面通传给万岁爷,要是误了事,王公公你可担待不起!”
王承恩无奈,只得命人将其缒上,与其一同入见大内。
崇祯一见杜勋,顿时明白这厮已降了闯贼,大为光火,愤然大骂杜勋。
杜勋先是笑着磕头请安,然后才道:“大顺军声势极重,城外足有五十万大军,皇上当为自己考虑才是!”
“圣上不若逊位,性命富贵自当无虞!”
崇祯怒叱之,左右太监也纷纷大骂杜勋,王承恩激愤之下请立杀杜勋。
杜勋满不在乎道:“外头有秦、晋二王为质,奴婢若不反,则二王死矣!”,众人只得放其归去,仍缒下,行至城上,杜勋对送他的王则尧、褚宪章等宦官道:“大顺王已跟我说了,吾辈富贵自在也,诸位无须担忧。”
兵部尚书张缙彦见形势危急,他深知这城迟早得破,晚降不如早降,遂决意献城。
但此时各城门均被中官太监控制,他虽是兵部尚书,可连登城都不能,张缙彦思索片刻,便有了主意。
他先是装出一副火急火燎地样子赶赴宫中,对崇祯皇帝道:“时势如此危急,臣屡至城阈,欲觇城上守御,辄为监视抑沮,今闻有人缒贼杜勋上城,未知何意,恐有奸宄不测。”
时王承恩不在身边,崇祯也不知杜勋究竟为何能入城,顿生疑心,遂以手书命张缙彦上城巡查。
张缙彦心头暗喜,机会来了!
兵部右侍郎王家彦陪同其至城,但内监仍不让上城,张缙彦示之以御书,才终于登城。
张缙彦察阅城上守御,只见城下贼军旌旗招展,声势极其浩大,他投诚之意遂坚。
这时王家彦痛哭道:“贼势如此,监视将营兵调去,李襄城处尚有十之四,我所守,两堵仅一卒。”
话还未说完,城下凿墙声甚急,王承恩炮击之,连毙数人,张缙彦一惊,城上虽守卒寥寥,只需十数人即可控制城门,但王承恩和王家彦皆顽固不知变通,他仍不便有何举动,张缙彦又发起愁来。
其实崇祯已知城不可守,打算试着突围,遂下诏亲征,诏曰:“朕以渺躬,上承祖宗之丕业,下临亿兆于万方,十有七年于茲,政不加修,祸乱日至。”
“抑贤人在下位欤,抑不肖者未远欤,至干天怒,积怨民心,赤子化为盗贼,陵寝震惊,亲王屠戮,国家之耻,莫大于此。”
“朕今亲率六师以往,国家重务,悉数委太子,告尔臣民,有能奋发忠勇,或助粮草器械,骡马舟车,悉诣军前听用,以歼丑逆,分茅胙土之赏,决不食言。”
又召驸马都尉巩永固,急道:“你速召护院家丁,护太子南行。”
巩永固长叹一声,回道:“臣等安敢私蓄家丁?”
“即有之,何足当贼!”
崇祯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乃罢。
巳时(9点至11点),崇祯召王承恩亟饬内员备亲征,张缙彦听闻后暗暗窃喜,接着又想办法支走了王家彦,终于申时(15点至17点)时分,打开了彰义门,向李自成献城,外城遂陷。
崇祯亟召阁臣入,问道:“卿等知外城破乎?”
魏藻德道:“不知。”
崇祯又问道:“事亟矣,今出何策?”
魏藻德等都道:“陛下之福,自当亡虑。如其不利,臣等巷战,誓不负国。”
崇祯冷笑着斥退了众臣,在王承恩的陪伴下,失魂落魄地回了乾清宫。
当夜,崇祯皇帝既不能寝,便与王承恩相对坐于榻前,叙说前事,说至动情处,二人皆泣不成声。
至半夜,一小太监急奔入寝宫,慌张道:“皇上,大事不好了,贼兵杀进内城来啦!”
崇祯问道:“大营兵安在?李国桢何往?”
小太监答道:“大营兵早已溃散,皇上赶紧逃命吧!”说完便跑了出去,崇祯再三呼之,那小太监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崇祯即同王承恩幸南宫,登万岁山,望烽火烛天,喊杀声不绝。
崇祯皇帝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他现在犹豫着是该试着再突围一下,还是索性自杀殉国的好。
别看他平日里时常把“君王死社稷”挂在嘴边,可事到临头,还是难以决断,仍有几分求生之心。
徘徊俞时,崇祯本欲化妆潜逃,忽然想起昨夜太祖显灵后所说的那一番话,再看此时情景,大概是无法幸免了,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望着远处的星星点点的火光,长叹一声道:“太祖爷说的没错,事情既已无可挽回,还是给大明留几分面子吧。”
“承恩,咱们回去吧~”
于是二人又回了乾清宫,崇祯亲笔朱书谕内阁:“命成国公朱纯臣提督内外诸军事,来辅东宫。”
写完这最后一道命令,崇祯将朱笔掷下,唤来一小太监,嘱托其持至内阁。
又命进酒,连饮数觥,哀叹道:“苦我民尔!”
接着崇祯便准备将太子及诸皇子(注1)分送外戚周奎、田弘遇二府,其中太子朱慈烺刚满十五周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十三周岁,都是周皇后所生,此时正在坤宁宫中与其母告别。
皇四子永王朱慈照十三岁,皇五子朱慈焕(尚未封王)十一岁,则是田贵妃所生。
崇祯先来到皇后寝宫坤宁宫,见两个儿子都跪在周后身前哭泣不止,他也忍不住满目含泪,叹道:“大事去矣~”
周皇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又抚摸着同在哭泣的太子和定王,甚为悲恸。
夫妻俩各自泣下,宫人环泣,崇祯见太子和定王仍然穿着皇家常服,遂急道:“现在都到什么时候了,怎还不改换衣裳?”
于是亟命宫人找来民间百姓所穿之粗布衣裳,崇祯和周后一边哭泣,一边亲自为两个儿子换上。
崇祯亲手系太子的衣带,告诫道:“你们今日是太子、皇子,明日可就是普通百姓。”
“外头兵荒马乱,你们一定要隐姓埋名,藏匿形迹,处处都要小心谨慎,见到年老的就叫老翁,见到年轻些的就叫伯叔。”
“要是万一得以保全性命,将来再为父母报仇,你们千万别忘记我今日之言……”
话尚未说完,四人皆已泣不成声,崇祯狠下心来,命人将两个儿子送出。
接着又对一众宫女说道:“朕不欲再多造杀孽,但闯贼却也不是良善之辈,如何选择,你们自己各做打算吧!”
待宫人尽出,室内再无别人,崇祯上前抱紧周皇后,哽咽着道:“我……”
周皇后也紧紧搂着丈夫,过了许久,才分了开来,周皇后沉声道:“陛下之意,吾已明白。”
“你我做了十八年夫妻,吾绝不会辜负这些年的夫妻情谊~”
“陛下还要做何事,自去罢~”
崇祯最后看了一眼周皇后,挥泪离去。
少顷,周皇后遂自缢于坤宁宫,年三十三。
回到乾清宫的崇祯又派太监去传口谕给皇嫂懿安皇后(即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嫣)及光宗遗孀李康妃(注2),命二人也自缢。
接着崇祯便提着长剑去了乾清宫配殿昭仁殿,又派人传召坤兴公主。
刚一进门,小公主朱媺嫀便扑了过来,哭闹道:“父皇,我好怕,外面好大的雷声,好吓人,我要见母后~”
崇祯将紧握着的长剑藏于身后,蹲下身子,将小女儿揽进怀里,又拭去她小脸蛋上的泪珠,亲了她一下,哄道:“乖,别哭了,父皇马上就带你去见母后~”
朱媺嫀勾着崇祯的脖子撒娇道:“还要陪人家一起去,父皇都好多天没来看人家了~”
“嗯,父皇这就陪你去,而且以后天天和你在一起,还有你母后和皇姐,以后我们永远在一起,父皇再也不忙了~”
小丫头喜道:“真的!”
“真的!”崇祯重重地点了点头,右手却悄悄地向身后摸去,将宝剑紧紧地握在了手中。
“那还有太子哥哥他们呢?”
崇祯没有回答,只是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闭上双眼,缓缓举起了寒光逼人的长剑。
朱媺嫀被捂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挣扎道:“太紧啦父皇,人家都快要喘不过气来了~”
崇祯皇帝轻声道:“婧儿忍忍,父皇这就带你去见母后~”
——————————————————————————
注(1):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子女情况:
皇太子朱慈烺,生母周皇后,崇祯二年(1629)二月初四生,后不知所踪,个人推测南北太子案的北太子为真,弘光元年被多尔衮所杀
皇二子朱慈烜,生母周皇后,早夭,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初三生,差不多就是己巳之变的时候,据说就是惊胎早产所以早夭
皇三子朱慈炯,即定王,生母周皇后,推算生于崇祯五年七月,后不知所踪
皇四子朱慈照,即永王,生母田贵妃,后不知所踪
皇五子朱慈焕,生母田贵妃,即民间传说的“朱三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被满清朝廷抓获,时已七十多岁,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还有一个小孙子,本人被康熙下令凌迟,妻女全部自杀,子孙斩首。史载,其子被当着其面斩首,然后朱慈焕才被一刀一刀凌迟至死。
另有六子、七子早夭,皆为田贵妃所生。
皇长女:坤仪公主(名不详),生母周皇后,早夭
皇二女:坤兴公主,名朱媺娖(?),即满清所称之长平公主,(1630年~1646年),生母周皇后
皇三女:昭仁公主,名不详,生母不详(有史料称是周皇后所生,也有称是袁贵妃所生,但昭仁殿是乾清宫的偏殿,属于皇宫后三宫的范围,若是妃嫔之女,不太可能住这里,所以小公主大概率是周皇后所生),(1639-1644)。
另有三女早夭。
可以发现周皇后生育能力超强,生的多,所生子女五六个,而且存活率极高,尤其是早年,基本是三年抱俩,但早期频繁生子也导致她之后生育能力下降,比如前两子,出生间隔竟只有十个月,且周皇后是苏州人,各处史料都说她娇弱瘦小,频繁生育可能对身体有影响。
注(2):李康妃:即朱由检父亲明光宗朱常洛最宠爱的李选侍、李贵妃,常称为西李,因光宗另有一名李选侍,即李庄妃,东李。
西李仗着朱常洛的宠爱,极为嚣张跋扈,曾经殴打光宗后妃,虐杀帝母(明熹宗之母王才人),是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宫案的主角。
李康妃生下明光宗皇八女乐安公主,乐安公主名叫朱徽媞(?),驸马即是极为忠贞的巩永固。
李康妃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历史上活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死时八十多岁。她死时距离“移宫案”发生已有54年,距离明朝灭亡也有整整三十年了,她的夫家——朱明皇朝早已覆亡,她的女儿女婿也早已满门自尽,唯有她独自苟活数十年。
另,二李皆为崇祯帝养母,所以西李在虐杀帝母后并未遭受多大牵连,但因李庄妃较李康妃抚养时间较长,与崇祯帝关系更为密切,而东李李庄妃早已于天启四年去世。
——————————————————————————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