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星入月中,国破君亡
0.1秒记住本站域名 [18ys.net]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

  李致远和张煌言一行人自宁波余姚江码头上了小船,告别了送行之人后,就各裹了床厚毯子,一起躲进了船舱中,任小船慢慢悠悠地向杭州荡去。

  不过他们二人聚在一处,或是谈论自身见闻趣事,或是针砭现今天下大势,倒也不觉得无趣。

  “李兄,据你所知,北方局势现在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张煌言毕竟是大明人,尽管对朝廷近些年的一些做法颇有微词,但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还是记挂着大明安危的。

  而李致远毕竟是官身,还是巡抚要职,对前线军情肯定是比张煌言这个书生要知道的多。

  再说前日李致远又说出了那么一番玄之又玄的梦中预兆,是以张煌言忍不住又问起这事来。

  其实李致远还真的不知道现在北方确切的消息,他知道的只是历史上确切发生过的事情,毕竟离开湖广都有一个月了,让他从哪儿去看北方的军情塘报?

  李致远想了想,道:“玄著兄,我也不瞒你,我有些日子没接到北方的消息了,不过之前李自成就已经基本扫清了陕甘一带的官军,长安乃至整个关中已经没有后顾之忧。”

  “他下一步一定是东征,攻打京师!”

  “李自成跟朝廷打了十几年,现在终于消灭了所有能打的官军,形势对他如此有利,他能不生出打进紫禁城,当一回真龙天子的心思?”

  “我估计他现在应该快到太原附近了,玄著兄,你就等着吧,等我们回到长沙,太原失守的消息估计就该传到了。”

  “唉!”张煌言长叹一声,“我大明真的就无可挽回了么?”

  李致远摇了摇头,肯定道:“真的已经没救了!”

  “其实现在最关键的倒不是军事问题,因为闯军并不是多厉害,真论起战斗力,跟官军相比也就是半斤八两,不然怎么打了十几年呢!”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廷在北方丧失了统治基础,各地士绅已经不愿意再效忠大明朝廷。”

  “实际上,李自成最后一场硬仗就是和孙督师的那一战,之后他要做的就是招降纳叛,领着大军到处接受各地官僚士绅的投降。”

  “玄著兄是聪明人,北方这些年是什么样子,你应该也清楚,就不用我再说了吧。”

  张煌言默然,良久后才又问道:“可听李兄你之前的意思,似乎认为李自成很快就会败亡?”

  李致远点头道:“相比起关外的建虏,我倒是希望李自成能不败,这样咱们华夏百姓也能少流点血。”

  张煌言没有反驳,只是问道:“李兄是凭什么认定李自成必败的?”

  李致远倒是想说我就是凭历史知识认定他必败的,可现在自己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岂不是在张煌言面前漏了怯?

  还好他以前也琢磨过李自成的问题,个人倒是有些见解。

  李致远略微沉思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我认为李自成之所以速胜我大明,却不是因为兵事,原因我之前已经说了。”

  “而其之所以必败,最关键的倒恰恰是因为兵事,说白了就是他的兵不行,打不过建虏八旗!”

  “而且李自成现在的轻松大胜就是将来大败的导火索,那些望风而降的官军反而是害了他!”

  张煌言略一琢磨,觉得此论有些意思,兴致勃勃地问道:“李兄此言何解?”

  其实李致远以前就觉得,将李自成败给满清归因于其进京以后内部腐化堕落的说法纯粹是胡扯,这是以其失败之果而胡乱拼凑其失败之因。

  从李自成及大顺军入京师到与满清的一片石之战,满打满算才三十来天,这么短的时间,就是想腐化想堕落都来不及,军队也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就发生多大的变化。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李自成没有腐化堕落,没有和那些士大夫官僚同流合污,堕落成新的地主阶级,才导致在他兵败之后,原来归降他的大明官僚迅速背叛他。

  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李自成不仅没有给足士大夫士绅们好处,反倒是狠狠地坑了他们一笔,要钱又要命。

  你这还没成事呢,就连鱼饵都不肯给,等你坐稳了天下,这还得了?到时候我们还有活路么?

  还是北边的大清好,别管是不是钓鱼,起码现在给的筹码足啊,今后的事,谁管得了那么多呢?

  只能说李自成及其几个军师、谋士等智囊团一贯短视无脑,例如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进京后就忙着筹备登基大典,从始至终根本没把山海关的吴三桂、关外的建奴鞑子放在心上。

  不过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李自成的军队打不过建奴八旗。

  李致远道:“你我都不是道学先生,所谓的仁德、天命、民心,大多不过都是用来愚弄世人的,譬如蒙元就杀人亿兆,却还不是能得了天下。”

  见张煌言不置可否,李致远继续道:“能不能得天下,我认为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两点。”

  “一是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强军,在下谓之曰刀把子和枪杆子。”

  “二是得到大多数士大夫们的支持,即是有了雄厚的财赋支持及广泛的号召力,在下谓之曰有粮有钱有人。”

  “而再看李自成,其兵虽多,但战力却不强,大多都是裹挟而来的流民及穷苦百姓,打那些军心全无的大明官军尚且吃力,一旦野战遇到建奴的八旗铁骑,九成会大败。”

  “说实话,单论野战,当今天下只怕没有军队是建奴八旗的对手,这和士兵人数无关。”

  “况且李自成胜得太轻松太容易了,其士卒没有经过残酷的战争洗礼,不过是一群刚拿起刀枪的农夫而已,面对杀人如麻、凶残成性的建虏,怎么敌得过?”

  “自从李自成收取关中后,闯军骤然扩大了数倍,稀释了其精锐老兵,导致闯军的平均战力大幅下降。”

  “而兵贵精而不在多,一支臃肿不堪的队伍,面对真正的强军时很容易就会被击败。”

  “实际上李自成派的兵越多输的就会越惨,几十万人的大军要是被打至溃败,根本无人能控制。”

  “其次,李自成到处拷掠士绅富户,追赃助饷,对老百姓却宣传不交税不纳粮,这倒是的确得了‘民心’,可这样一来就得罪了绝大多数士绅士大夫,失了‘士心’。”

  “‘民心’和‘士心’到底孰轻孰重,相信玄著兄心里是很清楚的,我就不多说了。”

  “我只说李自成能一直打赢还好,可他一旦失败,后方新降的早就不满其所作所为的前大明官僚士绅们必群起反叛!”

  “如此说来,得天下的两点必备条件,李自成全都没有,他又凭什么不败?”

  听到这里,张煌言疑惑道:“李兄凭什么认定李自成一定会与建虏野战呢?若是其迅速招抚辽东总兵吴三桂,并接手我大明的九边防线,依关坚守不出呢?”

  李致远赞道:“玄著兄果然眼光独到!我正要说这点。”

  “李自成若在攻下京师后,真能迅速安抚拉拢吴三桂,许以高官厚禄,并加派精锐士兵把守山海关,将建奴大军挡在山海关外,则天下定矣!”

  “可我看李自成及其谋士就从未考虑过关外建虏的问题,他们似乎以为建虏只会与大明为敌,而不会与他们的‘大顺’为敌。”

  “胜利来得太快太容易了,一连串的胜利冲昏了李自成及其谋士的头脑,也导致李自成对自己军队的战力大大高估,俗话说的骄兵必败不是没有道理。”

  “我估计李自成一定会轻视吴三桂,投降他的首辅、尚书、侍郎、总督都有一大堆,他根本不会将一个小小的总兵放在心上。”

  “不投降?”

  “李自成自负有百万大军,还会怕一个吴三桂?”

  “而所谓关宁军,不过是一群出身辽东军门的骄兵悍将而已,眼里根本没什么家国天下,民族大义,一切以自身利益优先!”

  “若我大明不亡,他们自然可以两头讨好,一面吃着我大明百姓供给的粮饷,一面和建虏勾勾搭搭,待价而沽。”

  “可一旦大明轰然倒塌,作为统领的吴三桂也没有什么别的选择,要么降顺要么降虏,为了十数万张嘴巴,自然是谁出价高就倒向谁!”

  “所以我料定吴三桂必定会投降建虏!”

  李致远一口气说完,张煌言不禁哑然,两人相对而坐,彼此凝视,良久不语。

  崇祯十七年正月廿四日,真定(直隶真定府,府治真定县,即今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参将李茂明报寇陷三晋,高杰纵兵掠河东。

  当初李自成决意发动灭明东征,就将大军分为了三部分。

  其中的主力就是由李自成、刘宗敏率领的中路军,兵马最多,兵峰最盛,文臣武将最多,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制将军李岩等大顺核心人物均在列。

  李自成制定的大军进军路线是渡过黄河后先下平阳,继而北上攻打省会太原,接着再一路向北,拿下忻州、代州、大同、宣府等重镇,然后再转道向东,直扑京师。

  而由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军则作为一支偏师,主要目的是策应李自成的主力,牵制朝廷的军队,堵住朝廷可能的南逃之路。

  是以刘芳亮在渡过黄河进入晋南后,就一直沿着黄河北岸进军。

  他下一步将由晋南豫北进入北直隶南部,北上攻取大名、河间、真定、保定诸府,断绝明廷的南逃之路。

  最后一路则是由李过率领的北路军,主要目的也是配合李自成的中路军主力。

  这一路走陕北榆林,攻下保德县后渡过黄河进入山西,继而清扫太原西部的明军残余,以绝太原之援军,配合李自成的中路军主力拿下太原。

  而后再贴着中路军的北边,攻宁武,经大同,边外,大兴关、柳沟、十三陵、昌平,最后一起围攻京师。

  现在大明的真定参将都听到了贼军的消息,就表明贼军的南路军已经靠近京畿南部,京师里的天子和文武百官也该想办法做决断了。

  而那位高杰总兵自孙传庭兵败后,就被李自成吓破了胆,完全不敢和闯军作战。

  他先从陕西逃到山西,听说李自成也跟着来了,高杰不敢阻击,更不敢在山西停留片刻,唯恐李自成追上来后要了他的命。

  毕竟他曾经可是深深体会了一把“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的真谛,不仅睡了大嫂,还一波带走了。

  高杰现在唯一敢做的就是在逃离山西前疯狂地抢掠一把,反正他觉得除了李自成可能会要了他的命,朝廷拿他是没有半点办法的。

  所以高杰在李自成大军面前胆小如鼠,在朝廷和百姓面前可是嚣张、凶残的很,东逃之路上,他放肆地纵兵奸淫掳掠,这支部队简直就是无恶不作的禽兽。

  但这伙禽兽还打着大明官军的旗号,被祸害的晋南豫北的百姓这下对朝廷更加失望、愤恨,愿意投降大顺的人更多了。

  现在山西前线的局势越来越明朗,闯贼分兵三路的消息也传到了京师,朝廷终于意识到闯贼这是要围攻京师,灭亡大明了!

  “闯贼三路犯神京,远弥震恐!”这是真定参将李茂明在奏疏中报上来的,崇祯皇帝看了,心里实在极不是滋味。

  他当了十七年皇帝,一直都是以圣君自比,十分自负,曾经连汉文帝都不放在眼里,甚至还批判过唐太宗的某些不足之处。

  可如今呢?

  当年的自负在后人眼里或将成为一个笑话吧。

  乾清宫里的崇祯皇帝抬头望着天上的那一弯残月,怅然自失,遥想当年,自己从兄长手中接过大明天下的重担时也曾立下壮志雄心,誓要中兴大明,现在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难道大明竟要亡在我手中?

  是日夜,星入月中,宋史云:星入月中,国破君亡!

  ————————————————————————————

  崇祯十七年年正月廿四日

点击下载小刀阅读APP,收录上百小说站,自动换源